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二季度考核柞水六个全市第一
文章字数:1272
  本报讯(周成全)在7月31日召开的全市二季度考核点评会上,柞水县“追赶超越”督查考核结果和综合排名均居全市第一,“精准脱贫攻坚”“特色农业攻坚战”“全域旅游攻坚战”和“三项机制”4个单项考核也均排名全市第一,获得奖励200万元。
  今年以来,柞水县坚持以追赶超越、绿色崛起为主线,全力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量质同增、结构转优、方式转活、发展协调的趋稳向好态势。
  追赶超越全市领先。截至6月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46亿元,增长10.5%,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71.55亿元,增长23.4%,位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2.6772亿元,增长12.5%,位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92元,增长8.5%,位居全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7元,增长8.7%,位居全市第一。
  精准脱贫扎实推进。严格落实“八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全面深化“三带一创”产业扶贫模式,落实“产业贷”1502万元、“农户贷”2.8亿元,易地搬迁3个集中安置项目房屋主体已建成,10个集中安置项目加紧推进,16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做到了应搬尽搬、应改尽改、不漏一户。
  现代工业转型发展。认真落实稳增长促投资各项措施,大力开展“百人帮百企”活动,持续推进工矿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发展,对规模工业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包抓,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办法,千方百计做好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债务、降低用电价格、开辟矿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力促企业渡过难关。
  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西川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96亿元,发展黑木耳香菇基地150亩、花卉观赏基地1100亩、二花药用牡丹基地800亩、冷水鱼养殖基地30万尾。“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得到推广,生猪、土鸡、蜜蜂、鱼类、核桃、板栗、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生猪5.5万头、蜜蜂2000箱、中药材1万亩、立体生态园2万亩。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产业,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健全“1+3+N”模式综合管理机构,牛背梁景区5A级和九天山景区4A级景区创建步伐加快,洞天福地小镇、安琪尔小镇等23个重大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5.3亿元,终南山寨、古道岭时空隧道等项目即将建成运营,成功举办了“秦岭生态旅游节·2017年牛背梁杜鹃花文化旅游节暨柞水全域旅游宣传推广季活动”“穿秦楚古道·揽牛背花海”主题活动”,柞水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17亿元。
  新型城镇一体发展。统筹推进城镇体系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四个层级”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人文内涵更加丰富,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三项机制”精准发力。将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选派72名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选派371名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加大“三项机制”运用力度,将26个绩效考核优秀单位评定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取消了13个单位的评优资格,优先提拔重用了脱贫干部20名,优先提拔重用了11名镇办干部和8名县直部门干部,将4名研判排名靠后的干部由实职调整为非领导职务,树立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