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科技点亮致富梦
——陈塬街办上河村里看脱贫
文章字数:1055
   5月17日傍晚,在忙碌了一天后,商州区陈塬街办上河村五组的王兴林骑着摩托车,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家,还没来得及脱下身上的养蜂衣,他就急着先把后座的蜂箱码放整齐。见到记者在门前等候,老王笑着说道:“天一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咱也和蜜蜂一样忙碌啊。”
  今年69岁的王兴林,是村里有名的“技术达人”,不仅会养蜂,会核桃科管,还会粮油加工。“没技术可不行啊,就拿种核桃来说,我可是吃过大亏的。2013年的时候,核桃树生了介壳虫病,我听说用柴油可以杀虫,就买了70多元钱的柴油往树上抹,谁知道一下就烧死了42棵树,让人心疼啊。后来,通过看书学习才知道要把柴油、水和肥皂液等勾兑后才能用。”
  说起自己因不懂技术吃过的亏,老王感叹道:“事情把人逼到这儿,你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以前养蜂,不懂技术,管理不好,从最高时的29箱蜂只剩下3箱,后来学习,懂了知识,才慢慢好转。”
  凭着好学的劲头儿,老王的核桃科管技术远近闻名,就算嫁接收费比别人贵些,附近的村民还是来找他干活儿。“我给人干活,靠的是口碑,嫁接用的都是好苗,成活率高,技术好。”老王自豪地说,现在自己都不用找活儿,都是活儿来找他。
  老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年养蜂收入不到3000元,2亩半核桃树,现在只有一半挂果,每年收入5000多元,粮油加工收入不多,基本也就方便了邻里。“其实,主要还是靠帮人进行核桃科管。去年到城关办的郭村,给人修剪核桃树两个月,每天180元,这下来就有1万元。”
  自从老王有了娴熟的核桃科管技术,家里的日子逐渐好转,2016年成功退出了贫困户识别。“请商洛市核桃研究所、西农大的专家和村上能人来给村民讲课,就是想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后能够脱贫。我们村上核桃科管技术专业队队长王锋就是靠着技术致富的,现在人称王百万呢。”包村领导鲍久霞说。
  今年42岁的王锋,家里6口人,父母年老,子女上学,原本一家人的生活都靠他和媳妇在外打工,后来回村学习了核桃科管技术,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村里人一起干活。村上发展核桃产业,专门邀请专家教技术,他就跟着一起学。“有了技术,心里也踏实,我现在手下有近30人,一年有多半时间在外干活,到处跑,去过湖北孝感、宝鸡眉县、西安临潼等地。”王锋说。
  “现在咱上河村的核桃都出名了,还有外地人来冒充。”鲍久霞对记者说,“上河村的核桃之所以出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核桃的品质好,另一个就是核桃科管能跟上。接下来,我们打算聘请市区专家培训考试,给村上会核桃科管技术的村民颁发统一的技术证书,这样也能把上河村的品牌打出去,还能给大家提供规范的技术指导,用技术带动扶贫。”(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