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不能啥事都寻政府……”
——一个尿毒症病患家庭的感人情怀
文章字数:1801




  文/图 记者 吕丽霞 方立 王聪 胡蝶
  洛河发源于洛南县两岔河,于是这个镇子叫洛源。从洛源镇下行20公里,便是传说文字始祖仓颉创造文字的地方。或许是洛河文明的影响,或许是贫困山区的百姓更能体会贫困的艰难,当洛源镇洛源村年仅25岁的青年高攀突患尿毒症时,短短两个多月,高额的医药费便困扰了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农家,有人建议找政府上访,父亲高润琪却说:“不能啥事都寻政府,我们先想办法。”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高攀治病。4月11日和5月4日,记者两次来到洛源镇,采访了善良而又坚强的这一家人。
  25岁小伙突患重病
  4月11日,我们从商州出发,沿洛河而上,寻找到了高攀的家。这里位于秦岭脚下,人们还穿着厚厚的衣服。这里还是洛南县有名的贫困乡镇,土地贫瘠,外出打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听到记者来访,高攀的家人中除了在医院生孩子的姐姐外,都聚集在家里,让一直冷清的家多了一点温暖。一家人热情地端茶倒水,我们则急着采访。见到高攀时,他躺在屋后灶房连锅土炕上,戴着口罩,身上挂满透析药物和管带。他努力起身,我们阻止了,就这样躺着接受采访。
  高中毕业后,90后男孩高攀不甘于守在家里种田,只身一人到北京打工,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贫困状况。
  今年2月份,高攀常常出现头晕、反胃的症状,视力下降,脸和腿开始浮肿。2月23日,家人把他送到洛南县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将他转到更好的医院,父母又将他转入西安交大一附院。2月26日,一系列检查之后,高攀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听到这个消息后,父母一下瘫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医生安慰他们,孩子年龄还小,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还有治愈的可能。
  高攀的的父母一下子沉默了。父亲高润琪是个地道的农民,一年到头跟着工程队到处跑,由于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一年也就收入八九千元。母亲刘琴娃在家种地,一年收入两千元左右。老两口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和儿子养大,为了给高攀娶媳妇,家里盖了两层楼,高攀的爷爷年前因为脑瘤住院花了5万多元,家里已是负债累累。高攀仅住院20天就花了近6万元,他们几乎借遍了亲友。
  采访中,坐在记者身边的爷爷眼眶红了,又不愿让我们看到他流泪,便迈着稍微颤抖的步子,到水池边擦拭泪水。
  为了节省费用,他们决定做腹膜透析,刘琴娃在医院学会了透析器材使用方法,把高攀接回家中,每天定时给他做透析。医生告诉他们,孩子已是晚期,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换肾,若不然要一直做透析吃药,一年费用要十几万。“我们不想放弃治疗,我们和他姐姐都愿意给娃换肾,但是做手术需要非常高的费用,目前我们根本拿不出,我们想边透析边想办法给娃凑手术费。”高攀的父母谈到这些,凄凉的脸上露出一丝坚毅。
  自强自立筹款救亲人
  高攀告诉记者,父母一直在给自己鼓劲,希望自己好好配合治疗,但医生说他的肾损伤得特别厉害,透析只是维持。“换肾需要几十万元,好几次夜里我都看到母亲偷偷抹眼泪,他们已经够累了,我不想父母太辛苦,但一想到父母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我还没有好好孝敬他们,就觉得对不起他们。”谈起病情,高攀一度哽咽。“父母都在为我的病努力,我不能放弃。现在无聊时就看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激励自己。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还没有为家为社会创造价值,好多美好的事情还没有经历,我希望有一天奇迹可以出现,我的病能够治愈,可以弥补这些遗憾。”他说。病情确诊后,全家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强忍着彻骨疼痛,他们开始为高攀筹集看病的钱。怀孕中的姐姐四处打听社会筹资办法,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微信朋友圈发起轻松筹,筹得部分资金;父母为省钱给儿子看病,在医院时顿顿啃馒头,本已负债的他们求亲告友,一次一次地奔波在借钱的路上;高攀在微信朋友圈自我勉励,他的坚强打动了北京工友,给他送来了7000元钱,来自亲友和社会的帮助,让他倍感温暖。但这一切,对于高昂的换肾手术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陷入困境的一家人,亲友给他们出点子说,你去上访去,家里困难又要救娃的命,政府肯定得管!父亲高润琪却坚定地说:“不能啥事都寻政府,咱先想办法!”就这样,瘦弱的父亲整天在村子附近打零工,以图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孩子看病攒一点钱,母亲更是整日劳作,家里地里两头忙,还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躺在病床上的高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父母厚诚善良,他们不想欠任何人的人情,更不想麻烦政府,他尊重家人的意见,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解决。
  5月4日采访时,高攀高兴地告诉记者,洛源镇政府已知道他家的情况,正在积极想办法,并按相关程序上报,争取医疗和民政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