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身残志坚闯富路
文/图 记者 刘婷
文章字数:1496
汪家成和马彦全将天麻挖出准备二次移栽进行人工授粉
    
  在镇安县木王镇长坪村,一提起马彦全和汪家成,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虽然他们两个是残疾人,却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努力种植中药材,在自食其力度过困境的同时,还帮助其他残疾人也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马彦全今年47岁,患先天性佝偻病,左腿和左胳膊不能伸展,小学没毕业就在家务农,即使辛勤劳作也总是挣扎在温饱线上,历尽生活的艰辛,不甘贫穷的马彦全一直在寻找着致富的门路。而木王镇残疾人专委汪家成也是残疾人,右腿截肢依靠假肢行走。汪家成在参加市残联组织的培训中受到了启发,决定种植中药材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并带领全镇的残疾人将药材产业做大做强。汪家成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马彦全后,两个人一拍即合,由马彦全试种,最终推广。
  2013年,马彦全种了两亩天麻、一亩猪苓,由于种植天麻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种植时必须是天麻休眠期,而马彦全却在天麻发芽期间种植,导致两亩地的天麻都死了。虽然天麻种植失败,马彦全第一年种植猪苓,却掌握了技巧。他先选好地块,挖10公分左右的深坑,在坑里放一层树叶,中间放菌棒,将菌材放在菌棒中间,猪苓种子放在菌棒旁边,再将蜜环菌放在菌材里,最后撒上一层树叶、一层土,将土地铺平整。虽然有的坑挖深了,有的蜜环菌放少了,但是总的来说种植比较成功。天麻是两年收植物,猪苓是三到四年才收获。到收获时候,天麻地损失了4万元钱,猪苓地没挣也没赔钱,只当是学了技术。
  马彦全说:“既然要发展种植药材产业,就必须做好,人生没有回头路,做事情也一样,别人能做好的,我也一定能做好。”2014年,马彦全委托侄子马云宝去丹凤庾家河一个药材种植基地学习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和蜜环菌培育技术。侄子学成回来后,马彦全和汪家成投资10万元,开始建菌种厂、盖基地,准备大规模生产菌种。
  菌厂建成后,马彦全和汪家成按照马云宝传授的有性繁殖技术开始生产,他们购买了大天麻种,种花粉,进行有性繁殖天麻。当年种了5亩地花粉,到今年收获时候可种10亩地天麻。
  马彦全和汪家成在自己发展产业的同时,想到木王镇地处偏远,过去医疗条件差,许多群众耽误了病情成了残疾人,他们和自己一样生活困苦,就想着应该帮助他们也树立致富的信心,不能总靠国家扶持,要身残志不残,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2014年,马彦全和汪家成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16名社员共同发展药材种植业。他们俩采取免费给社员发放天麻种和猪苓种,在社员收获时候由合作社统一销售,扣除天麻种、猪苓种钱的方式发展产业。最初群众不理解,都不愿意参加合作社,还说风凉话,断定他俩是想集资套钱,经过他们苦口婆心劝说,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合作社种植中药材。2015年,16名社员种植天麻5亩,猪苓50多亩,
  2015年,菌厂生产4万袋菌种,有2万袋免费发放给社员,另外2万袋卖出去纯利润2万元,去年卖2万袋菌种,纯利润2万元。今年生产了1万袋菌种。
  去年,合作社天麻销售收入达到12万元,虽然一部分群众种植的天麻和猪苓还没有收获,但是已经可以预见到效益。许多群众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已经发展社员76户,其中贫困户22户,残疾人52名,涉及长坪村、朝阳村、栗扎坪村3个村,到目前,社员已经种植猪苓300亩,天麻50多亩。
  汪家成说:“预计今年社员种植的天麻产值在30万元左右,猪苓产值在150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准备把有种植能力的残疾人都吸纳进合作社,把合作社做强做大,给残疾人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模式,正常人能干的,我们残疾人也能干,让看不起残疾人的都对我们刮目相看。”
  马彦全说:“我们还想争取政府支持,进一步了解贷款政策,扩大规模,流转更多的土地,把当地的庄稼地都发展产业,带领更多的残疾人都过上好日子。”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