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村挂满“金蛋蛋”
文章字数:857
6月12日,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采访组一行走进号称“商州核桃第一村”的商洛市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采访,探索在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发展思路下的商洛扶贫样板。
在上河村,随处可以看到村民房前屋后、低谷缓坡满是生机盎然的核桃树,树上挂满了核桃,这既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又是上河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今年73岁的村民王尚林在村里算是核桃种植“大户”了,他告诉记者,去年家里仅核桃一项就收入了2万多元。儿子王锋更是在核桃产业中尝到了甜头,学会了核桃种植、管理、修剪技术,每年除了管护自家的几亩核桃树,还带着村里有技术的村民外出务工,给外地的核桃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修剪嫁接等,每年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据上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彩凤介绍,在上河村,像王尚林这样的核桃种植户有100多户。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上河村共有村民630户2320人,其中有86户为贫困户,共209人。全村通过发展核桃产业,不少村民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
去年年底刚刚“摘帽”的村民王兴林今年已经69岁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院子的蜜蜂箱边忙碌着。
“养蜜蜂是我的爱好,种核桃树才是主业。”王兴林笑呵呵的向记者介绍着他的产业。王兴林介绍,几年前,因为不懂核桃种植技术,盲目的相信了柴油可以给树杀虫的土办法,导致地里的61颗树死了42棵树,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几年翻不过身来,心里打击特别大。
从那以后,王兴林苦学技术,在区林业局和村里的帮助下,重新开始种植核桃树。如今核桃林已经进入丰产期,去年收成不错,一举摘掉戴了多年的贫困户“帽子”。
李彩凤告诉记者,上河村以合作社为龙头,组建专业技术队,聘请核桃专家到村授课、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90%的群众掌握了核桃综合科管技术。专业技术队成员还到全省各县区进行核桃科管、整形剪枝技术指导。核桃树绿了上河村,富了村民,穷山沟里长出了金蛋蛋。
目前,上河村人均拥有核桃园1.1亩,2016年人均核桃收入6540元,占人均收入的60%以上。被商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商洛核桃产业十大示范基地。”核桃产业成为全区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张英杰)
在上河村,随处可以看到村民房前屋后、低谷缓坡满是生机盎然的核桃树,树上挂满了核桃,这既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又是上河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今年73岁的村民王尚林在村里算是核桃种植“大户”了,他告诉记者,去年家里仅核桃一项就收入了2万多元。儿子王锋更是在核桃产业中尝到了甜头,学会了核桃种植、管理、修剪技术,每年除了管护自家的几亩核桃树,还带着村里有技术的村民外出务工,给外地的核桃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修剪嫁接等,每年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据上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彩凤介绍,在上河村,像王尚林这样的核桃种植户有100多户。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上河村共有村民630户2320人,其中有86户为贫困户,共209人。全村通过发展核桃产业,不少村民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
去年年底刚刚“摘帽”的村民王兴林今年已经69岁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院子的蜜蜂箱边忙碌着。
“养蜜蜂是我的爱好,种核桃树才是主业。”王兴林笑呵呵的向记者介绍着他的产业。王兴林介绍,几年前,因为不懂核桃种植技术,盲目的相信了柴油可以给树杀虫的土办法,导致地里的61颗树死了42棵树,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几年翻不过身来,心里打击特别大。
从那以后,王兴林苦学技术,在区林业局和村里的帮助下,重新开始种植核桃树。如今核桃林已经进入丰产期,去年收成不错,一举摘掉戴了多年的贫困户“帽子”。
李彩凤告诉记者,上河村以合作社为龙头,组建专业技术队,聘请核桃专家到村授课、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90%的群众掌握了核桃综合科管技术。专业技术队成员还到全省各县区进行核桃科管、整形剪枝技术指导。核桃树绿了上河村,富了村民,穷山沟里长出了金蛋蛋。
目前,上河村人均拥有核桃园1.1亩,2016年人均核桃收入6540元,占人均收入的60%以上。被商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商洛核桃产业十大示范基地。”核桃产业成为全区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张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