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六一风神”慧眼看
杨乾坤(西安)
文章字数:2585
  “六一风神”,本是明人茅坤对欧阳修文风之评价,因欧公晚年号“六一居士”,文又直追史迁,故有是称。然而“风神”亦指风度和神采,遥想欧公当年,其文才天下宗之,其史才天下赏之,其吏才天下钦之,三才合一,何尝不可解之曰:“六一风神”。
  我兄张中山先生,学养深厚,对文史研究有素,且为睿智之士。其思之精,思之深,常超乎尘垢之外,即以对欧阳修研究而言,何尝不是如此。数十年来他因对欧公知之爱之,故常引欧公之诗文以为谈资,谈赏既久,进而有研究之意愿。然而兄在商洛市文化局和商洛日报社主政期间,政事纷繁,无暇顾及,退休之后,复还自然身,遂于无梦居中,研究起欧公:披阅倾读,倚南窗以寄傲;细读精析,恒兀兀以穷年。攻疑克难,见观点之新锐;妙笔生华,骋雄辩而立言。
  今正果修成,编辑成帙,计20余万字。欧公在文学上的领袖地位,在史学上的精深造诣,在政治上的卓越建树,皆昂然于其中,我知其字字得来之不易也。因为对欧公之研究,古贤今人涉及者众,涉及领域亦多,故要于此中再蹚出一条路来,自见了戛戛其难;先须有慧心接触体验之,以见欧公之超然;复得有慧眼观察研究之,以见欧公之伟然。中山先生正是以慧眼而观“六一风神”的。
  在中山先生的笔下,欧公既是政治家,又是国之柱石。欧公伟矣,既见其为政之思想,务本兴农,以图国家之强盛;敢于担当,以见许国之公忠;加强吏制,以握强国之机柄;不见治迹,以掌天下之大同。又见其为政之主张:宽简便民,以擎理政之大念;不事风采,以图行事之干练;养才择吏,以图吏制之精悍;兼听博采,以图决事之稳健。
  于是见了欧公以身许国之精神:敢上罢宰相吕夷简之疏,因其昏庸误国也;敢作《与高司谏书》,让高若讷“直携此书入朝,使正予罪而诛之”;敢于贡举之时,对尚为险怪奇涩“太学体”者痛加排抑;敢于“立殿陛”之前,与天子争是非。出使河东,使天险麟州而存宋之版图;出使河北,提出对契丹(即后来的辽国)防患于未然;推动庆历新政,半年上奏札70多篇,篇篇见肝胆也;仕宦四十年,上奏札250多篇,篇篇见忠贞也。至于欧公为官之态度,则是胸怀宽阔,而见其气概;反对因循,而见其刚坚;行事忠贞,而见其高尚;身处逆境,而见其达观。先贬夷陵,而夷陵治;再贬滁州,而滁州治;复历扬、颍诸州,而诸州治;知开封府,而京师又治。在台谏,则敢“横身当众怒”;做官员,则敢“孤忠一许国”。此种果敢之气,刚正之节,千古而下,亦是感佩人心。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足见中山先生之慧眼卓识也。慧眼卓识,再经大手笔经营,“六一风神”更是了得。在中山先生笔下,欧公的文坛领袖风采更是灿然。欧公是宋代文学的巨擘,其文、其诗、其词,都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晚唐五季至宋,统治文坛的是四六文。此时的四六文已发展到另一极端,浮艳华丽,内容空虚,而文质卑弱;至庆历年间以孙复、石介为代表的士人反对四六文风却又大倡一种所谓的“太学体”,词涩言苦,险怪奇曲,风行一时。欧阳修力斥这种浮艳四六时文和“太学体”,推动并领导了宋代的古文运动。其措施有二:一是以行政手段强硬入手,以主持嘉祐二年(1057)贡举之机,采取断然措施,对作文遵从“太学体”的士子,一概不取,使得“场屋(科场)之习从此遂变”;一是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力矫之。欧公通过近千篇古文的创作业绩,创作出大批自然条畅、博采众长的古文,“天下翕然师尊之”。以其巨大之影响,又经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大批人士的力推,历经30余年,终于彻底纠正了文风,为宋代古文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影响了后来近千年的古文创作,以此观之,欧阳修功莫大焉。三代秦汉之文,涉魏晋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宋史·欧阳修传》的这段评论,可谓的评。
  欧公的诗作有860多首,平易晓畅,其风格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巨大。中山先生自觉将欧公的诗论与创作实践相联系,认为其诗的特点就是率真随意,以散文句式入诗,以古文章法写诗,以议论入诗,这些诗句带来了平易晓畅的优点,显然也带来了浅白直露之不足。虽然,瑕不掩瑜也。欧阳修的诗风,逐步奠定了有别于唐诗的宋诗面目,以文学史角度去审视,应该说宋诗是对唐诗的突破和发展,在这方面,欧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欧阳修的词作有260多首,使用词牌达70多个。他将词的创作,贯穿于其创作之始终,并将词自觉地提升为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的地位。中山先生认为,欧阳修在宋词发展中是位标志性的人物,其对宋词发展有三方面的贡献:将词提升到文学的主要体裁的地位,将宋词的发展成熟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宋词取得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开拓了宋词的题材范围,使词突破了“艳科”的藩篱,而与诗一样,承载起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学功能;为宋词豪放派开辟了门径,使词从“艳科”向社会化扩大,从柔媚向阳刚播迁,终使词在婉约与豪放之间和谐发展,而取得了卓越的文学地位,欧公是一位开山式的人物。
 将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作深入研究,研究的结果令人耳目一新,中山先生之慧眼,若非洞悉欧公之作,何能至此!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中山先生正是以慧眼而观“六一风神”的。细检《读欧随笔》中,人所已道,则见其所道之精警,醉翁之乐足典型也;人所未道,则见其所道之精妙,碑志文字不可忽也;人所易道,则见所道别开生面,友谊如山之重也;人所难道,则见其雄辩滔滔,论欧公前后思想之变化是也;人已涉猎者,则见其匠心独运:“庆历改革的积极推动者”,见解之深邃也;独具个性特色的《新五代史》评说,见解之精准也;人未涉猎者,则见其独有会心,《秋声赋》诣意之探秘也:史事联系今日现实之借鉴也。凡此种种,中山先生皆以慧眼观之,然后烂熟于胸中,而衍以成文。每下一义,或有水到渠成者,而大抵煞费筹思;每发一论,或有出口成章者,而大抵厚积而薄发;每有一悟,或有妙手偶得者,而大抵经过熟虑;每成一篇,或有下笔立就者,而大抵费时旬月直至累月。看来字字皆心血,我兄辛苦不寻常。以十余载之努力,研欧不已,积数十年之学问,终于有成。而《读欧随笔》即将付梓,我谨向中山兄祝贺。欧公千载而下,又逢识者,大是幸事;中山兄思接千载,而观“六一风神”,大是雅事。幸者,知欧公名垂之不朽;雅者,知中山兄研欧而有大成。幸雅相合,《读欧随笔》必将自立于书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