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创业路上不畏难
——王小利创业二三事
文章字数:1654

王小利割掉蜂蜡准备摇蜜
  文/图 记者 胡蝶 杨鑫
  在商州区张峪沟见到王小利的时候,她手里拎着竹篮,正准备上山去取蜜。她戴着面罩,穿着迷彩上衣、厚实的裤子和雨靴,外加胶质手套,把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竹篮里面放着取蜜时要用的割蜜刀、蜂扫、起拔刀、查蜂日记、镊子。
  王小利麻利地从蜂箱里抽出一片脾子(蜜蜂居住的薄板),上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蜜蜂。她说,蜜蜂下面覆盖着的是它们的粮食,还有蜂蛹。王小利养的是中华土蜂,可以给意蜂不愿意授粉的各种小花授粉。现在这个时节有枣蜜、香椿蜜、荔枝蜜、槐花蜜等,到了九十月份,还有菊花蜜。
  王小利在商州城算是小有名气的珠宝商。问起她转行做蜂农的初衷,她顺道给我们普及了蜜蜂的有关知识。王小利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一篇报道,说意蜂采大花的花蜜,产量大,而中华土蜂爱采小花的花蜜,产量相对小。中国现在大部分人养的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意蜂,中华土蜂面临灭亡的危险。于是她抱着一颗探索未知神秘事物的心去研究了一下养蜂这个产业,发现养蜂不需要土地,蜜蜂给农作物授粉,又很环保,就去跟师傅学养蜂。她学了之后特别喜欢,觉得蜜蜂这种生命太神秘了,有蜂王负责产卵,有工蜂出去采蜜,蜂箱里还有守卫蜂和打扫卫生的蜜蜂等等,再加上今年有扶贫政策,她就投入资金,来到张峪沟里,跟村民一起养蜂。
  养蜂已是王小利人生的第四次创业。1994年,她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当时没有钱起步,她向母亲借了3000块钱,开了一个小门市部,起早贪黑,天天晚上2点睡,早上5点起。1998年是她的第二次创业,她承包了一个烟酒副食批发店,生意十分红火,一干就是10多年。2000年,她进一步转做黄金珠宝生意。为了养蜂,王小利把珠宝店全权交给一名店长负责。
  家人都觉得珠宝店生意不错,而且担心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怕她养蜂太辛苦,都反对她养蜂。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王小利终于说服了家人,和思想开明、全力支持她的女儿合作,发展养蜂产业。
  女儿从西安辞职回家全职帮忙,负责销售,王小利负责养殖。母女两人在张峪沟投资50多万元,租下三座山,养了近200箱中华土蜂,逐渐在山沟里过起了蜂农的生活。
  刚到山里,沟到处都是荒草,道路坑坑洼洼,王小利就找来工人“开荒”。沟里没有水,没有炉子,寒冷逼人,大伙就烧疙瘩柴火取暖。靠着自学两年养蜂的技术,王小利指导工人钉蜂箱、弄脾子、摇蜜。然而,最可怕的是,山里的生态环境太好了,经常遇到蛇和各种稀奇古怪的爬虫,时常让她大惊失色。
  印象最深的那次遇蛇的经历是在“5月份的一天,当时,我去给蜂喂水,就见胳膊粗的一条蛇卧在平台上。我就给旁边撒些土,想让蛇慢慢走,蛇就哧溜溜地往前爬,等了半小时,我估摸着蛇走了,就往山上又走了几步。谁知道,在上面几步远的平台上,蛇就在那儿直溜溜地挡在路中间,绿黑相间的身体,时不时地往外吐信子。我看着蛇,蛇看着我,我就四处赶紧找石头,结果蛇头一拧就溜跑了。吓得我出了一身的冷汗”。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用手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细珠。自那以后,王小利去山上照顾蜜蜂都穿靴子、穿蜂衣、穿厚裤子,前后左右都不敢看,怕一看,就觉得柴火棍都像蛇。她的窗子、房门也都全部关紧,就怕睡觉的时候有蛇会爬进来。
  但她被蜜蜂感动了,蜜蜂是特别有奉献精神的一种小生物,每产出一斤蜂蜜,大概需要采5万朵花,所有的蜜蜂最后都是累死的。蜜蜂的生命周期很短,冬天是2个月,夏天蜜源最大的时候,就只能活7天。它不停地采蜜,直到累死。冬天天冷要结团取暖的时候,蜂箱最里面的蜜蜂挨的是蜜,最外头的蜜蜂离得远。里头的蜜蜂都快要饿死了,还一直把蜜传出来,它自己不吃,叫外头的蜜蜂吃。王小利热爱养蜂事业,加之山里人淳朴、空气好、山泉水质甜美而又没有污染,她爱上了蜂农生活。
  王小利希望能够通过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提高养蜂的效益,也希望通过自己和村民的努力,带动沟里的贫困户富起来。目前,她成立了养蜂合作社与村民合作,为村民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她以保底价回收村民的蜂蜜。
  王小利说,希望通过养蜂合作社的方式,让商州所有想要得到相关产业帮助的贫困户,都能够在相关部门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下,早入走出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