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爱无疆铸师魂
——记二O一七年第二季度﹃商洛好人﹄、敬业奉献模范马喜前
文章字数:4648




  文/图郭夏季樊菊荣
  马喜前,洛南县景村镇张村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他用坚强的双肩担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家庭重担,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24个春夏秋冬,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勤研乐教,甘于奉献,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教学功底,赢得了学校领导的器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赞誉。
  爱妻孝父,铁肩扛起苦难家庭
  1993年,马喜前从丹凤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洛南县古城镇红旗小学任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6年,刚结婚不久的妻子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为给妻子治病,他四处奔波,遍访名医,断断续续住院30余次,致使外债高达30余万元。然而,钱花了一河滩,病情却丝毫不见减轻。
  面对重病缠身的妻子,他没有嫌弃,没有怨言,而是相濡以沫,悉心照顾,二十余年如一日,其中的艰辛、苦难和酸楚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多少次,上课下来,锅上的饭都烧焦冒烟了;多少回,去外校监考,考试中间休息时间,他匆忙骑车赶回家里,为妻子做好饭,又连忙赶回监考学校继续监考;多少天,他既当老师又当爸还当妈……
  2015年,他的父亲确诊为肺癌,住院、放疗、化疗,一系列劳心、花钱之事接踵而来。他每天奔波于学校、家庭和医院之间,承担着精神和金钱的双重重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毅然咬紧了牙关,一边努力照顾生病的妻子和重病的父亲,一边奋力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父亲患病住院期间,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功课,他让同样多病的母亲在医院照看父亲,自己在周末去医院尽孝,周日下午又匆匆赶回学校。今年,恰逢学校“双高双普”验收,补全档案、布置部室、美化环境,周周双休日加班不放假,他连仅有的一丁点儿探望父亲的时间也没有了。
  二十余年来,他用坚强的意志和刚强的铁肩撑起了这个苦难的家庭,从没有因为家庭拖累而耽误了教育教学工作,每当同学、同事对他报以同情和惋惜,他总是这样说:“是七尺男儿,就应该勇挑重担,从容面对灾难和不幸!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庭都不热爱,那么,他何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呢?”
  爱岗敬业,带病坚守三尺讲台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如一地坚持着“四认真”:认真备好每一节教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本作业、每一份试卷,认真做好每一次辅导。
  尽管学校离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吃住在校,照顾妻子煎药、服药,做饭、洗衣、哄孩子,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在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上,他快乐地度过了二十余个春秋。二十余年的风霜雨雪,二十余年的栽桃培李,二十余年的春华秋实,任凭天大的灾难也丝毫不能动摇他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初衷。即使患病,他也舍不得离开三尺讲台;即使住院,他也不愿离开学校学生。
  1998年6月,由于长时间的艰苦生活和超负荷工作,他挺不住了,有一天,他竟然昏倒在课堂上,被同事们送往医院紧急救治。结果,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严重的肝病、胃病和高血脂症等多种疾病综合症。他带病工作、昏倒讲台的事迹在商洛电视台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他住院期间,时任洛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凤琴、洛南县教育局局长蔺志武等领导先后到医院看望了他,鼓励他安心养病。住院治疗三个月后,他不顾医生和学校领导的劝阻,拖着虚弱的身体,带上药品,毅然决然地赶回了学校,他舍不得离不开学校和孩子们。他说:“学校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只有在学校,我才会感到踏实,感到快乐。”
  2008 年 6 月的一天,他正在上课,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头疼得很厉害,且呕吐不止,几名学生扶着他回到办公室休息。学校领导劝他回家好好休养几天,等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再回学校来上课,而他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去诊所打了几天的吊针,服用了几天的西药,仍坚守在课堂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啊,这就是他教书的无悔追求,这就是他育人的最高理想。二十余年来,他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总是尽心尽力并圆满出色地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从没有因为他是一个有病之人而拈轻怕重、挑三拣四。恰恰相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事事、时时、处处都走在了学校的最前列。
  呕心沥血,平凡工作不凡业绩
  从教二十余年来,马喜前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他深知自己身上背负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兢兢业业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和鼓舞学生。
  在政治素养、敬业精神、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马喜前都堪称全校老师的楷模和榜样。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在班级举行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中,他通过自己全面而高超的才艺,引领、带动和激发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他以持之以恒的劲头治理班级,以严格规范的制度管理学生。坚持管理落实到位,坚持每天常规检查,坚持每周汇总小结,坚持每月表扬鼓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总结、反思习惯。
  他一视同仁、笑脸待生,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气氛。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精神,使学生充分发挥班级主人翁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总会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他常说:“做老师,就必须要有一颗善良的爱心。老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去照亮和驱散学生心灵世界中的黑暗和阴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爱心与人格,能改变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
  他出身农家,对农村的学生除了同情、理解外,更多的是信赖、支持。在当班主任的日子里,他总会在周末或课余时间,穿行在村道和乡间的小路上,造访每个学生的家庭,具体、深入、透彻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为因材施教打下基础。
  2008年,为了方便照顾家庭,他调回了自己家乡的学校——景村镇张村小学。2009年,他担任一年级的包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所有课程一人全带,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松弛。由于学生年龄小,洒水、扫地、擦黑板,甚至上厕所,他都要亲自照顾。上学、放学,要让学生排好队,家长一一签字,常常是送走最后一个学生,饭都冰凉了,需重新热了再吃。
  2010年10月,他所带班级的一个学生,下午放学都两个小时了,家长仍不来接,他就把学生带回了自己的家里,为其做饭吃。和学生一起吃完饭,他又把学生带回学校,一边备课,一边辅导其做家庭作业。等到家长匆匆赶来,看到孩子饭也吃了,作业也做完了,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每到冬季,他就提前一个小时起床,把教室的火炉生得旺旺的,把教室烘得暖暖的,然后静心等待学生们的到来。看到学生去杨村中学的食堂买馍,过马路很危险,他就亲自为孩子们买馍……正是这些点点滴滴不经意的小事,让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让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鱼得水,挥洒自如。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他“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就是全班同学的火车头,我一定要给学生带好头。”作为班主任,虽说不上日理万机,却也是杂务缠身,千头万绪。多年来,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他从未讨价还价,怨天尤人,而是主动为学校领导排忧解难。每天,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校,下班辅导。学生劳动,他总是带领学生一起干。
  作为一名校委会的成员,他身兼数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语文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勇挑重担,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管理好学校,为学校领导分忧解难。学校房子不够用,学生营养早餐没有储藏室,他毅然腾出了自己的房子。没有地方住,他一到学校就蹲在教室,辅导学生,批阅作累了、困了、乏了,就趴在教室后面的空桌子上打个小盹儿。
  由于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县局统一组织的期末质量检测中,他所带的学科年年名列前茅。2008—2013年,他连续六年被景村镇中心校评为“教学质量综合考评先进个人”,为张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领导的赏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赖。
  从教24年,他16次被评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教学质量先进个人”“模范教师”“骨干教师”;2013年教师节,他获得了景村镇“十佳教师”的光荣称号;2014年教师节,他再次被评为景村镇“模范教师”,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14年9月26日,他指导的4名学生代表景村镇参加洛南县“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荣获团体第一名,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爱生如子,大爱无疆温暖学生
  爱如空气,人人需要;爱如阳光,谁沐浴它,都会感到无比地温暖。爱是一个博大如海的字眼,它包涵着理解、帮助、宽容、激励……在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马喜前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无限伟大的力量:给学生一份真诚的爱,自己收获的必将是一份沉甸甸的欣慰、惊喜和快乐。
  自己遭遇的苦难经历,让他对苦难的孩子更多了一份同情和怜悯。在履行教师职责的同时,他尽力用一颗真诚博爱的心,默默地去关心、帮助那些正面临着灾难和不幸的孩子,让他们走出黑暗,奔向光明,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大爱。
  2009年5月,当他得知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洛南中学高二(12)班学生徐力不幸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症,需要巨额医疗手术费时,立即去徐力同学家里看望,并带头捐款。随后,他四处奔波,把徐力同学的不幸遭遇写成材料,寄给了洛南电视台,洛南电视台为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洛南中学团委也发出了倡议,为徐力同学捐款7000余元,县民政局也为其拨付了专项救助款2000余元,极大地缓解了这个不幸家庭的燃眉之急。
  2010年11月,他所带的二年级学生韩涛患先天性心脏病,家里又十分贫穷。三九寒天,看着孩子还穿着薄薄的单衣,他就自掏腰包为孩子买了棉衣、棉帽、棉鞋和手套。2011年6月,当他得知孩子手术费需要十几万元时,再一次在学校带头捐款,并且将孩子的情况向县民政局、中国先心病基金会反映,为孩子筹得救助款2.5万余元。
  校长柴康成称赞他道:“马老师师德优良、工作扎实、责任心强,是我校乃至我镇全体老师学习的标杆和表率。”同事刘永超老师说:“马老师对教育执著,对事业忠诚,关心学生,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六年级学生席洋说:“马老师既是严师,更是慈父,他是我们的好老师。”学生王鑫的家长说:“马老师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工作负责,孩子交给他,我一百个放心。”
  马喜前说:“虽然我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就能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开辟出一条更加美好灿烂的光明大道。”
  回顾二十余年来的教学生涯,马老师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当有那么一天,白发悄然攀上了我的鬓角,当事业融进了我的生命,品读着那用无私的大爱铸就的美丽动人的童话时,我理应感到无限欣慰和自豪。我觉得我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高尚的师德就是我绿色的血液、闪光的灵魂。学生就是我枝头的小鸟,我要让它们羽翼丰满,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我所做的一切,全都源于心底那股汩汩流淌的爱的溪水。我只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小学教师,我只是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我认为,我的人生还是有些价值的,因为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格言,我理当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我深深地挚爱着教师这份工作,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我要用一腔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是呀,马老师用他高尚的师德,铸造了当代人民教师崇高而伟大的师魂,谱写了一首教书育人的时代颂歌,奏响了一曲敬业奉献的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