本报记者 赵有良 李小龙
2017年4月24日,一个让王阎镇口头坪村永远疼痛的日子。
“老刘、宁书记!动身了!”当天一大早,王阎镇下派干部、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庆就急切地叫上包村老搭档赶往口头坪村,那里有一摊子事等着解决:移民新村的施工安全、规划香菇园、产业路、修复河堤、机械施工,最纠结的是下午要解决几个组的贫困对象核实和数字清洗。一到村上,他们秤上卸肉地敲定了香菇园、产业路、修复河堤等事项。11点时,大太阳正红,李长庆他们赶回村办公室商定临时占用村民用地补偿问题,只听“呼哧”一声,正说话的李长庆突然没有了声音,村委们这才发现李长庆身子已歪倒在椅子上,昏迷不醒。“支书有心脏病,快找救心丹,打120!”大伙急忙将他送往县医院救治。车辆行驶到中村镇时与赶来的120急救车相遇,2名医生轮流做胸外按压,20分钟后,医生摇了摇头。
“爸爸——你睁开眼看看女儿啊……”随车赶来的女儿是县医院的护士,不断恳求同事再给父亲抢救,40分钟后,李长庆的生命之钟停摆在中午1时许。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在场的人伤心不已。恶耗传出,李长庆曾经工作过的山阳东南部的一个个小镇,熟悉他的人们无不悲痛万分。
群众脱贫无小事
王阎镇地处山阳、丹凤、商南交汇处,距县城95公里,是山阳县最偏僻的乡镇,口头坪村又是王阎镇面积最大、贫困状况最严重的村,村子狭长20多公里,部分组尚未通水泥路,要跑完所有村组至少得五六天,是该镇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去年年底,口头坪村原村支书和村主任先后因身体原因辞职,村副支书和副主任也萌生退意,面对涣散的村委会班子和繁重的脱贫攻坚工作,今年年初,王阎镇党委决定将李长庆等在天桥社区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下派到口头坪村,一方面帮助做好群众脱贫工作,一方面要为村上物色村干部人选。
正月十三,在镇党委副书记、口头坪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宁远懿的带领下,他们进村入户开展扶贫。从2月中旬到4月初,李长庆和同事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从镇上出发,晚上8点多才回镇上,有时太忙就住口头坪村,很快摸清了口头坪村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初步的脱贫发展规划,但就是苦于找不下合适的支书、主任人选。“村上工作这么杂,不能没有村支书,要不我先给撑撑?”4月9日晚,李长庆找到宁远懿。宁远懿去年和长庆在天桥社区搭档搞了一年脱贫攻坚工作,他知道长庆是眼看着口头坪的工作推不动,心里着急了。宁远懿担心长庆的身体状况,“我不能害了长庆叔啊!”李长庆又找到镇党委书记杨达贵,“我也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他拍着胸脯说好着呢,后来又主动提出先试试,再不行就换人。”4月11日,王阎镇党委下发了任命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当村支书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长庆当了支书后,工作上更加拼命了,先召集村组长开会,分解任务抓落实,为村上的党建和产业观摩、贫困户评议和数据核查等工作耗尽了心血。
“长庆是累死的,他连续3周没休息。”自3月下旬始,他连续坐班,帮助村上整理移民搬迁和土地确权登记资料;前两周,他加班加点,为镇上党建观摩点准备资料、改造提升软硬件设施;前一周,他没日没夜,主持开展村上的贫困户核实数据清洗;前一天,他马不停蹄,从早上8点出发,到晚上8点才回到村委会,吵吵嚷嚷跑了一天,完成了5个组的贫困户数据清洗民主评议,晚上碰头会直到10点多才回到镇上。“老李当支书有操不尽的心,他来后才让我们有了继续干下去的心劲。”口头坪村副主任吴代林低沉地念叨说,“24日早上不到8点,李支书就坐在办公室,等人到齐后,先到下坪组催促施工队加快河堤修复进度,与群众协调施工道路占地补偿,落实食用菌产业园用地情况,答应村民汪义保解决自来水不畅的问题,一天忙得提着裤子找不见腰。”“他最后惦念的是给村民占用地的补偿,可怜到我们村担任支书才13天呀,这下谁给我们挑大梁呀!”
村副支书周银成惋惜地说,“老李是实在人,一到村上就挨家挨户走访,带领村上长抓核桃、板栗,中抓药材、食用菌,短抓养殖、劳务,重新修订了村上的脱贫计划,规划了占地12亩的香菇扶贫产业园、500亩核桃建园科管、800亩油用牡丹种植、1800亩连翘栽种……与镇村干部为贫困户制定了详细的增收措施。”
“他当支书时间不长,但我们都信服他!”正在一大片油用牡丹间除草的贫困户杨华云感激地说,“他包的我和吴功财、余家忠、周友虎、刘开成这几户都是村上的提不起,一来就把村上百亩牡丹地的除草、施肥、摘籽等管护承包给我们,让我们多收入好几千呢。”
同样难过疼痛的还有天桥社区。天桥社区是2016年县上确定的脱贫攻坚示范村,镇上确定由李长庆和宁远懿、刘德永等4人包扶。村民章世财患有腰椎病干不了重活,两个孩子上学日子紧巴。李长庆上门鼓励他夫妇养殖土蜂、种植中药材,帮他争取到5万元产业贷款,联系到高坝店镇学习养蜂技术,为章家买了药材种子,扶持种了6亩苍术、天南星等药材和4亩油菜。此后,李长庆隔三差五就到章家看看药种出苗了没有,地里的草除了没有,蜂箱保温咋样,蜜蜂多了少了。
一提起李长庆,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眼圈泛红。“他一来就帮忙干农活。这33箱蜂快产蜜了,可他再也不能尝一尝了,药材明年也能采收了,一年可收入上万元,日子有盼头了,恩人却离去了!”
“20多年前,是长庆把我从结扎手术台上抬下来的,现在他又帮我硬化院子、粉刷室内外、重新拉电线安电灯,还帮我打柴,给我和儿子吃上了低保,这么好的人咋就没了呀!”天桥社区段家沟组贫困户李录凤悲伤地说,李录凤患有糖尿病综合征,双眼视网膜病变,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丈夫早逝,和31岁的儿子居住在一间土房里,儿子前几年在外地打工时被铲车轧断了手,后来又得了肌肉萎缩症。李长庆主持修建村文化广场时,发现了她家的状况,就经常前来帮扶。
“长庆帮我成立了养猪合作社,说服22户贫困户加入进来,从征地到建场再到预防,全程帮我们跑手续、请专家,还为我们争取到了政府补助,去年户均增收都在万元以上。”养殖大户张家奎说,长庆还帮村上成立了中药材和养鸡合作社,把大部分贫困群众都纳入进来,为他们找到了脱贫出路。
天桥社区民居改造,4户11间危房需要拆除,一户村民就是不愿拆,原因是房子是她老公生前盖的,想留个作念。李长庆多次上门,好话说尽做通了主妇的工作,但她远在广州打工的儿子又不同意,李长庆电话反复沟通,最后才做通了一家人的工作。
“这都是老李去年为我们赢得的!”天桥社区支书郑久洲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的“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村”“全镇党建‘两学一做’工作先进集体”“全县文明社区”等荣誉感激地说。经过李长庆他们一年的艰辛包扶,天桥社区现已整村摘帽。为了倡导文明新风,李长庆为社区制定了红白喜事食品监管、村规民约等制度;为了修整村容村貌、修建文化广场、发展油用牡丹基地需要流转土地、拆除废弃的老房,部分村民不愿意配合,他逐户给人家整理院子、拉家常,感动了村民,使得工程顺利进行。如今的天桥社区路边绿柳成行,竹子做的栅栏井然有序,田间的板蓝根、猪苓等中药材随处可见,油用牡丹、油菜鲜花绽放,一块块绿地衬托着各色花木,映入眼帘的还有整洁的村舍、通畅的水泥路、优美的文化广场,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王阎镇,乡亲们一说起李长庆,很多人都能翻出他的手机号码和微信,都能说出他给群众帮忙的事情。夏宝荣的大病救助款是他不厌其烦跑路办下来的;郑久余的独生子女证是他代办又步行20多公里送去的;张杰孩子的贫困大学生救助证明从村到县他一手代办,就在他离世当天早上,还给村民黄得盛家开具了一张计生证明,并给送到家里,办公桌上还留着为村民余坤坤女儿开具的户口登记介绍信……
扎根山区三十年
李长庆的老家在延坪镇(原白龙乡),一工作就分到了偏远的照川区,此后,从照川到天桥,从天桥到西泉,从西泉到洛峪,从洛峪到中村,从中村再到天桥,从天桥到王阎,李长庆工作31年,始于距县城120公里的照川,最终落脚距县城95公里的王阎,一辈子都扎根在山区基层一线。
生在农村的李长庆深知农民的艰辛与不易,从小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像父亲那样扎根农村、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准备考大学时,时任原西泉乡党委书记的父亲,在下乡时骑自行车掉到了山沟里,最终救治无效去世。
从此,为了负起养家的重任,也是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他于1986年顶班当了一名计生干部,1989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那时起,辗转奔波山阳县东部边远山区,为群众开展计生服务工作。
“他这人就是爱和农民打交道,喜欢也习惯了在农村工作。”“他就是个工作狂,心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光干本职的卫计工作,其他的乡镇工作也是行家里手,干领导交办的任务、帮其他同事的忙、给群众办事,他都不含糊,也从来未出过问题。特别是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搭档在村上干脱贫攻坚工作,他常说这干好了就是在积德啊!”说起李长庆,和他在一起工作了20多年的王阎镇干部刘德永几度哽咽。
“只要我们去村上,他准时早上6点就在楼下,叫我和德永呢!经常是半夜1点左右,还看见他宿舍的灯亮着。”宁远懿说,从去年在天桥社区包村开始到今年,李长庆总是第一个起来,最后一个休息。去世前连续3周没有回家,他就是离不开村民,啥事都想着大家伙。
“在长庆看来,群众的事情无小事,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办到。”王阎镇副镇长叶亚文感动地说,2011年小叶刚参加工作时被分到天桥镇计生服务站,当时李长庆是站长。记忆最深的是,一次下乡做“三查”时,村民郑久余步行两个多小时来,想要办独生子女光荣证,由于手续不全,他当场给表态说,我明天把申请表格等资料带齐了来上门给你办。那知第二天出发时,才发现一夜大雪已经把山路封了,可李长庆硬是忍着严寒、冒着风雪步行了25公里去办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赶回到镇上,用自己的行动把对群众的承诺落到了实处。
“坚持带病工作,自己再大的事情,都是小事。对领导、同事和群众,从来没有说过不。”王阎镇党政办干部武昌怀感伤地说,“长庆干事就是认真,2003年4月,当时正值“非典”又是“三查”的关键时期,他母亲因直肠癌在商州住院,他匆忙去看望了两次,哪知母亲倒在了手术台上,事后他后悔说自己儿子当的不合格。但遇到工作时,从来还是第一位。2012年8月的一天,我们一起去靳家河下乡,半路上发现他越走越慢,面色苍白直冒虚汗,就让他原地休息,等我们把事情办了再一起返回,他却坚持一起去做计生户的工作,事后我们才知晓他患了心脏病。镇领导让他请假治疗,可他住了一段时间医院就回来了,白天忙工作,晚上打吊针。一次由于天太晚,不好意思叫乡医,竟自己拔针头,鲜血飚到桌面和床上,血淋呼啦怪吓人的。”次下乡途中,长庆看到山坡上有几株野柴胡,就给一上火的同事拔回祛火。”武昌怀说,长庆就是这样的人,乐于帮助同事。
“长庆是镇上的老干部,给他安排的工作,从来不用问第二遍,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做群众工作上有一套,谁都没想到他就这样走了。”王阎镇党委书记杨达贵伤心地说。
“到天桥社区后,由于时间比较紧,要在两天内完成对贫困户的登记、建档、造册,长庆熬通宵一个人就写完了。第二天贫困户家里贴卡,我让他休息,他却说这是了解民情的好机会。”“长庆的工作责任心太强了,他干工作从不挑肥拣瘦,任何事情交给他办都放心。”58岁的镇干部刘德永一说起长庆就有讲不完的故事。他说长庆有几次调离山区进县城或城郊的机会,却主动放弃了:一次是与李长庆同在天桥工作的领导调整到条件较好的漫川关时,要带他一起去,他婉言谢绝了;另两次是县上设立创卫办和西河棚改办时,有领导看重他擅长做群众工作,想调他去,他却担心自己城区工作经验少,怕干不好,再次谢绝了。此后,在宝鸡工作的小叔要帮他调动时,他总是推说自己在农村待习惯了,人都熟悉了,不想换地方了。
30年来,李长庆一直安心干着老本行卫计工作,虽然中途也曾担任过其他临时工作,但他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担当的乡镇干部情怀,在他的家里贴满了“中(村)洪(河寺)公路建设先进个人”、山阳县卫计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证书,特别是2016年获得了山阳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乐与儿女比奖状
李长庆的妻子周和琴是农村妇女,女儿在山阳县医院当护士,工作10年了还是合同工,儿子2013年大学毕业在西安打工。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李长庆在乡镇工作,妻子在老家照顾孩子,孩子上初、高中后,一直在县城租房住。在老家白龙有三间土房,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小房间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直到2013年,经过女儿再三说服,李长庆才借贷在县城北坡根购买了一套小产权房。
“没想到娃他爸这就走了,最后悔的是没给他生前吃好的、穿好的!”李长庆的妻子周和琴流着泪说,自己是农村妇女没有工作,丈夫的工资全用来供给两个孩子上学,现在住的这套小产权房是他打算用来给儿子结婚的。为此,家里一直省吃俭用,好几年里丈夫基本上就是穿儿子退下来的衣服。平时我们通电话他老说忙,身体好着哩,让我们放心,现在才知道他受了多大的苦呀!
“父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每次我们给他打电话,他都说在开会,完了给回过来。”女儿李玲说,“最操心的就是父亲的身体,父亲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去年父亲包扶天桥社区,有一次回家打开手机给我看,说这就是我包扶的天桥社区,我当时顺口说,好漂亮。”回忆起这些点滴往事,李玲悲伤不已。“父亲工作的地方我从来没去过,也不知道他做了这么多事情。”
“记得小时候,爸爸常说不要和别人比吃的比穿的,只比谁得的奖状多,于是每次我们3个不管是谁得了奖状,都把它贴到墙上。弟弟从小学习好,经常得奖,但最后比下来,还是爸爸的奖状最多。”李玲指着老家土墙上的奖状哭着说,“印象中父亲一直都很忙,经常教导我做事就要做到最好,为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好。特别是当我在医院遇到难缠的病人而难受时,父亲总会安慰说,你只要把他当成你的亲人就好了,相信日久见人心,父亲说这是他在乡镇工作生活一辈子的深切感悟。”
“‘一家人’是我们家的微信群,父亲常会发一些王阎镇的好山好水好风景、美丽乡村的照片,给我们说他工作的地方有多好、环境多美,可是直到他去世后,我们才第一次到他工作的地方,看到了他环境很差的真实状况,内心真的好愧疚,深感平时没有关心照顾过父亲。”李长庆的儿子李涛痛苦地说,这几年由于自己在西安上学、上班,回来的时间很少,而且有时回来父亲也不一定在家,因此父子俩一年里相处的时间还不到1个月。李涛至今最后悔的是,自己已给父亲联系到石家庄一知名医院,3月中旬就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答应说等忙完了再去。4月初再打电话时,父亲又说太忙走不开,等到“五一”放假了再定,就匆匆挂断了电话,李涛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父子的永别!
难忘瞬间成追忆
长庆的突然离去,大家一时无法相信这是事实。10多天来,无论是他帮扶过的贫困户,还是一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村干部、镇领导,伤心落泪地追忆着一个个难忘瞬间。
“我近来总有幻觉,他还在眼前浮现。”刘德永与李长庆相识20多年,两人是好朋友、好同事。刘德永至今难忘,“去冬平地建活动广场,当时天寒地冻,长庆一大早冒着风雪指挥挖掘机施工,不一会,头发、眉毛全结上了白花花的冰碴子,冻得瑟瑟发抖。几次和大伙冒着雨雪栽电杆拉电线;村子道路栽植绿化树木,连着10多天量间距、挖树坑……这一幕幕就像是昨天一样。”“出事的前一天晚上,长庆回到镇上说计生报表还没有完成,还要给村民开证明。很晚了到他办公室,看到桌子上放着几个馒头,他一边喝白开水一边吃馍,说回来迟了,灶上没饭吃馍将就下。”5月4日下午,当他同媒体记者到李长庆生前的办公室,看到办公室桌上摊着各种计生报表,桌子一角塑料袋子里还有两个未吃完的馍,已经发霉。刘德永忍不住失声哭了起来,“那天晚上打开门他背对着我,在整理报表……”刘德永说,“长庆对工作非常负责,因为他是党员,工作事事当先,对人特别诚信,他生前说要给村上盖个灶房,给大白岩修一公里通组路,这些愿望没有实现,民居改造也未完工……他虽然走了,我们会把他没有完成的事完成,以他为榜样,尽最大努力替他完成心愿。”
“老刘、宁书记,走……”每天早晨,宁远懿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喊声了。宁远懿动情地说,“长庆厚道忠实,工作敬业负责,现在我失去了这样一位好同事。”村副主任吴代林难忘的是,村上栽植绿化树时,长庆和工人撒灰线一块干活,他人胖干起活来大口喘气的样子,一想起来就落泪。“长庆加班的那晚一直加到凌晨1点多。”镇办公室加班的阮仕炳听到他几次挪动板凳的声音。阮仕炳在镇政府办公室,经常加班弄材料,两人一个楼上一个楼下。“我曾开玩笑说,你不要命了。现在真后悔开这样的玩笑。”阮仕炳说,镇上原计生站有6名计生干部,调的调走的走,原来6个人的计生业务工作现在全由长庆一人负责,他包村又担任村支书,手上工作撂不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阮仕炳心里,李长庆是一个既实在又讲原则的人。今年正月一次,阮仕炳突然听长庆高声大气地说:“你今天不把钱拿回去,我就把你的档案给扯了。”原来龙洞川村一位妇女来办独生子女光荣证,长庆到村上核实发现这人是再婚,与前夫已经有两个孩子,就没有给办证。那个妇女就给长庆办公室塞了500元,意思让长庆给通融一下。两个人在镇政府院子里拉扯了半天,长庆把钱硬塞给了那个女的。“长庆就是这么一个人,你说这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要混也能混得过去。”好友刘德永说,长庆干计生给计生户补助清清如水,可这3年来他自己出差的票据竟有五六千元忘了报销。
李长庆生前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他留下的是这样的财产:一张床、一个可折叠的支架衣柜、一双黄胶鞋、一个茶几、3个水杯、一沓材料、几沓票据、一袋用塑料纸包裹的茶叶、两个发霉的馒头,宿办合一的房间空空荡荡,似乎还在等待一个斜背挂包的熟悉身影。儿女整理遗物时,女儿选择了有父亲英俊照片的桌牌,儿子则挎上了父亲的民情背包,有两个笔记本(从内容看一个是镇上、一个是村上),记录的全是各种扶贫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落实,时间停留在4月21日。笔记本上有李长庆写给自己的这样一段话:决定人生高度的关键不是成功与失败本身,而是人对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于挫折中吸收营养,在成功里品味收获,无一事不成学,无一时而不学。达此人生境界,则进退自如、顺逆皆备于我。从这里,也许我们能窥视到这位基层普通干部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