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核桃 大产业
我市强化核桃提质增效助推精准扶贫
文章字数:2956
  近日,走进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核桃基地,成片的核桃林映入眼帘,一颗颗小核桃宛如晶莹剔透的绿色宝石挂满枝头。专业化的防虫队伍正在忙碌着给核桃树开展防虫,小型防虫无人机盘旋在上空,太阳能防虫灯穿插在林间。作为全市核桃综合科管的示范样板的上河村是全市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立足核桃产业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把核桃作为全市脱贫攻坚第一大产业来抓,按照“整合资源、集中投入、扶贫到点、效益到户、全面推进”推进核桃产业脱贫工作。核桃产业已经成为全市覆盖面积最大、惠及农民最多、农民增收最为显著的特色优势产业,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贫困户脱贫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市核桃产业基地面积达到317万亩,年产量达到10.76万吨,产值达到21.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610元。2016年带动3.2万贫困户、10.5万人实现产业增收。
  高位推动、力促产业做大。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核桃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牢牢抓住实现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这一关键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力将“商洛核桃”打造成为继渭北苹果之后陕西又一知名果业品牌的战略定位,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核桃产业发展,先后多次召开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作会,出台了加快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意见等重要文件,组建市级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核桃产业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县区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现场观摩核桃科管工作,并在北京、西安、杨凌成功举办核桃产业展销推介会、项目签约会、专题展览、高端论坛等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先后多次明查暗访、调研指导核桃产业发展工作。市政府还与省林业厅、省质监局、西农大分别签订共建核桃产业示范市、深化核桃产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强力推动产业发展。成立了副县级规格的市核桃产业发展办公室,增加了编制,落实了人员。各县区均组建了核桃产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了产业脱贫组织体系。
  明确目标,凝聚致富宏图。立足数量核桃产业基础和带动优势,科学编制了“十三五”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规划全市新建核桃标准园35万亩,建设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100万亩,品种改良提纯50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00个,发展核桃立体生态示范园100万亩;发展核桃专业合作组织200个,培养核桃技术服务人员2000人,带动10万户、20万人从事核桃产业开发。预计到2020年,使全市核桃基地面积稳定在340万亩,综合科管覆盖率达到80%以上。挂果核桃园平均亩产达到120公斤;核桃总产达到20万吨,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4000元,占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使核桃产业成为商洛群众最重要的增收致富项目。2016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目标,精准发力,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显著。仅2016年全市实现核桃增产4.09万吨,增收8.1亿元,年增产幅度达到61.3%。
  抓点示范,引领高效增收。在全市全面推进“三书三长”包抓核桃产业示范点活动。按照市级领导每人包抓核桃科管示范点面积不少于1000亩,县区级领导每人包抓核桃科管示范点面积不少于800亩,镇办领导包抓核桃科管示范点面积不少于300亩的规模要求,从2016年1月开始,到2020年12月底结束,期限5年,坚持一抓五年不变,做到换人不换点,以确保包抓工作的连续性和成效。市上坚持在春秋核桃科管的关键月份每月一督查,每次督查结束后,综合打分评比排名,并在全市通报督查结果。目前,全市共落实“三书三长”科管包抓示范点228个,抓点总面积16.76万余亩,产业经营新机制、新技术在示范点先行先试,引领全市核桃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强化措施,加快脱贫步伐。强化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脱贫攻坚产业扶持办法》,明确了核桃产业发展配套扶持政策。仅2016年市级统筹核桃产业政策奖补资金2420万元,对提质增效工作先进县,10个示范镇办,30个“三书三长”精品示范点,35个核桃专业村,30位核桃产业示范大户,10家领办核桃基地的龙头企业,25个初制加工示范场点进行了奖补。强化资金投入。市级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核桃产业发展基金。4个核桃主产县和3个基地县分别设立1000万元、500万元的核桃产业发展基金。各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变、各计其工的原则,统筹捆绑使用相关产业项目发展资金,优先安排用于核桃产业发展。仅2016年全市统筹落实核桃产业发展资金1.7亿元,实施新建园15万亩,综合科管269万亩。强化考核激励。将核桃产业发展分别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坚持年初部署、阶段督查、半年检查、年底考评。对重点任务,实行每月一督查一评比一通报一奖惩,并采取公开通报、颁发流动红旗、末位问责等措施,通过持续发力,强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
  创新机制,优化脱贫模式。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着力破解核桃产业发展机制瓶颈,有效融入和带动贫困户发展。采取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经营、产业大户引领,产业园区承载的发展模式,创新建立“市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鼓励洛南天玉、陕西智源、西安双城、亿龙农牧、盛大农副产品、天宇润泽农业生态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采取流转土地、订单生产、借苗还果等形式,建立企业联结种植基地的新机制,促进农户脱贫致富。仅2016年,企业流转带动核桃基地面积5.6万亩,带示范基地17个。
  发展专业合作经营。商州区、山阳县鼓励以村为单位组建核桃专业合作社,统一购置旋耕机、施肥机、除草机、病虫防控专用车等,通过有偿服务,推动一园、一村、一域统一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果,增加贫困户收益。产业大户引领。商州区产业大户王建行,带领杨峪河镇任家村62户贫困户经营核桃园332亩,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柞水县核桃产业大户张道明,通过通过传、帮、教、带,帮扶28户“后进户”,带动该村发展良种核桃园2400亩,2016年全村发展收入超过5万元的核桃大户达33户。洛南、丹凤等县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懂技术、会管理的137个产业大户进行承包经营,集中修建了管理用房、灌溉设施、生产道路等。产业园区承载。丹凤县民乐现代农业园区依托设施农业、核桃壳活性炭加工等吸纳周边350户贫困户在园区就业创业。陕西天宇润泽公司流转1300亩核桃园,建立核桃主题公园,将产业园打造成观光园、采摘园等,通过核桃科管、休闲观光带动产业发展,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园区务工,实现稳定增收。
  目前全市有50亩以上的规模化经营核桃园达1268处,共计84.1万亩,极大推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产业发展。
  唱响品牌,提升脱贫能力。依托商贸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电商平台,培育商品集散交易市场。
  每到核桃成熟期,各地客商蜂拥而至,核桃原果、初加工后的核桃仁交易十分活跃。丹凤、洛南、商州等集散交易市场已逐渐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核桃原产品流通、交易的枢纽。在传统加工企业基础上,全市已发展加工企业10家,加工产品10多个系列,主要以琥珀核桃仁、核桃精油、核桃软糖、核桃酥糖、核桃乳、核桃酱为主。随着陕西君威、智源、家金、天玉等一批新兴龙头企业的发展和现有加工企业的整合、优化,商洛核桃的生产、加工、营销水平将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强力推进核桃质量监管,狠抓品牌建设,引导果农树立品牌意识,推广绿色、有机栽培模式,开展适时采收,发展机械化初制加工,及时脱皮、清洗、烘干,提高商品价值。进一步规范核桃市场秩序,保护商洛核桃品牌形象,商洛核桃产业的质量优势、经济优势和脱贫能力进一步增强。
  (姚松 张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