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默默坚守三十年 三尺讲台书奉献
——记山阳县中村镇黄家村代课教师贾瑞娥
文章字数:2354

    文/图 贾明瑧 记者 李亮
  一个学校30多个学生,只有她一个老师。她不仅要教课,还要为学生们做饭,既是学校的老师,又是炊事员,还是校长。她一节课上四个班,教了学前班教一年级,继而还要教二年级和三年级。她一个人承担了学校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社会、科学、安全等一系列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实际上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代课教师,连正式编制都没有,三十五年如一日,她依旧坚守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播撒着爱和教育的种子,她是山阳县中村镇黄家村代课教师贾瑞娥。
  炊事员老师校长多重身份
  在同龄人眼中,她是有福不享的大忙人;在孩子们眼中,她是和蔼可亲的娃娃头;在领导眼中,她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家人眼中,她是把党的教育事业当成自己责任田的“一根筋”。从事教师工作三十余年来,她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对她的称呼已经从“老师妈妈”变成了“老师婆婆”,她教出的部分学生相继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有的已经步入工作岗位,正在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今年53岁的贾瑞娥中等身材,待人友善随和,或许是因为一直跟孩子们在一起的缘故,乍一看到像是40多岁的人。打小生活在农村的她,因为家里姊妹多,家庭负担重,她将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让给了妹妹。1981年,贾瑞娥高中毕业后便回家帮助父母操持家务。一个偶然的机会,天资聪颖的她经村干部介绍,成了村里一名代课教师,从此她便与乡村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代课教师,在上个世纪末曾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扎根最底层,依靠理想和信念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的身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通过自身努力最终转正,但绝大部分都主动退位让贤,把舞台交给了新一代的知识青年,只有极少数人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和当地教育环境的需要而继续默默坚守着,贾瑞娥便是这其中的一员。“小时候就梦想着当老师,教书育人,没想到真的梦想成真,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贾瑞娥说。
  贾瑞娥任教的上河小学现有学生30余人,包括学前班、一至三年级,整个学校只有她一人负责,她既是老师,又是校长,并兼任学校的炊事员。每天清晨六点钟,当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睡觉时,贾瑞娥就已经从家里出发前往学校了。为了让学生能够按时吃到营养可口的早餐,到校后,她立即开始生火做饭,豆子是提前泡好的,鸡蛋和蔬菜是前一天洗干净的,熬一锅稀饭,煮一锅鸡蛋,炒一盆青菜,再热两箱奶,然后就耐心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夏天还好,冬天为了让孩子们都吃到热乎的饭菜,她一遍遍的热。
  一节课上四个班级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她的课堂采取动静结合的复式教学模式,让每个年级的学生互不干扰,学有所成。上课了,她常常是先给学前班的孩子教完拼音,然后又给一年级的学生教识字,接着又要给二年级的孩子教算术,最后还要给三年级的孩子教语文,孩子们中间可以轮流休息,她却必须连轴转上完最后一个班级。一天下来,她常常是嗓子沙哑的说不出话来,一回到家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给学生们备课写教案。
  下雨天,她要早早查看河上的小桥是否被水淹没,下雪天,她要提前给孩子们把校门口的小路清扫干净,保障学生们的安全。学前班的孩子太小,尿湿了裤子后,她要及时给更换;不会拿勺子吃饭的孩子,她要手把手的给教;生病的孩子需要喝药,她要按时给喝;某个孩子忽然间不像往常一样活泼好动了,她就要观察是否生病了。30个孩子的所有表现和细节她都记在心里。
  她总是第一个赶到学校,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校园,长年累月的教学,让她落下腰肌损伤和风湿性关节炎的毛病,可每当听到自己教出的某个学生考上省内外某重点大学或是收到学生寄来信件的时候,她内心的喜悦便湮没了所有的疼痛。
  像母亲一样关爱留守儿童
  当留守儿童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时,乡村教师无疑成了留守儿童们心灵关怀的最后一道屏障,贾瑞娥把自己无私的母爱一次又一次的传递给了那些急需呵护的孩子们。
  小花是一名七岁的小女孩,爸爸妈妈带着幼小的弟弟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只回来一次,平时的生活起居主要由年迈的爷爷照顾,上了年纪的老人只能勉强给孩子做一口热饭,洗衣服、做家务的事全靠孩子自己动手,更别说辅导作业了。作为小花的老师,贾瑞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花的使命。小花的衣服短了,她便悄悄买一身新衣服给孩子,还找借口说是大人寄回来的,小花生病了,她背着孩子去村里的卫生室给孩子看病买药,小花的作业无法独立完成,她便一边写教案,一边给孩子辅导。冬日的夜晚,她担心孩子冻着了,就常常让小花睡在自己温暖的床上,时间久了,小花自然而然的把她称呼为“老师妈妈”。采访中,当谈及此事的时候,贾瑞娥的眼角止不住地留下了眼泪,这眼泪中包含了幸福和怜悯。
  贾瑞娥的丈夫是一个乡镇干部,大儿子考上公务员后定居汉中,小儿子供职于西安一家企业,在外人眼中这家的日子很是滋润,而她也马上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丈夫劝她趁早把这份工作交给有能力和精力的人干,儿子也劝她在家好好休息,累坏了身体不值得,可是她总是说再干最后一年就算了,没想到却干了一年又一年。贾瑞娥说:“我倒是很想在家休息,可这工作年轻人干不住,年龄大的又干不了,我不干的话那些孩子要么就得辍学,要么就得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寄宿制学校,这些孩子本来就缺少关爱,我如果不在这个岗位了,他们中间可能就会有成为没人管的娃娃,那样就耽搁了娃一辈子啊,我实在不忍心,也放不下孩子们啊!”
  一个人做一件事容易,难的是用一生的心血和精力去做这件事。贾瑞娥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事迹虽然没有百转千回的曲折坎坷,没有英雄人物的轰轰烈烈,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用三十余载的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采访快结束时,贾瑞娥说,因为自己的精力有限,加之明年还得去汉中带孙子,自己一走的话,这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一直是她心头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