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白玉沟里“红军寨”
姜世福
文章字数:1398
  百度发现,全国叫“红军寨”的地方还不少,可见当年红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我说的这个“红军寨”位于商南县过风楼镇白玉沟村的一个小山沟里,山势地形地貌都比较特殊。
  “红军寨”在一个山头上。从山下看此山,高耸入云,峭壁绝崖,满山林木森森,古木参天,已完全看不到当年各路人马是如何登顶山寨的。白玉沟村正在努力打造景区,发掘有价值的景点。他们已经派人开辟了一条登上“红军寨”的小道,道路陡峭,攀爬比较危险,一路需小心谨慎。
  相传“红军寨”建于明朝末年。李闯王兵败后,从商洛山经武关到商南的富水关屯兵驻扎,以图东山再起,其手下大将刘宗敏则从竹林关而来,那时他的队伍已被打散,只有几名亲兵跟随着他。刘宗敏到了白玉沟看到这里进山可依山险而居,远走可乘舟顺丹江南下汉口,是个比较好的战略要地,是一个可以喘息的好地方,便在此驻扎下来,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队伍。他在白玉沟里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用石头垒建了这座石寨。
  传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条不起眼的山沟里,老一辈革命家徐海东、程子华,曾带队伍在此经过,特别是红七十四师曾在白玉沟一带活动,以山寨为据点,抵抗国民党军队和县地方民团的围剿,留下了很多红色遗迹和战斗故事,“红军寨”由此而得名。
  “红军寨”所在山头并非此地最高山头,就连跟它相连接的山也比它高很多,但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山头,三面凌空,地势险要,进寨只有一个隘口,其余地方都是万丈悬崖,无路可走。“红军寨”上有近三百平方米的平台。圆形山头上奇石林立,奇石之间有大小不等的空地,可容纳数人。石缝中生长着生命力极强的铁桦栎和青檀树,新老交替,四季长青。还能看到许多死去数年的树骨,就像是风化的动物尸骨,记录着这里的历史。站在不同的小块平地上,既可以休息,还可以瞭望山下或远处山上的一切。在如此险要的山头上安营扎寨可谓是“高枕无忧”。
  “红军寨”修筑的并不复杂,一道高大的主墙挡在唯一能够登顶的路口,墙体上留了一个可供两人同时进出的石门,从横梁和地梁上可以看出,曾经安装过木门。墙体上留有瞭望或射击用洞口。整个寨子都是用长条石和石板垒建而成,靠西南的寨门石条大都长一丈有余,厚有一尺,这些石条十分整齐和坚固。在主寨的四面悬崖边有高达五丈的石墙,寨墙的四周三五步远就有个瞭望台和伏击点,这是防止山下进攻山寨而用的。
  据当地老人介绍,过去有人在寨子上捡到过子弹壳,说明这里真的发生过枪战。这里的红军寨应该有许多传说和故事,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究。
  “红军寨”所在地白玉沟,山体结构比较复杂,有坚硬的花岗岩石体,有石灰岩,有松软土质;有直立石体,有横卧石体,有滑落石体,交错形成奇形怪状的山体;河道内有大型滚落石头,被流水冲刷光滑;山上有滑石堆,有山洞,有峡谷。植物品种丰富,有阔叶林、针叶林、箭竹林,还有珍贵的红豆杉,多个品种的兰草。这里山高水高,人也高。每个山坡上都有住户,有的住在山顶,海拔接近千米;有的住在半山坡,由于山坡并没有大片平地可供盖房,所以,山坡上基本都是独户人家,各自占据着有利地形建房。目前,虽大部分村民移居到山下,但从保存完好的瓦房和户户通电以及电视信号接收器来看,当年生活在这里的人把靠山吃山发挥得淋漓尽致,才得以世代延续。
  白玉沟村的有识之士看到了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进行基础设施改护,路边已经开挖出了停车场和小广场,摆上了大理石桌凳,开门迎接四方来客。相信明天的白玉沟将会给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