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村里议丰收
文章字数:1787
盛夏的秦岭深处,清晨的云雾还在山间缭绕,高辞娥就已经起身往村委会赶了。独自行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她的内心也如同这山路一般弯曲波折。
高辞娥的家在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这里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曾是个“一条大沟,两座大山,吼一声听得清,走起来大半天”的贫穷小村落。村名叫“丰收”,实际上却广种薄收。玉米种下去,赶上天不帮忙,种子钱都收不回来。时间一久,连庄稼汉对土地的情感也变得复杂。今天村里开会,就是要商量土地流转问题,高辞娥不免心生忐忑。
一路小跑到村委会,早早赶来的乡党们已经把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高辞娥赶忙扯过一把椅子坐下。丰收村八组每家都派代表来了,正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闹。
村党支部书记吴相琴看人都到齐了,一边把土地流转合同发给大家,一边抬高了嗓子说话。原来,这次流转八组的土地,是为了给村里新成立的合作社种桑养蚕用。“山坡地每亩每年300元租金,河道地400元一亩,合同签五年,大家觉得咋样?”
“我签!”方乾银第一个喊出声,她早就盘算好了。家里10亩山坡地,她老两口一年忙到头也就能打2000斤麦子,刨去耕牛、化肥和种子钱,管个嘴都不够。要是流转出去,一年啥也不用干就有3000多元收入,买粮吃还有结余。“以后咱自己不种地,一样有‘收成’哩!”
方乾银掰起指头给身边的老乡算账,高辞娥耳朵凑过去听得仔细,心里也开始打起“小九九”。其实,土地流转这事儿,她早就有心尝试了。
几年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丰收村引进的一家旅游公司流转了村里900亩耕地种植樱桃和油桃,当时不少村民对土地念念在心,不敢放手参与。可没多久大家发现,流转了土地的村民不仅靠流转金养住了“嘴”,还解放了“手”——不再被几亩薄田捆住,得了闲的男人们去合作社打工,每天都有一百多元的收入。看着邻家不用出远门就能蹲在屋檐下数“票子”,高辞娥别提有多羡慕了。“这贫瘠的土地,还真能‘丰收’哩!”
后来,政府启动精准扶贫,村里又陆续成立了烤烟、中药材等几个合作社,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丰收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路通了、桥修了、太阳能路灯架起来了,村民们建起一座座富有浓郁陕南特色的民宿,曾经破败不堪的穷山沟“华丽转身”成了美丽乡村,18户贫困户还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吴支书,养蚕来钱快我们也知道。可万一养不成,再像过去一样咋办?”村民薛电珍这一问,打断了高辞娥的思绪,大伙儿都收住了声,刚刚还人声鼎沸的会议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种桑养蚕,丰收村人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初,一股新风吹过,丰收村几乎家家都养起了蚕。可每次四眠期一过,眼看就要吐丝的五龄蚕就突然发病集体死掉。忙活半天不得一丝一缕,村民们亏怕了,不想再折腾。渐渐地,村里也很少有人再养蚕了。
“过去失败关键是缺乏技术,管理跟不上。”吴相琴把村民们从记忆中拉了回来。这一次,村里吸取教训,党支部和镇安县一家蚕桑丝绸公司达成协议,准备把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移植”过来。这还不算,企业还会对合作社生产的蚕茧按高于市场价的保底价收购,保证村民“稳赚不赔”。
村支书一番话,让大伙儿吃下了定心丸,村民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满意地笑了。这时,坐在墙根一直不说话的村民王福全突然起身,顾不得揩脸上豆大的汗珠,焦急地搓着手问,“我家地里种的桑树已经成形了,还能流转不?”
吴相琴转过身对他说,“你家的桑树是种在田坎上对不?这次不在流转范围内。不过你放心继续种,桑叶可以卖给合作社,你也可以自己养蚕,公司都收哩。”
听到这会儿,高辞娥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可她还有个“疙瘩”没有解开。过去她和爱人在湖北工地上打工,前几年自己做了心脏手术,干不了重活,公婆也患病在床,全家的重负都落在丈夫一人身上。
“我能在合作社干点啥不?”犹豫半天,高辞娥终于鼓足勇气问道。她的心思,吴相琴早就知晓,“你家是贫困户,合作社保证给每户贫困户提供一个工作机会。除草、养蚕,都是些轻松活儿,你肯定干得下来,一年工作5个月左右,能赚1万多元哩!”说罢,吴相琴又环顾四周补充道:除了贫困户家庭,合作社还能解决三十多人的工作。
“有活儿干就好哩!以后咱丰收村,可真就是个‘丰收村’了!”话音未落,几位村民连声称快,不大的会议室里更加热闹。
高辞娥的心彻底放下了。面对记者,她一脸憨笑,甚至开始憧憬今后的丰收日子。待她签完合同走出村委会时,山间的雾霭已悄然消散,一轮红日站在枝头。乡亲们的笑声,在秦岭中悠扬散开。
(新华社西安7月25日电)
高辞娥的家在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这里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曾是个“一条大沟,两座大山,吼一声听得清,走起来大半天”的贫穷小村落。村名叫“丰收”,实际上却广种薄收。玉米种下去,赶上天不帮忙,种子钱都收不回来。时间一久,连庄稼汉对土地的情感也变得复杂。今天村里开会,就是要商量土地流转问题,高辞娥不免心生忐忑。
一路小跑到村委会,早早赶来的乡党们已经把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高辞娥赶忙扯过一把椅子坐下。丰收村八组每家都派代表来了,正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闹。
村党支部书记吴相琴看人都到齐了,一边把土地流转合同发给大家,一边抬高了嗓子说话。原来,这次流转八组的土地,是为了给村里新成立的合作社种桑养蚕用。“山坡地每亩每年300元租金,河道地400元一亩,合同签五年,大家觉得咋样?”
“我签!”方乾银第一个喊出声,她早就盘算好了。家里10亩山坡地,她老两口一年忙到头也就能打2000斤麦子,刨去耕牛、化肥和种子钱,管个嘴都不够。要是流转出去,一年啥也不用干就有3000多元收入,买粮吃还有结余。“以后咱自己不种地,一样有‘收成’哩!”
方乾银掰起指头给身边的老乡算账,高辞娥耳朵凑过去听得仔细,心里也开始打起“小九九”。其实,土地流转这事儿,她早就有心尝试了。
几年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丰收村引进的一家旅游公司流转了村里900亩耕地种植樱桃和油桃,当时不少村民对土地念念在心,不敢放手参与。可没多久大家发现,流转了土地的村民不仅靠流转金养住了“嘴”,还解放了“手”——不再被几亩薄田捆住,得了闲的男人们去合作社打工,每天都有一百多元的收入。看着邻家不用出远门就能蹲在屋檐下数“票子”,高辞娥别提有多羡慕了。“这贫瘠的土地,还真能‘丰收’哩!”
后来,政府启动精准扶贫,村里又陆续成立了烤烟、中药材等几个合作社,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丰收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路通了、桥修了、太阳能路灯架起来了,村民们建起一座座富有浓郁陕南特色的民宿,曾经破败不堪的穷山沟“华丽转身”成了美丽乡村,18户贫困户还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吴支书,养蚕来钱快我们也知道。可万一养不成,再像过去一样咋办?”村民薛电珍这一问,打断了高辞娥的思绪,大伙儿都收住了声,刚刚还人声鼎沸的会议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种桑养蚕,丰收村人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初,一股新风吹过,丰收村几乎家家都养起了蚕。可每次四眠期一过,眼看就要吐丝的五龄蚕就突然发病集体死掉。忙活半天不得一丝一缕,村民们亏怕了,不想再折腾。渐渐地,村里也很少有人再养蚕了。
“过去失败关键是缺乏技术,管理跟不上。”吴相琴把村民们从记忆中拉了回来。这一次,村里吸取教训,党支部和镇安县一家蚕桑丝绸公司达成协议,准备把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移植”过来。这还不算,企业还会对合作社生产的蚕茧按高于市场价的保底价收购,保证村民“稳赚不赔”。
村支书一番话,让大伙儿吃下了定心丸,村民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满意地笑了。这时,坐在墙根一直不说话的村民王福全突然起身,顾不得揩脸上豆大的汗珠,焦急地搓着手问,“我家地里种的桑树已经成形了,还能流转不?”
吴相琴转过身对他说,“你家的桑树是种在田坎上对不?这次不在流转范围内。不过你放心继续种,桑叶可以卖给合作社,你也可以自己养蚕,公司都收哩。”
听到这会儿,高辞娥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可她还有个“疙瘩”没有解开。过去她和爱人在湖北工地上打工,前几年自己做了心脏手术,干不了重活,公婆也患病在床,全家的重负都落在丈夫一人身上。
“我能在合作社干点啥不?”犹豫半天,高辞娥终于鼓足勇气问道。她的心思,吴相琴早就知晓,“你家是贫困户,合作社保证给每户贫困户提供一个工作机会。除草、养蚕,都是些轻松活儿,你肯定干得下来,一年工作5个月左右,能赚1万多元哩!”说罢,吴相琴又环顾四周补充道:除了贫困户家庭,合作社还能解决三十多人的工作。
“有活儿干就好哩!以后咱丰收村,可真就是个‘丰收村’了!”话音未落,几位村民连声称快,不大的会议室里更加热闹。
高辞娥的心彻底放下了。面对记者,她一脸憨笑,甚至开始憧憬今后的丰收日子。待她签完合同走出村委会时,山间的雾霭已悄然消散,一轮红日站在枝头。乡亲们的笑声,在秦岭中悠扬散开。
(新华社西安7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