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不老仓颉
文/图 刘剑锋
文章字数:3995





   
  美丽的方块汉字不老,仓颉如何会老?在洛南,关于仓颉的记忆永远清新如画。而在大江南北,关于仓颉及其造字活动的遗迹无所不在。不老意味着永远鲜美如画。让仓颉不老的方式还有敬仰和感恩,而敬仰和感恩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盛大隆重的祭祀。祭祀,留住了关于仓颉的记忆,也留住了汉字的神秘。从发现那简单的28个汉字起,祭祀仓颉便成为洛南的一个传统,代代相继。
  仓颉遗迹
  据相关资料记载,全国有据可查的仓颉庙(祠)、墓(陵)、造字处、敬字塔、出生地等遗迹遗址约100余处,实际上数量还要更多。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北京、山西、甘肃、四川以及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黑龙江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同程度发现有仓颉遗迹,甚至台湾也建有仓颉庙。
  仓颉也不止于中国。大洋彼岸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三座馆舍之一的约翰·亚当斯大楼主要出口处铜门上,镶嵌着12个对世界文字有影响的各国传说人物,仓颉便在其中。在美国一家博物馆内有一块绿玉石制作的仓颉造字碑,刻有28个字。韩国等也建有仓颉庙。
  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仓颉庙、墓有8处,其中建于汉代的4处:陕西的白水,河南的开封、南乐、虞城;建于晋代的2处:山东寿光、东阿;建于宋代的2处:河南阳武、洛宁。
  依据现有的资料,仓颉遗迹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地区:
  山东。山东寿光有仓颉墓,“在故县城大西门外迤北”,“墓前有井二,昔所谓仓颉双井也”,墓南有祠。《民国·寿光县志》载:仓颉墓“始建于洪武中。”据南宋郑沧著《通志》记载:“仓颉石室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周时无人识。”说明早在周代这儿已发现仓颉墓。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有仓颉庙、墓、仓颉公园。据调查,该地原有“仓颉墓”与“仓圣祠”(又称“仓王寺”),另有古碑三块。祠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墓毁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古碑下落不明。现还遗存有一座“仓圣桥”。另外,青岛市石老人观光园有仓颉像。
  河南。河南的洛宁、开封、虞城、南乐等地均有仓颉造字和墓冢的传说。
  洛阳市洛宁县兴华乡杨玉河村有仓颉造字台,台上立有“仓颉造字台遗址”碑。清初张鼎延《仓颉造字台》诗中说:“南巡盛迹旧萧条,指点荒台事寂寥。”
  开封有古夷门、赤城、仓垣、仓颉墓、仓王庙、造字台和《仓颉书》等历史文化遗存。明《汴京遗迹志》载:北时和保。俗称仓王冢是也。”司马迁《史记》记载:仓颉“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禅通记》称“仓颉居阳武而葬利乡”,“利乡”即在开封,呈椭圆形的仓颉墓位于市区东北的柳园口乡刘庄北。《水经注》及宋《太平寰宇记》、东汉《陈留风俗传》等还有仓颉城和仓垣陵墓的记载,其仓颉城实际是一座包括墓在内的大庙院。开封城西25公里有个仓家寨,简称仓寨,村中有仓姓,他们自称为仓颉后裔。
  今开封祥符区陈留镇有“凤凰城”,相传是仓颉造字的地方。当地传说仓颉好长时间没造出字来,忽然一只凤凰衔来一片落叶,上有兽蹄印,仓颉由此受到启发,造出了文字。于是后人将这里称作“凤凰衔书台”,至今“凤凰城”陈留东北仍有伏羲始肇河图的“河图庄”和仓颉造字的“仓王村”遗存。
  商丘市虞城县王集镇堌堆坡村有仓颉墓,据载始建于汉代。现存有康熙九年重修大殿一座,明柱上书“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师”,殿的两端各建有配房,大殿后面有墓,墓前是一石碑:“古仓颉墓。”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濮阳市南乐县的仓颉陵,是豫北冀南一带的著名古迹,位于“一脚踏两省,一手摸三县”的吴村。庙内保存的元朝延佑年间的残碑,甚至说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
  山西。山西省临汾市西赵村原有一尊碑石,上书“仓颉造字处”。清代《平阳府志》还有更为完善的记载:“汉唐以来,村中一直建有仓颉祠堂,称作仓颉圣祠,……该祠有房屋四百余间,祠内两厢……乡会试在此举行。”《平阳府志》还记载:“古仓颉为黄帝史官,生而四目有德,见灵龟负图,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圆曲之变,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文字既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今城南有仓颉故里碑。”据载,山西高平县永禄乡扶市村有个仓颉庙,阳曲县城东圣母庙中亦有古仓颉庙。
  河北。河北省涿鹿县城西南有座酷似笔架的山峰,称笔架山。传轩辕黄帝在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后,命仓颉创造记事的符号和图形。仓颉观察山水日月遂造出第一批28个图形和符号。笔架山即是仓颉造字的地方。
  浙江。浙江嘉兴南湖风景区的小瀛洲,建有“仓圣祠”。祠有三间,内供仓颉塑像。清光绪年间,嘉兴民间有“惜字会”组织,仓圣祠就是在那个时候由“惜字会”募银建造的。
  广东。广东汕头揭西县东部的广德庵风景区有一座古墓,墓碑所刻文字表明此为仓颉墓。而揭西棉湖还有一座庙宇,即在当地远近闻名的“字祖仓颉古庙”。惠州市惠州城亦有仓颉庙。
  陕西。陕西关于仓颉的传说至少有4处,分别在长安区、白水县、西川县和洛南县。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办长里村的仓颉造字台,据说最早为周穆王所建。《雍胜略》载:“三会寺有台,即仓颉造书处。”《法苑珠林》载:“唐西明寺道宣律师逐静,在京师城南故天业寺修道。忽有一人来至律师所问:‘今西京高四土台,俗云是仓颉造书台,如何?’答曰:‘仓颉于此台上,增土造台,观鸟迹者,非无其事。’”乾隆四十四年《西安府志》也有记载:“长安西南二里(应是二十里之讹)宫张村有三会寺,为仓颉造书之堂。”
  唐代大诗人岑参有著名的《题三会寺仓颉造书台》诗: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武则天时期,李峤和上官婉儿诗云:“古台仓颉里,新邑紫泉居。”“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到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在造字台前立石碑,书“仓颉造字台”。
  白水县作为仓颉故里,名闻遐迩。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的史官乡的仓颉庙,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认为是国内唯一的一座集古墓、古庙、古柏为一体的纪念文字始祖仓颉的庙宇。据《仓颉庙碑》记载,汉延熹五年(162年)仓颉庙已颇具规模,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仓颉庙内古柏森森,白水人自豪地认为其庙内的古柏群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古柏群之一,与轩辕黄帝陵古柏群、曲阜孔庙古柏群并称。仓颉庙内的《仓圣鸟迹书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上刻有28字。其碑为白水知县梁善长依据仓颉遗存的28个字摹制而成。据当地史料载:“仓颉造书两卷,隋乱时失于兵火,现存只有二十八字。”庙内更有建于东汉延熹五年即公元162年的仓颉墓。
  汉中市西川县有仓颉庙村以及仓颉(祠)庙。
  2011年4月5日,清明节前,一座大理石仓颉造像和一组仓颉造字的大理石浮雕群在黄帝陵落成。
  祭祀仓颉在洛南
  在中华文化中,祭祀是国家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活动从来都是表达对被尊者的敬仰爱戴、强化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凝聚人心的重要仪式。
  洛南人自然要选择我们传统中所喜欢和崇尚的方式,来表达对仓颉的敬仰爱戴之情。
  那就是祭祀。
  洛南祭祀仓颉活动起于民间,形成规模较大、较为固定的祭祀仓颉活动,是19世纪上半叶。人们依从“天雨粟,鬼夜哭”的说法,把每年的谷雨定为祭祀日。每到谷雨,人们便云集于保安镇许庙村,在这里点燃香火,祭拜仓圣,在向这位汉字始祖表达景仰之情的同时,也祈愿求福,以图平安。
  清光绪五年(1879),也就是在仓圣祠于县城东街建成的那一年,洛南首次拉开官方公开举办祭祀仓颉典礼的帷幕。从此,祭祀活动由民祭走向官祭,规模扩大,规格提高,祭祀仓颉活动被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祭祀程序,祭祀仓颉成为洛南一个固定的盛大活动,是洛州民间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民俗文化。每到谷雨祭祀日,在古老的洛南县城街头,人们走进仓圣祠,八抬大轿抬着仓颉牌位和五色糖果、全猪、全羊等祭品,举着彩旗,敲着锣鼓,高奏唢呐,在《迎客曲》《雁落沙滩》《百鸟朝风》等曲子的伴奏下,由县长率官员与各界嘉宾、社会贤达等,身着盛装,恭步前行,后随八方民众,绕城一周,然后主祭人手扶仓颉牌柱安放,上香叩拜,敬献祭品,宣读祭文。祭祀仪式热烈隆重、庄严肃穆。除去祭祀仪式,殿外还要搭台唱戏三天。
  1949年之后祭祀仓颉活动间断持续,但是到了“文革”以后,已经难寻踪迹,甚至仓颉造字遗址多处都被毁。
  但是,祭祀仓颉却从来没有在洛州失却过颜色,没有淡出过人们的心灵与视野。到上个世纪80年代,民间的祭祀仓颉活动悄然兴起。保安镇许庙村祭祀仓颉的庙会首先兴起,每年谷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赴这里,朝拜仓颉,许愿祈祷。
  自1998年开始,人们将祭祀地点移到焦沟建成的仓圣庙举行。至此,祭祀仓颉活动得以正式恢复,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庙会日,毗邻市县的人们纷纷前来进香朝拜,恭敬祭奠。
  公元1999年,保安举办“仓颉文化艺术节”。这是洛南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举办的祭祀仓颉、弘扬仓颉精神、展示仓颉文化魅力、探讨仓颉文化内涵的重要活动。
  2001年,以弘扬仓颉创造精神、大力宣传仓颉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仓颉文化艺术节,在洛南隆重举行。
  2005年开始,洛南在县城馒头山生态园林修建以仓颉为主题的园林——仓颉园。仓颉园建成后,洛南祭祀仓颉活动均在此进行。
  2008年4月2日,洛南规模空前的戊子年公祭汉字始祖典礼活动在仓颉园举行。
  2009年4月3日,洛南县己丑年清明公祭汉字始祖典礼在仓颉园隆重举行。在这次公祭活动中,洛南剧团在成功编排大型诗舞剧《仓圣吟》之后,又首次推出大型音乐景观剧《恭迎仓圣》,以展示仓颉造字的伟大创造精神,歌赞华夏先祖的聪明智慧。
  2010年4月19日,仓颉园隆重举行首次谷雨公祭仓颉活动。也就从这一年开始,洛南将每年的农历谷雨节定为公祭仓颉日。
  随后,每年谷雨节便成为洛南公祭仓颉的固定时间。
  作为洛南缅怀仓颉丰功伟绩、弘扬仓颉文化、光大仓颉精神的重要活动,作为洛南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形态,公祭仓颉已经成为洛南最为隆重的节日而被所有的洛州儿女认可,成为洛南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2009年底,《仓颉造字》和《谷雨公祭仓颉典礼》同时入选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2月,洛南县与白水县联合申报的《仓颉传说》(民间文学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