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洛河上的洛河上的“三三线建设线建设”(上)
文/图 刘剑锋
文章字数:5384



   
  翻过洛河边传说仓颉留下所造字迹的元扈山,向东南,是洛南西部千百年来都在沉寂着荒凉着的几条沟谷,即现在的卫东镇。50多年前的1964年冬天,这里的沉寂与萧索突然被打破,来自大江南北的数万人走进了这里,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宏大帷幕。在短短几年间,秦岭深处属国防性质的“四厂一院”拔地而起,它的沸腾与繁闹,改变了卫东狭窄封闭又简单粗糙的日子,甚至改变了洛南……
  骤然被打破的沉寂
  从保安镇往东约3公里,南过洛河,是传说仓颉造字的元扈山。山上盘桓着一条保安通往卫东、永丰和商州的捷径——十八盘。翻过十八盘,向东南行约5公里,是卫东镇;东去19公里是洛南县城。
  卫东原隶属于永丰区,称太平公社,是洛南西部北临洛河、南界商州的一个丘陵坡塬地带。和许许多多洛河岸边普普通通、偏居一隅的地方一样,沟谷阡陌交错的卫东曾经寂寂无名,偏僻荒凉,散落于几条山谷里的庄稼人,千百年来按部就班地日出而作,放牛喂猪,养鸡种地,过着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日子。
  但是,就在洛惠渠主体工程建成5年后,即公元1964年底的一天,简单而安静的日子突然被打破,在继之而起的岁月里,是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热闹、繁华、喧嚣。仿佛是一夜之间,数万人涌进了卫东的几条山谷,在这里陆续建起了他们这辈子第一次见到的高高大大、气势恢弘的楼房、厂房、住宅楼以及设施齐全的医院、学校、琳琅满目的商店等等。
  这一切均来自今天看来是那么陌生的一个事件:“三线建设”
  “三线”及“三线建设”是中国特殊年代一份特殊的记忆。
  所谓“三线”,为区域范围概念,是1964年至1978年那个特殊年代,由中国大陆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而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所谓“三线建设”即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这是以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不断制造攻势的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背景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所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也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大迁移。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占该期间全国投资总额的43.4%,从外地迁入“三线”企业者多达400多万人,安排1100个建设项目。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三线建设”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建国来中国建设史上绝无仅有,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陕西地处内陆腹地,山川纵横,地形复杂,乃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陕西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优越,矿产资源丰厚,经济社会又有一定基础,依据国家“三线建设”“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陕西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满足了“三线建设”备战要求,因而被国家确定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区之一,成为继四川之后建设规模最大的区域。
  曾任陕西省国防工办综合计划处处长、陕西省“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副主任的文纯祥说,陕西地区国防工业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逐步展开,到1979年基本结束,“总计完成投资28.38亿元,新建、迁建国防工业项目109个,其中生产企业52个,研究所26个,院、校、队、站、库31个;按行业分类,航空工业33个,主要在汉中、西安;航天工业24个,集中选点在西安蓝田、宝鸡凤县;兵器工业11个,分布在西安周边;电子工业28个,分布在商洛、宝鸡、铜川山区;核工业12个,主要在西安、汉中;船舶工业1个,在宝鸡凤县。”
  陕西“三线建设”前期工作便是选址。
  文纯祥说,从1964年至1969年,国家国防工办以及当时的第二、三、四、五、六、七机部等中央30多个部门派来了勘察选址工作组,与陕西方面一起选址。文纯祥说:“我掌握的数据,当时总共勘访了陕西的44个市、县,翻越了500多条沟,选定计划‘三五’在陕建设243个项目,其中西安地区30个,渭南40个,咸阳9个,宝鸡24个,安康31个,商洛13个,延安12个,汉中最多,为74个。陕西由此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三线”项目最多的省份。”(见《华商报》)
  当时属洛南县永丰区、称“太平公社”的卫东地区,被选为商洛“三线建设”的厂址。响应毛泽东“骑着毛驴也要建设三线”的号召,1965年从山东济南来到卫东、现今已年届80岁的陈克英老人,曾是卫东“四厂”某厂副厂长,他说:“最初选址的地方并不是卫东镇,北京来的飞机在上面飞了再飞,觉得不行,还得往山里走,最终才选址在了卫东镇。”
  于1969年4月在兰州军区召开的陕、甘、宁、青4省(区)“三线”建设座谈会,确定陕西的建设任务主要是“适当发展关中、汉中地区,积极发展商洛、安康和陕北地区。”当这一标志着陕西“三线建设”全面铺开的会议召开的时候,位于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卫东镇的“四厂一院”部分厂子已经建成。威武高大的
  就这样,在骤然间,卫东千百年来的沉寂被打破,世世代代生活于荒凉偏远的村野中的人们,突然间步入了他们做梦都想象不到的“都市”。
  在荒芜中建起的“都市”
  选址完成后,太平公社被从永丰区剥离,单独建制,由洛南县政府直接管理,改名为“卫东”。
  在卫东度过了自己最灿烂的青春年华的陈克英,清楚地记得,他们来的时候,这里人口稀少,而且人们居住十分分散,他们和北京、天津、南京等地一起来的人,就住在村民的土房里,土房住不下就搭简易工棚,有的甚至住在村民的牲口棚里。
  那是特殊困难时期,建设者所需的蔬菜要从华县去买,大米来自河南南阳或南方。
  亲眼见证了卫东厂兴起的东湖村80多岁的张南方老人记得:“当时从外面来的就是一万多人,真是来自五湖四海。”那时虽然艰苦,但是人们的干劲真是高啊,山沟里没有公路,就修起了公路;没有现代化的起重设备,大型的机械全靠麻绳、木棍、肩扛背驮来安装。
  出于保密,许多来自大城市的技术人员,离家的时候告诉家人,他们几个月就可以回去。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这一离开,在荒凉的山沟里一待就是几十年。
  老陈记得,就在那个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仅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四厂一院”在寂寂无闻、荒凉偏远的几条山谷里陆续拔地而起。
  为了保护军工机密,卫东的许多厂对外的名称都是一般生产企业,邮政地址都是简称,4310厂简称71信箱,4320厂简称72信箱,853厂简称73信箱,859厂简称659,406医院简称406,称“四厂一院”。在洛南,国防企业还有位于县城北部洛河边尖角的704厂。而商县当时也有一个,简称10号信箱。
  “四厂一院”除了高大而神秘的厂房和规模宏大的厂区之外,配套的有当时设备一流的医院、灯光球场,宽敞明亮的子弟中学、幼儿园,24小时热水的浴池,经常可以看电影的电影院,还有银行、食堂、粮站、旅社。在洛南乃至商洛,电力供应十分紧张,绝大部分乡村还在点油灯的时候,这里便建起了当时商洛唯一的110千伏变电站,群山之间灯火通明,街灯若市,荒芜的小山村突然间从点小油灯的“原始农耕”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在偏远萧索的几条山谷里,崛起了一座隐没于大山里的、令人瞠目的神秘而繁华的“都市”,其建筑区域、人口规模、现代化程度、教育医疗水平等等,均远远超过了当时商洛地区的所有城市,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小香港”。
  深山里的“小香港”
  卫东镇东湖村80多岁的张南方老人,无法忘却卫东“四厂一院”曾经繁华热闹的过往。如今,对所有来到这里寻访昔日繁华与神秘的人们,老人都要一遍又一遍地讲。和卫东许许多多曾见证过卫东“四厂一院”前世今生的村民一样,这里的一切已经刻进了他们的记忆深处,这里曾经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都市的气息。
  老张说,那时候,这儿的人口差不多有2万。白天街道上人来人往,繁华得很,晚上路灯一字排开,街道就跟白天一样。“这儿通电的时候,洛南县城还经常点煤油灯呢。”老张自豪地说。提起“卫东百货商店”,老张显得格外自豪:“这百货商店,当时在整个商洛地区货物都是最全的,一天到晚不关门,县城里的人都跑到这儿买东西,百货商店里的东西不仅全,而且洋气,洛南县城里没有。这旁边灰色的高楼,是当时的银行、食堂、粮站、旅社,当时人们都称我们这是‘小香港’。”
  我大学毕业工作后的第一双皮鞋就是在卫东商店买的。我清楚地记得,当年要去西安开会,没有像样的鞋子,想买一双自己想要的皮鞋,但是走遍洛南县城没有买到,恰好我的同事王兴林的哥哥就在卫东商店工作,我们就骑着自行车赶到卫东,果然在那儿买到了我想要的鞋跟高、鞋头尖的时尚牛皮鞋。
  说起当年的406卫东医院,村民们同样充满自豪:当年,这医院的医生水平就是高,医院的条件太好,连县城都比不了,就连县城、商县的病人都托关系到卫东医院住院看病。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岁月,卫东人却在感受着连洛南县城人都不敢想象的潮流生活。他们能够经常看电影,许多人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传说中的电影。60多岁的村民杨社民记得,每到周末或节日,4310厂的灯光球场上经常放电影,甚至有洛南县城和商县的人都要赶几十里路来卫东看电影。
  这里拥有着当时商洛地区的许多个第一:第一个灯光球场,第一个影剧院,第一个建起职工子弟学校,第一个建起设施一流的职工医院……
  被改变了生活与命运的卫东人
  在卫东厂区的一面墙上,一块写着《卫兵职责》的黑板,现在依然清晰无比:
  一、按照规定着装并佩戴武器弹药。
  二、熟悉任务和警卫区域内的地貌、地物等情况,熟悉并正确使用口令、信号。
  三、时刻保持警惕,严密监视警卫区域。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岗位。武器不得离身,严禁无辜(故)上膛。
  四、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不得有任何影响卫兵形象和警务任务的行为。
  ……
  这块黑板曾经是厂外的人们无法看到的。当人们看到这块牌子的时候,才知道厂子大门口曾经站岗的警卫人员手里的武器不是用来唬人的,而是真家伙,荷枪实弹。
  的确,对于卫东村民来说,卫东的4个厂子是那么神秘,不知道生产什么,生产的东西运往哪里,用在什么地方;他们只知道这是关系到国防安全的国防厂。60多岁的村民杨社民说:“那时候,厂子管得非常严格,村民不得入内,具体生产啥,十分保密,生活区只有等到开放时才能允许厂外人进出。”
  但是,他们知道,这神秘的国防4厂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乃至命运。
  荒草丛生的山沟,鸟不拉屎的荒坡,缺水干旱的田野,贫穷衰败的村庄,在短短几年间变成了城市的摸样,宽阔的水泥街道,夜晚灯火璀璨;高高低低的楼房,应有尽有的商店,还有学校、医院、旅馆、国营食堂、国营粮站、邮电所、派出所……卫东,俨然成为洛南县另一个经济、文化、体育和商业中心。祖祖辈辈谁想过,突然之间他们就走进了城镇,就成了这个城镇的一员,分享着城镇所能够带来的一切。
  “四厂一院”建成后,给村民带来了机会。过去不起眼不值钱的蔬菜、核桃、柿饼乃至洋芋、大豆等土特产,有了市场,他们也便有了收入。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极为困难。卫东厂给卫东的人们供菜、供粮。厂子从外地购回的、让村民们万份稀罕的大米、各类蔬菜以及各种水果,都会时不时地给村民供应。许多村民是第一次吃到他们没有见过的香蕉、橘子等水果。70多岁的刘大妈说,她吃到过厂子供应的橘子,又酸又甜的,这辈子第一次吃到。因为有洛南条件最好的医院,当地人看病不再是个难事。刘大妈说,她的眼睛不好,看了多少年没有看好,在卫东医院看好了。
  而当地孩子也不再为上学发愁。这里有厂子的子弟学校“向阳中学”,有子弟小学以及当时洛南县城都少见的幼儿园,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接受到当时最优质的教育。
  虽然是在深山沟里,但是时尚潮流的生活并没有缺席。卫东当地的年轻人不仅可以看到气质优雅、打扮时髦又说着标准普通话的漂亮女孩、英俊小伙,耳濡目染,举手投足随之被改变,而且还可以尽情地融入潮流。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的流行音乐、喇叭裤、太阳镜是从这里开始的,外面世界丝丝缕缕的精彩是从这里走进大山的。因而,对于许多洛南人来说,卫东当地村里的那些小伙子,虽然也是农民,但是总觉得穿着打扮洋气,有气质,说话得体。
  建厂要征用土地,一些村民的房子少不了拆迁。被征用了土地或被拆迁房子的人家,其子女就被招进厂里成为国防厂的工人。今年81岁张拴娃,他家的地和房子就被征用。1969年10月,“853”厂开始投产,由政府出面,按“家属工”政策,张拴娃被正式招工进了厂子。与他一起招进去的还有10个人。他清楚地记得,他第一个月的工资是42块4毛1分钱。
  张南方老人的儿子张耀锋也是被招进厂子的正式职工。张耀锋说,当时很多村民被招去当了工人,家里经济好转了,当地小伙子也学起了城里人赶时髦,穿上了喇叭裤、板儿鞋。张耀锋不无自豪地说:“那时我们一家人经济比现在吃商品粮户口的还好。”
  张南方老人说,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正是外村人生活艰难的时候,卫东人的日子却是最舒坦的。村里小伙子当工人挣钱,村民种地卖农副产品也能赚钱。曾经担任西湖村会计的周道荣老人说,东湖和西湖村共有村民1800多人,过去穷,小伙子娶不起媳妇。“四厂一院”建好后,许多村民在厂里当工人做副业工,家里经济好转了,盖起了房子,娶了媳妇。
  在卫东人的命运因卫东厂而改变的同时,洛南青年的命运也被改变。人们以进国防厂做个工人而自豪。704、卫东厂的身份对洛南年轻来说是多么令人艳羡。因此,上个世纪70年至80年代,许多干部职工子女在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毅然放弃中考、高考,而是以招进国防厂做个工人作为第一选择。
  卫东人的生活与命运因卫东厂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