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商洛地委地行署军分区分成立之始末
文章字数:6660
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军分区遗址(原炮楼已拆除,现为商南县赵川镇党委、政府驻地)
原商洛专署领导驻地(现为商南县赵川镇民宅)
原商洛专署驻地——商南赵川花门楼
豫鄂陕边区所辖第二地委和第二分区,是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的落脚点,也是豫鄂陕边区党委、军区、行政公署的驻地与活动中心,实际上也是中共商洛地委、商洛行署、商洛军分区的前身。它从建立之日起,与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第十二旅南下部队会师止,存在1年零1个月的时间,在保护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组建新的领导机构、指导创建根据地方面,在保证豫鄂陕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安全方面,在掩护陕南工委负责人坚持地下斗争、迎接主力反攻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共党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1946年8月3日,李先念在留仙坪主持召开中原部队与陕南游击队干部联席会议,将两支部队合编成立第二分区,巩德芳任司令员,政委是刘庚。后又成立第二地委和专署,由刘庚任地委书记,薛兴军任专员。第二分区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原军区第三十七团两个营和陕南游击队一部合编组成,先组建3个支队,工作全面展开后,又建立了商南支队(第二十四支队)和洛南古城支队。第二十一支队支队长由薛兴军兼任,政委为邹顺华;第二十二支队支队长为陈德志,副政委为李德清;第二十三支队支队长为魏赤龙,政委为何史挺;第二十四支队支队长为严家安,政委为刘英才;古城支队支队长为赵炳哲。
第二分区党政军组织建立起来后,在中原局、中原军区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先于其他分区一步,就地开花,四面出击,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为整个边区的开创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表率作用。先后建立了商洛、卢洛、商县、山商、商南、蓝洛等6个县委、县人民民主政府。1946年9月初,第二地委决定把洛南峦庄(今属丹凤)以南的龙驹寨区和卢洛县的桃坪乡划归商南县。10月下旬,中共商南县委、县民主政府在峦庄西一个山村里正式成立,同时组成第二十四支队即商南县支队,县委由5名常委组成,刘英才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并由陕南游击队两个连和中原部队一个排组成商南支队,严家安任支队长,刘英才兼政委。县委组建后积极开展工作,继续创建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
1947年12月25日山商县成立,县委、县民主政府设立在山阳板仓沟枣树坪,十二旅三十四团一营营长王友常任县委书记,旅宣传科副科长秦宝珍任副书记,旅直工科科长任友恩任县长,辖山阳县西部的部分地区和商南县丹南的赵川、湘河和白玉地区。山商县从建立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艰苦的对敌斗争,大力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基层民主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力量。1948年7月底,陕南区党委指示撤销山商县,将西照川、天桥两个区划归四分区上关县,东赵川、湘河和竹林关三个区划归二分区商南县。
1947年11月中旬后,由于中共陕南工委的良好开端,第二地委的继续努力,在十七师的有力配合下,商南丹江以北地区的解放斗争进入大规模摧毁或争取国民党地方政权、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创建敌后根据地的阶段。到了12月中旬,第十二旅南下鄂陕边,创建丹南根据地,与第二分区和十七师南北呼应,引起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的惊慌。敌人为确保西北与东南、西南的联系,使省城西安无后顾之忧,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祝绍周指令成立“西荆地区清剿总指挥部”,国民党商洛专员谢辅三为总指挥,白青云为副总指挥,区内县长、地方团队以及担任清剿之部队均归其统一指挥。国民党先后调集第六十五师、第八十四师、第一三五师、第二十七师,以及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蓝田、柞水保安团队万余人,对包括腰庄、两岔河、七盘磨、曹营在内的丹北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清剿”。第二地委领导丹北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反“清剿”斗争,在斗争中保卫和发展了根据地。
第二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率领陕南独立团灵活机动地与敌周旋,曾几次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化险为夷。1948年1月初,第二分区领导机关南渡丹江,于1月25日在商南赵川余家棚召开第二次地委扩大会议,纠正乱杀乱斗的不良现象,讨论财经工作,决定建立预算决算报核等制度,制订供给标准,成立以王力为主任的财委会。2月10日,第二地委在赵川决定撤消第二武工队,将第二武工队编入独立团警卫连。16日在商南赵川十里坪召开第三次地委扩大会议,重点讨论解决部队整训等有关问题。下旬奉前委命令率机关部队向豫西鲁山县转移。3月5日第二地委和第二分区机关到达鲁山县婆娑街,参加在婆娑街召开为期11天的新式整军运动,进一步学习有关文件、方针、任务及政策,提高领导和干部战士的阶级觉悟和政策水平,增强领导干部间团结。
为了加强领导,上级决定调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后勤部政委王杰任豫陕鄂边区第二督察专员公署专员,调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五师政治部主任李书全任第二分区副政委。4月1日,上级决定从三十八军第五十五师第一六三团抽调2个营,编为独立四团,划归第二分区所辖,原陕南独立团改番号为独立五团,仍归第二分区指挥。
4月下旬,第二地委率分区机关部队由河南豫西地区返回商南。4月30日,第二分区独立四团、独立五团收复商南县城。5月3日,第二地委在商南县城召开第四次扩大会议,研究参加宛西战役问题,随后率分区机关部队随同十七师由商南向东进军河南,解放了内乡县西峡口镇和丁河镇。5月14日,第二地委在丁河召开第三次地委工作会议,研究部队西进的军事部署,决定成立第二分区商南县,同时确定商南县主要领导干部。5月18日,十七师和二分区部队由西坪西进攻克豫陕边重镇富水关,19日第四次占领商南县城,迫敌西撤。第二地委率分区机关进驻商南县城后,及时指导中共商南县委、县民主政府开展基层民主建政工作、对敌军事斗争和政治瓦解、统战工作。第二督察专员公署专员王杰在商南县城发布“安定社会秩序”的布告。5月30日,第二地委在商南县城召开第四次地委工作会议,研究部队休整工作,决定将商洛武工队由龙驹寨移驻商南县城休整。期间,商洛武工队协助商南县大队在广大乡村肃清地主武装,剿灭土顽势力,为建立民主政权扫除障碍。在第二地委直接领导下和分区部队帮助下,到6月中旬,商南县委已在全县全部建立起区、村(乡级建制)政权组织。商南县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与第四分区在丹江以南鄂陕边地区建立的山商、山阳、上关、镇安、郧西等县根据地连成一片,使西安守敌失去了东南屏障。
二
1948年8月1日,第二地委根据陕南区党委的指示精神,将第二地委、专署、军分区及所辖独四、独五两团由商南县西坪镇(今属河南西峡县)移至赵川镇,商南县党、政、军机关也随之迁入。地委、军分区机关设赵川炮楼,专署机关设花门楼。第二地委到达赵川后,开始建立以赵川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8月7日,独立第四团团长吴敬业率四团一营及团直机关到达赵川。8月12日,第二分区副政委李书全率分区后方机关进抵赵川。军分区司令员孙光率分区主力部队以西坪区为依托,坚持丹北地区反“清剿”斗争。
8月17日,第二地委第八次会议在赵川召开,地委书记王力主持会议,会议决定立即在丹江以南、赵川以西开展工作。以赵川、宽坪、核桃坪、梁家坟、十里坪、石柱河、店坊河、三官庙、口头坪等为中心区域,丹江沿岸湘河、水沟、文化坪为游击区。重新划设四个区。根据丹北斗争形势的发展,第二地委在赵川组建成立流岭武工队,队长为刘兆英,政委为王庆华,以商县、山阳的流岭地区为中心活动区,与坚持天桥以北根据地的商洛武工队南北呼应,建立基层政权,发展丹北根据地。
第二分区南下赵川,面对敌军“清剿”和土匪的窜扰,第二地委采取主力在外线反“清剿”,留守赵川的独立四团一营和商南县大队、区干队在内线剿匪的办法,粉碎敌人的军事阴谋,确保赵川中心根据地发展壮大。8月20日,第二分区部队在白玉一线重创敌陕保二旅冯允恭团,毙敌100余人,俘敌营长以下40余人,取得第二次反“清剿”斗争胜利。四团一营和商南县大队、区干队在赵川、湘河等地全歼和击溃10余股土匪武装,保证了根据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8月下旬,敌六十五师、三十一旅、陕保二旅及河南内乡、淅川民团等10余支武装向陕南根据地发动第三次“清剿”,第二分区主力及县、区武装在二地委领导下,采取“敌进我进”的战略方针,开始第三次反“清剿”战斗。8月26日,分区独立四团、独立五团第五次收复商南县城。军分区副参谋长肖良清率四团一营和县、区武装先后在店坊河、开河、大阳坡等地全歼股匪王棋高、孙鹏等部,击溃敌冯享线部。9月7日,第二地委向陕南区党委报告,第三次反“清剿”斗争取得胜利。
第二地委领导的剿匪斗争除采取军事手段外,还指示部队重点采取政治剿匪。9月10日,第二地委在商南赵川向所属各部队和县、区武装发出《剿匪中部队政治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以政治清剿为主,军事清剿为辅的方针,要求对敌开展强大政治攻势,实行政治剿匪,重点打击白青云、刘长忠、冯允恭三匪,其他人员向政府登记不究,有罪者允许悔过自新,携枪投诚者有奖,执迷不悟者坚决消灭的政策。在对敌政治宣传中,重点宣传全国解放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政策,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号召从匪人员回家登记交出武器。坚决打击顽固势力,捉匪首、杀首恶,释放胁从,奖励有功人员。开展政治攻势后仅一个月,赵川、梁家坟、马家坪等地被胁迫为匪的200多名群众到当地政府登记。随后又通过回归人员或亲朋好友规劝,又有一批从匪人员到政府交械投诚。政治攻势极大地震撼和动摇了各股土匪武装,削弱瓦解了反动势力,鼓舞了人民群众,对加快根据地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设稳定的后方,支援前线军事斗争,是第二分区建立赵川根据地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二地委根据党的新区政策,吸取以前急性土改的教训,首先宣布暂停土改,实行减租减息,在游击区内开展抗粮、抗捐、抗丁、抗债、抗款的“五抗”斗争。党的新区政策的实施,使群众受到了安抚,获得了利益,看到了希望,根据地人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参军参战,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赵川、湘河、马家坪、梁家坟一带就有500多人参加十二旅、十七师、武工队、县大队(后为县独立营)、村民兵,在巩固和保卫根据地斗争中数十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第二地委在赵川根据地除张贴布告、组织工作队进村宣传中国共产党对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外,还先后在赵川、湘河、西坪召开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鼓励工商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号召知识分子积极参加革命,要求各地学校迅速复课,并新开办11所小学,促使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
鉴于地委、专署、军分区主要领导经常随部队到外线作战,1948年9月中旬,第二地委决定成立中共赵川工作委员会,对留在商南赵川的分区机关、商南县机关和商县、洛南县干部实行统一领导,临时负责赵川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工作,第二地委副书记石金河任工委书记。赵川工委成立后,及时召开会议,研究秋收、秋播、秋囤工作,并向丹南各村发出紧急指示,制止乱杀人,暂停土地改革,实行“双减”,保护工商业和学校,并对保甲团队和土匪实行政治清剿。1948年10月上旬撤销工委。工委从成立到撤销,存在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做的大量工作对赵川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1948年10月7日,第二分区在商南赵川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孙光司令员就《陕南区党委关于二分区以赵川为重点,清剿土匪,巩固赵川根据地,与两郧打成一片,向丹江以北发展的指示》作传达报告,并就贯彻区党委指示精神进行讨论。这次会后到10月底,分区部队在商南县大队和区干队、村民兵队的配合下,在丹南根据地区域内扫除40余股残存的保甲团队和土匪武装,使根据地建设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2月中旬,第二分区部队由赵川北进西坪至商南县城一带剿匪,四、五两团于豫陕交界处的富水黑漆河击溃国民党新编第二师任泰升(任小秃)残部,俘敌200余名。
1949年1月1日,第二地委在赵川召开第一次地委会议,讨论贯彻陕南军区关于“控制商南,与蔡区打成一片”的电报指示,决定除留四团一个营坚持赵川外,其余部队转至西坪区,向西发展。后于9日在赵川召开第二次地委会议,王杰专员传达军区新的重要指示,决定向北行动,恢复丹北根据地,首先解放商南县城。1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原局通知精神,第二地委改称商洛地委,第二督察专员公署改为商洛督察专员公署,第二分区改为商洛军分区。1月15日,孙光司令员率分区独四、独五两团从赵川出发北上西坪,与南阳军分区两个独立营会合,扫除商南以东残敌。18日于西坪区下黑漆河南坡寨重创敌新二师后,部队移至河南重阳镇休整待命。春节过后的2月5日,商洛军分区独四、独五两团在南阳军分区两个独立营配合下,分三路由重阳西进追歼国民党新二师残部,收复商南富水。2月6日,独立五团在商南县城东十里铺遭遇敌新二师和陕保二旅两个团兵力阻击,独五团团长郝世英牺牲。2月7日,独四、独五两团追敌于商南县城,经3个多小时激战,国民党陕保二旅、新二师在遭受重创后弃城西逃,我军最后一次解放商南县城。
3月下旬,中共商洛地委根据陕南区党委战略部署,在第十二旅三十四团配合下组织西进战役,围歼竹林关、龙驹寨、夜村守敌,为解放商县、洛南扫除障碍。3月30日攻取竹林关,全歼守敌,次日攻取龙驹寨,俘敌陕保二旅十一团营长以下官兵379名。独立四团团长吴敬业在商县高桥战斗中负伤,后牺牲于赵川。西进战役的胜利,严重地打击了敌在商洛的有生力量,动摇了国民党在商洛的统治基础,使商县城以东、赵川以西的大片区域得到解放,是解放全商洛的一次奠基礼。
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商洛解放在即,5月下旬中共商洛地委在商南赵川组建成立中共商县县委、丹凤县县委和商县、丹凤县人民民主政府。随即中共商洛地委率分区部队及部分地、县机关由赵川向西进击,向盘踞在商县至龙驹寨一线的国民党二十七师、新二师、保二旅、保六旅等部残敌发起最后攻击,解放商县、龙驹寨。6月1日商洛军分区所部攻取龙驹寨,6月22日解放山阳县城,7月12日解放商县县城。8月上旬,留守在商南赵川的商洛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撤离赵川,进驻商县城。
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作为中共商洛地委、商洛专署、商洛军分区所在地的商南赵川,为商洛的解放作出重大贡献,立下不朽功绩,历史将永远铭记这块红色热土。
四
1949年春,随着西进战役的胜利,商洛革命形势日新月异,大片区域临近解放,各级党政机构成立在即,急需大批干部去新区工作。中共商洛地委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干部问题的指示精神,提出培训干部、开辟新区的指导思想。4月27日创办商洛地方干部学校,校址设商南县赵川镇布家沟陈家大院,地委书记王力兼任政委,地委委员、商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王杰兼任校长,地委副书记石金河兼任副政委。从分区和商南县抽调4名干部担任教务、后勤管理和班主任工作。
商洛地方干部学校学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商南赵川本地及西坪、丹凤招收的知识青年;二是从部队和地方选调的年轻干部。学员有70多名,分为两个班,一班以部队和地方干部为主,二班以知识青年为主。学校按战斗序列编制,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一人一支枪,随时准备打仗。学校没有专职教师,除两个班主任负责少量课程外,主要是以地委、专署、军分区及所属部门和商南县领导作报告的形式进行授课。授课教材仅有毛泽东著作3本小册子,没有其他教材,多数课程全凭讲授人员记忆进行传授。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和军事斗争。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学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文章。时事政策主要是学习党在新区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听取授课人员介绍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军事课主要学习毛泽东的有关军事论述,联系商洛实际学习对敌战略战术及战斗动作方面知识,并结合革命斗争形势,组织学员到农村做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夏粮征集和反霸清匪,帮助建立和完善村政权组织等工作。学员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和实际斗争锻炼,阶级斗争觉悟有很大提高,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更加进步,明确了工作任务,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方法。6月底,部队和基层干部培训班学员随分区部队西进,参加解放龙驹寨、山阳和商县城战斗。8月初,知识青年培训班随分区留守机关撤离商南赵川,到商县后被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
商洛地方干部学校实际上是中共商洛地委党校的前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商洛地区创办最早的一所干部培训学校。它的诞生体现了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视,为后来地委(市委)党校的建设和发展从思想、组织和方法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批学员虽然人数不多,在校学习培训时间不长,但由于经历了血与火的锻炼,在后来的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成为一支骨干力量,为商洛解放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