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脚群众的守望
文/图 李江龙
文章字数:1196



   
  始知尖山,还是懵懂时期从小脚奶奶的口中听说。几十年后,与朋友闲暇时谈及附近可游之处,便有人说到了尖山,那个鲜为外人所知、却是附近年龄稍大的村民在每年初一、十五虔诚膜拜的地方。于是周末约上几个好友,携香火,以健身游玩的名义去践行儿时的梦,也算为在天之灵的奶奶还愿吧。
  尖山位于洛南县古城镇政府以北2公里处,是莽岭的一个山麓。我们不知道登山的路,在山脚下请了一位老人当向导。老人姓何,80多岁,尽管身板硬朗,但是来回四五个钟头的路程还是让我们担心。老人看出了我们的顾虑,摆摆手笑道:“没事,我这后半辈子就是守望尖山,每月独自上去两三次哩。”
  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登山之旅。上山的路全是路人踩出的羊肠小道,松软而带有泥土的芳香。山上树木葱茏,渐迷人眼,荒草丛中残破的石碾子、石磨子成了地名标识,美名“上马石”“碾盘石”。抹去尘土,精致的石雕花纹依稀可见,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老人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居住的农户收留过李先念部队的战士,解放后有关部门也曾经来调查过,只是年代久远,无据可查,这户人家也就成了无名英雄,后来举家乔迁异地,庄园废弃了,只有涧边枯老的杏树和桃树依旧忠实的坚守着家园。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山势有险有缓,我们尽情欣赏。“这里的山、石是有地域渊源、有灵性的,比那些人造景观好多了,不开发真是可惜了。”一路上老人不住地叹息,“对尖山搞旅游开发,不用政府帮扶,周围的人自然就能致富,希望你们能帮着宣传宣传,帮助山脚村民实现愿望。”
  随着一颗挺拔的白虎松映入眼帘,我们到达了山顶。极目远眺,天空湛蓝,峰恋叠翠。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两座山峰告诉我们,尖山和其他两座峰并称三峰山,海拔1500余米。相传是封神榜里的云霄、碧霄、琼霄三仙女死后的化身,极具灵性。在老人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庙宇,戏台、神像以及残破的碑文,一切都显得古老、神秘而沧桑。在烧香膜拜之后,老人带着我们在峰顶不远处找到了几块并不完整的碑文,试图把它们抬到庙前,终因人力有限而作罢。老人痛心地说,文化大革命后留下残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一帮人每年都会自发对庙宇修葺一次,并专门收集关于尖山的种种传说,请人拍摄尖山美景,还论证过尖山开发的前景,但总因资金等原因不能继续,只有期待政府完善开发了。现在商洛推出全域旅游,如果能把尖山的开发旅游也纳入进去,他们这一辈人的守望就有盼头了。
  下山时,我们选择了背山,一路上老人为我们介绍了玄龟碑、和尚泉(庙宇取水处)、制香台(和尚制作香火处)、老虎崖、黑熊洞等等,一块奇石就是一个故事,一处地方就是一个传说。细细品嚼,丝毫不逊于我所游过的名山大川,甚至于更细腻、更原始,少了些人工打磨,多了些天然雕饰。
  5个多小时后我们回到村庄。在告别之际,老人期待的声音再次响起:“尖山是周边自然景观的代表,是文化的传承,开发好了能为洛南县的旅游业增添光彩,希望有人能听到我们山脚群众的呼声,让我们的守望不再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