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不走的“蝴蝶”
文章字数:2036
通讯员 吴吉景
作家冯骥才说:“风可以吹走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张萍就是一只大风吹不走的蝴蝶,20多年来,她以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同命运抗争,克服下肢残疾生理缺陷,先后在山阳县城创办了“福祥药店”“福祥诊所”和“福祥医药”,为广大儿童和残疾人患者送去了真情和真爱。
家庭困难 坚持学习
在山阳县城北大街中段,有一家“福祥诊所”,每天患者络绎不绝。药柜后面,一位身着白大褂、跛着腿但却十分干练秀气的身影在不停的忙碌着。她就是创办了七八家福祥系列药店的张萍医师。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位柔弱的肢残女子,依靠坚韧和自强,干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业。
张萍8个月大的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留下后遗症,落下左腿残疾。当时,家里人口多,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到了上学年龄,看到其他孩子都能上学,她也非常想去。她给母亲说想上学。母亲看到她的身体模样,又想到家里的经济状况,说:“你腿这样,怎么上学……”张萍看到母亲不想让她上学,两行眼泪哗啦啦流了下来。
晚上,张萍的母亲向父亲说起此事,父亲说:“既然娃想读书,就让她去吧,家里再穷也要供应!”就这样,张萍入学了。张萍也不负众望,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照顾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尚好。
1986年,张萍初中毕业参加中等专业考试,由于肢体残疾,体检不能过关而未被录取。1989年高中毕业后,还是由于身体原因回到了家里,今后怎么办?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徘徊着、彷徨着。1990年,年仅19岁的张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县上要组织一批肢残儿童到省上做肢体矫正手术,她就报名了。当年10月和第二年3月,她连续做了两次矫正手术。1991年秋季,她身体康复得差不多了,就上了商洛卫校,1994年,她毕业了。
抓住机遇 创办药店
张萍非常清楚自己的情况,正规医院进不去,给别人打工必然遭到鄙夷的眼光,要想就业十分困难,自己必须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来。
1994年底,张萍在亲戚朋友帮助下,在山阳北大街开办了福祥药店。刚一开始,医生、护士她一肩挑,看病、算账她一人包。饿肚子、出夜诊是家常便饭,她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可她工作劲头丝毫不减,对待患者热情丝毫不减。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行业市场疲软,税费过重,加上缺乏经验,她药店的经营连续几年入不敷出,面临巨大压力。张萍一方面总结经验,改进经营,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主管部门给予残疾人政策上的减免优惠,从而渡过了难关。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张萍的药店在县城已经小有名气,口碑越来越好。
“张萍看病就是好,特别擅长儿童疾病,并且药价又便宜!”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传开了。乡亲们有个毛病,尽管离县医院很近,都喜欢找她瞧病。张萍对待每位患者,总是精心诊治,始终做到了细心、热情、谨慎。她对婴幼儿打吊瓶特别拿手,哄着摸着,轻轻一扎,一针见血。冬天暖洋洋太阳下,屋里坐不下,就把吊瓶挂在行道树上,一坐一大片。
张萍对待老人如同亲人一般,碰到骨折、心脑疾病等行动不便的患者,就主动上门治疗。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总是把药价一减再减。1999年寒冬的一个晚上,她被一阵敲门声惊醒,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衣着破烂的老汉绻缩在门外,经检查,得知是急性肠胃炎,她赶紧配药打针,折腾到天亮时,老人得救了,这时她才知道老汉是乡下人,晚上连店都住不起。望着老人无奈的眼神,她心一酸,又掏了30元路费递给老人。就这样,十几年来,经她治愈的患者多达10余万人,减免的费用也多达10余万元。一面面“救苦解难,造福民众”“情操高尚、医德优良”的锦旗表达了广大患者对张萍大夫的感激之情。
2004年,全县实行职工公费医疗定点制度,为了争取资格,张萍一边打报告,一边加紧进行高标准化服务升级改造工作。最终,她的药店被作为公费医疗定点单位。同年,国家实行医药分家政策,张萍抓住机遇进行改革创新……
关爱他人 感恩社会
随着事业的发展,张萍扶残助残的欲望日益强烈。
2005年,县残联计划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张萍主动请缨,在自己药店门口挂起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牌子。她承担每年为10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指导康复训练的业务,帮助重度残疾人联系医疗机构,提供辅助服务,被广大残疾人朋友亲切地称为“残疾人自己的医院”。
为了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张萍经常参加义诊和健康宣传活动,对经济困难群众免费发放药品。近年来,张萍又主动联系县残联为她提供帮扶对象,每年至少拿出5000元救助款帮扶残疾人朋友。
2008年,在商洛市残疾人代表座谈会上,张萍带头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带动了全市残疾人的捐款热潮,受到了市上领导的高度赞扬。2007年和2013年,张萍被山阳县委、县政府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并被选为山阳县肢残人协会副主席;2009年,她被评为陕西省“残疾人自强模范”;2011年,她被陕西省委办公厅表彰为“十一五”期间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如今,经历了磨练的张萍更加坦然和自信,她正在谋划着一个更加宏伟的蓝图,她想利用擅长儿童疾病诊断治疗和对脑瘫儿童运用引导式教育法创办一家社会儿童医院,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作家冯骥才说:“风可以吹走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张萍就是一只大风吹不走的蝴蝶,20多年来,她以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同命运抗争,克服下肢残疾生理缺陷,先后在山阳县城创办了“福祥药店”“福祥诊所”和“福祥医药”,为广大儿童和残疾人患者送去了真情和真爱。
家庭困难 坚持学习
在山阳县城北大街中段,有一家“福祥诊所”,每天患者络绎不绝。药柜后面,一位身着白大褂、跛着腿但却十分干练秀气的身影在不停的忙碌着。她就是创办了七八家福祥系列药店的张萍医师。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位柔弱的肢残女子,依靠坚韧和自强,干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业。
张萍8个月大的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留下后遗症,落下左腿残疾。当时,家里人口多,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到了上学年龄,看到其他孩子都能上学,她也非常想去。她给母亲说想上学。母亲看到她的身体模样,又想到家里的经济状况,说:“你腿这样,怎么上学……”张萍看到母亲不想让她上学,两行眼泪哗啦啦流了下来。
晚上,张萍的母亲向父亲说起此事,父亲说:“既然娃想读书,就让她去吧,家里再穷也要供应!”就这样,张萍入学了。张萍也不负众望,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照顾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尚好。
1986年,张萍初中毕业参加中等专业考试,由于肢体残疾,体检不能过关而未被录取。1989年高中毕业后,还是由于身体原因回到了家里,今后怎么办?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徘徊着、彷徨着。1990年,年仅19岁的张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县上要组织一批肢残儿童到省上做肢体矫正手术,她就报名了。当年10月和第二年3月,她连续做了两次矫正手术。1991年秋季,她身体康复得差不多了,就上了商洛卫校,1994年,她毕业了。
抓住机遇 创办药店
张萍非常清楚自己的情况,正规医院进不去,给别人打工必然遭到鄙夷的眼光,要想就业十分困难,自己必须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来。
1994年底,张萍在亲戚朋友帮助下,在山阳北大街开办了福祥药店。刚一开始,医生、护士她一肩挑,看病、算账她一人包。饿肚子、出夜诊是家常便饭,她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可她工作劲头丝毫不减,对待患者热情丝毫不减。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行业市场疲软,税费过重,加上缺乏经验,她药店的经营连续几年入不敷出,面临巨大压力。张萍一方面总结经验,改进经营,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主管部门给予残疾人政策上的减免优惠,从而渡过了难关。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张萍的药店在县城已经小有名气,口碑越来越好。
“张萍看病就是好,特别擅长儿童疾病,并且药价又便宜!”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传开了。乡亲们有个毛病,尽管离县医院很近,都喜欢找她瞧病。张萍对待每位患者,总是精心诊治,始终做到了细心、热情、谨慎。她对婴幼儿打吊瓶特别拿手,哄着摸着,轻轻一扎,一针见血。冬天暖洋洋太阳下,屋里坐不下,就把吊瓶挂在行道树上,一坐一大片。
张萍对待老人如同亲人一般,碰到骨折、心脑疾病等行动不便的患者,就主动上门治疗。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总是把药价一减再减。1999年寒冬的一个晚上,她被一阵敲门声惊醒,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衣着破烂的老汉绻缩在门外,经检查,得知是急性肠胃炎,她赶紧配药打针,折腾到天亮时,老人得救了,这时她才知道老汉是乡下人,晚上连店都住不起。望着老人无奈的眼神,她心一酸,又掏了30元路费递给老人。就这样,十几年来,经她治愈的患者多达10余万人,减免的费用也多达10余万元。一面面“救苦解难,造福民众”“情操高尚、医德优良”的锦旗表达了广大患者对张萍大夫的感激之情。
2004年,全县实行职工公费医疗定点制度,为了争取资格,张萍一边打报告,一边加紧进行高标准化服务升级改造工作。最终,她的药店被作为公费医疗定点单位。同年,国家实行医药分家政策,张萍抓住机遇进行改革创新……
关爱他人 感恩社会
随着事业的发展,张萍扶残助残的欲望日益强烈。
2005年,县残联计划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张萍主动请缨,在自己药店门口挂起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牌子。她承担每年为10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指导康复训练的业务,帮助重度残疾人联系医疗机构,提供辅助服务,被广大残疾人朋友亲切地称为“残疾人自己的医院”。
为了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张萍经常参加义诊和健康宣传活动,对经济困难群众免费发放药品。近年来,张萍又主动联系县残联为她提供帮扶对象,每年至少拿出5000元救助款帮扶残疾人朋友。
2008年,在商洛市残疾人代表座谈会上,张萍带头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带动了全市残疾人的捐款热潮,受到了市上领导的高度赞扬。2007年和2013年,张萍被山阳县委、县政府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并被选为山阳县肢残人协会副主席;2009年,她被评为陕西省“残疾人自强模范”;2011年,她被陕西省委办公厅表彰为“十一五”期间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如今,经历了磨练的张萍更加坦然和自信,她正在谋划着一个更加宏伟的蓝图,她想利用擅长儿童疾病诊断治疗和对脑瘫儿童运用引导式教育法创办一家社会儿童医院,为更多的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