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商洛探索
陈俊在北京接受中国网“一带一路”看陕西主题采访
文章字数:923

  本报讯(记者 张力宏 马重阳)5月2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俊应邀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直播间接受“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中国网“一带一路”看陕西主题采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秘书长王勇参加活动。
  采访中,陈俊围绕“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商洛探索”主题,与广大网友沟通交流,回答记者提问。她指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商洛已步入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新常态下,商洛的生态、区位、资源、文化等优势越加凸显。近年来,商洛围绕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三化”发展模式,坚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着力营造生产绿色化、环保化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使传统产业拥有了新的发展活力。同时,在推进绿色化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引进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信息发展等产业,有力地确保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陈俊表示,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商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在全力打造了一批传统旅游名镇的基础上,按照“精品景区+秦岭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围绕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度假集中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市”这个总目标,新建了一批特色小镇,为商洛着力打造品质旅游、全域旅游、活力旅游、智慧旅游、品牌旅游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商洛先后获得国家首批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国家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称号,这是商洛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的显著成效。
  在回答商洛如何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水质安全时,陈俊表示,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商洛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近年来,商洛各级各部门按照环保工作要求,积极狠抓源头保护,逐级传导压力,夯实监管责任,严把项目建设准入关,对水污染行为“零容忍”,有力确保了水质安全。同时,采用河长制管理体制,对任何会导致河水质量的事故,无论是农业,还是城市建设,旅游生态发展,都纳入管理范畴,真正实现了从源头上得到保护。
  采访前,陈俊一行还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薛立胜、新闻中心咨询中心总监詹海涛,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总监杨志春、副总监赵伯平进行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