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上的“三线建设”(下)
文章字数:4767
文/图 刘剑锋
短短几年间在洛河岸边横空出世的“四厂一院”,给卫东及卫东人带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与命运。或许卫东人并不清楚这里是国家“三线建设”的产物,是特殊历史时期显得有些仓促的工业布局。这就注定有一天他们将会看到他们不愿看到的现实:卫东厂命运的改变和告别。而再次被改变的还有卫东。于是,过去与当下、相逢与告别、沸腾与沉寂、阵痛与重生所交织的历史与现实,是如此地碰触人心。
命运的告别
“三线建设”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做出的决策,出现了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文纯祥说,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方面是片面强调“靠山、分散、隐蔽”,一个劲地往山里钻,对自然环境缺乏科学勘察,许多区域地质状况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生产和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另一方面,当时任务要求急,没有全面的科学论证,布局过于分散,群众称之为“羊拉屎”,一些厂子钻山过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留不住人才,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198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原来为准备战争突然爆发而建立起来的“三线”企业,面临着军品任务锐减、生产设备闲置、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严重、职工队伍不稳等诸多困难。同时,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三线建设”在国家急于备战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并受到“文革”的冲击和“左”的指导思想影响,致使一大批企业先天不足,留下了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如文纯祥先生所说,选址过于匆忙,缺乏科学的地质勘察,一些军事工业企业建在地质气候有灾害隐患、不宜居住的地方;工厂大多建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影响生产、信息交流和科技发展,职工生活和子女升学、就业困难等等。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大批三线企业已经到了无法维持下去的地步。
于是,国家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便成为必然。
陕西是“三线”调整改造的重点地区。“七五”(1985-1990年)到“九五”(1996-2000年)期间,调整项目44个,其中搬迁40个,就地改造4个,占全国三线调整项目总数的近1/5,搬迁职工多达8万余人。航天四院、六院、西京公司,以及西安现今的航天城、汽车城、电子城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是这一时期调整搬迁建设起来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环境极大改善,面对新的形势,为改善“三线”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国务院确定了“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有计划地进行以脱险为主的三线调整,使企业从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公元1994年,“四厂一院”搬迁到西安,成立西京公司,与卫东告别。
从1964年到1994年,30年时光,相聚与告别,是如此迅捷,如此仓促,如同30年前的沉寂和荒凉一夜之间被骤然打破一样,30年后,仿佛一夜之间,这里又重回沉寂。
2017年春天,当我再一次来到卫东“四厂一院”的时候,涌入眼帘的依然是荒草丛生的场院,被挖掉门框窗框玻璃的办公楼、厂房、宿舍,在风雨的侵蚀中愈发显得灰暗破败。当年人潮涌动的“卫东百货商店”前,堆满了水泥和石头,高悬二楼中间的五角星依然鲜红,“保障供给、发展经济”的黄色水泥铸字清晰异常,只是门窗紧锁,玻璃破碎。“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工业学大庆”的字迹,斑驳地残留在晦暗破旧、衰败零落的墙壁……昔日的“小香港”差不多成为一座被废弃的、荒凉破败的空城,那么安静,那么沉寂,那么荒芜和沧桑,像破碎的记忆,像风中飘零的岁月。
无法告别的告别
2017年春天,当我徘徊在荒芜破败的“四厂一院”的时候,眼前突然浮动起几十年前我在卫东百货商店买皮鞋的人头攒动的时光,恍若隔世。
卫东重新归于沉寂,是公元1994年,“四厂一院”全部搬离。无法告别,但是又不能不告别。
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告别。如同几十年前人们一时无法适应骤然而至的喧闹和沸腾一样。
曾做过4310厂某航空仪表检测工程师的陈先生说,要进西安城了,职工心里又格外向往和急切,但是,我们在厂子里一待就是20多年,爱过也恨过,“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现在,要离开“小香港”,心中真是百般滋味啊。
改变了生活与命运的卫东人,却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样“离别”。
陈工程师说,听说我们要走,周围的农民就是不放行,他们集体到县政府请愿,甚至把主要道路都堵住,希望挽留住厂子。以前厂子很热闹,人气足,这一走,深山里的农民到哪里卖粮卖菜、看球赛和电影?他们不舍得呀。
陈克英老人说起当年工厂搬迁时,忍不住流泪。他说,厂子搬走的时候,村民舍不得,但还是给大家帮忙搬东西,收拾设备,“这里也是我们年轻时实现梦想的地方,大伙不愿离开,乡亲们更是舍不得啊!”
搬迁到西安“四厂一院”职工,其命运迥异。有的下海创业,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做得风生水起,风光无限;有的转投他业,过着平平常常又安安稳稳的日子;有的生活困顿,在回忆中打发时光……
而曾经的“小香港”,也风光不再。据有关资料,2013年,“四厂一院”搬迁后,卫东户籍人口下降了30%,常驻人口下降了70%多。
无法告别的,还有“三线建设”这段特殊历史及对这段历史的考量。
对“三线建设”的是与非、功与过,众说纷纭。
1981年4月9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认为:由于“左”的东西横行,“大小三线建设在林彪的‘山、散、洞’错误方针指导下,投资过多,使用不当,效果很差,损失浪费巨大。”徐焰在《“革命加战争”还是和平与发展》一文中说,“三线建设”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要求以打仗的观点规划各项建设”,“违反了经济建设的特定规律,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周民良在《西部开发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说:“错误的形势判断、错误的体制构架加上错误的区域布局,使得三线大规模投资的机会成本过高,大大延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虽然“三线建设”在特殊年代决策并实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然而毋庸讳言,“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但它客观上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长期的经济意义。在贫困落后地区投资“三线建设”,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城镇化水平都有显著推进作用,且这一作用在这之后仍然持续。“三线建设”将工业投资从条件适宜的沿海地区转向内地,以社会总福利下降为代价,但是却削弱了中国经济发展空间的不平等,对于贫穷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产生巨大影响、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有专家指出,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内地建设改善了内地的工业、交通和科技状况,国家在改革开放时期建设内地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别将十分悬殊,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没有当初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
曾在4320厂某车间当主任的闫老也说,当时的三线建设实际就是一次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给落后地区注入了现代工业文明,为中国国防实力增强、生产力布局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线建设”为陕西发展带来了什么?
陕西在“三线建设”中曾被称为“一个打不烂的战略后方”,其建设不仅夯实了陕西的工业布局,改善了交通等基础设施,至今利国利民,尤其在航空航天事业等诸多领域。不仅如此,“三线建设”让陕西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据《陕西的三线建设》一文介绍,从沿海迁建、组建、合并、分设和扩建了大批高等工科院校,诸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中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安矿业学院等21所高等院校,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大专院校群,它们学科齐全,专业配套,在校大学生3.3万人,相当与1949年的15倍。陕西省的中等专业和中等师范教育、普通中学也迅速发展,中专一度曾达180余所,中师60余所,1965年的时候,普通中学1400余所。
在当时困难的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下,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军人在“三线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财富。文纯祥深情地说,从陕西来说,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各部门在陕西安排了数百个项目,促进了陕西经济发展。另外,从精神遗产来讲,当年有句话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真的是无私奉献。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调来了十多万名技术骨干,告别生活优越的城市,扎根偏远的山区,开山铺路,支援陕西三线建设。历史的烟尘已经远去,但这种精神,至今仍是激励前进的一笔难得的财富。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认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三线精神的内核,在信仰方面树立了一面旗帜。
卫东的“四厂一院”无疑为洛南乃至商洛的工业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四厂一院”全面建成后的1969年起,洛南全民所有制工业迅速发展。据《洛南县志》,从1970年到1975年,洛南先后建起了火柴厂、耐火材料厂、电机厂、萤石矿、磷肥厂等,县办“五小工业”门类基本齐全,到1976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发展到120家,总产值达120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2%。
而对于卫东来说,“四厂一院”让昔日的荒坡野岭突然之间走进现代城市文明,人们感受并接受崭新的生活方式,在命运被改变的同时,千百年来形成的小农思想等陈旧保守的观念也被改变;“四厂一院”以最直接、最“生硬”的方式,极为强势地把城市生活和城市文明注入到近乎原始的山村,为卫东打开了一扇遥远而真切的窗口。
重生的欲望
卫东东湖村的王改霞,说她常常做梦:“我经常做梦,厂子又回来了,街上人山人海,小吃百货一家连着一家。醒来后得知是梦就再也睡不着了,老想着当年有厂子卖蔬菜赚钱的情景。现在年龄大了不能出门打工,你种了蔬菜谁买呀?”
卫东的村民们有着和王改霞相同的感受。厂子在的时候,农副产品不愁销售,“现在街道上,白天都就那几个人,晚上黑灯瞎火,更加没有人,厂房空着,闲置,心疼啊。”
虽然告别之后,让卫东重回沉寂,曾经繁盛喧哗的日子突然陷入混乱与安静;虽然曾经高楼林立、热闹纷繁的“四厂一院”突然间差不多沦为“废墟”,但是,这只是早晚都要经历的阵痛。
重生,成为这片曾经沧海桑田的土地所拥有的不被时光所磨蚀的欲望,是一种必然。
现在,卫东已经被建成颇具规模的工业集中区,它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区——洛南县工业园区重要组成部分。一批制药、光伏发电等企业已经进驻,一些闲置的厂房被利用起来——“三线”老厂是否已经开始凤凰涅槃?
“四厂一院”是几代人青春与命运的记忆,是几代人热血与汗水的见证。
它是过去与当下、相逢与告别、沸腾与沉寂、阵痛与重生所交织的历史与现实。
它,必须要重生。
2017年1月13日,洛南政府网站推出一则招商信息“卫东三线建设怀旧景区开发项目简介”。介绍说,此项目规划依托搬迁后现存遗址,修建4000平方米三线建设纪念馆一座;三线工业旅游、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一座;三线建设厂区农家乐20户。项目概算总投资8000万元。
……
重生,是因为曾经生机盎然过。
重生,意味着必须要留住过往。
2011年8月,已经建成运营41年的原卫东镇国防四厂110千伏变电站,因超负荷工作,系统设备老化,损耗增大,商洛供电局决定该变电站撤出运行,同时决定:在退出运行后,按照“不拆迁、不移位、不毁损”的原则,依托变电站现存的设备、设施等实物,建设商洛电力历史博物馆和商洛电力教育培训基地。2011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2012年11月15日建成对外开放。它是西北地区首座电力历史博物馆,填补了陕西乃至西北电力博物馆的空白。博物馆占地7200平方米,由13个展区组成,收藏近5000件记录商洛电力工业发展的珍贵历史藏品。
一座老变电站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在苍茫的时间里,又重新在找寻自己,留住记忆。
这个曾经喧闹沸腾过的卫东,不会被遗忘。
曾经的繁华与喧嚣已经给卫东、给洛南注入不甘心沉寂与落寞的基因。
重回寂寥的卫东,绝不会甘于寂寥。
在新的时间坐标里,重生,重回沸腾,无疑是它唯一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