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老樾树
文章字数:1230
我的家乡古城镇中联村,也就是原来的寺坡镇。它有东西走向5公里长,南北走向2公里左右的小盆地,一条大沙河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将南北分开。在这小盆地中心地段的中联村中坪组曾有一棵参天巨树。传说在很早以前,地中长出了一棵小树苗。人们犁地时,白天把它犁倒拔出扔了,第二天它又长起来,第二天拔了,第三天又长起来。人们继续拔掉扔了……在一天夜里,狂风四起,大风刮了一夜,天亮时,人们发现大坪中长出了一棵大樾树。
在我刚记事时,家门前是一大块庄稼地,地中间长着一棵高大的老樾树,像一把巨伞撑在地中间,周围伸张的枝干要占2亩地大。老人们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上成群的老鹳飞来飞去,几十个老鹳窝分布在树枝上上下下,像现在的移民新村一样群居着。人们就把它叫老鹳树了。
老樾树不远处是一片片稻田,通往稻田的渠里,长满了鱼草,水渠里成群的小鱼、小虾便是老鹳们的美味佳肴。每到下午,那些大点的伙伴不去学校了,个个提着猪草笼赶忙拔点猪草,引着我们几个小不点来到水渠边。一个倒掉笼里的猪草,把笼往水里一堵,这边几个用棍子在水里赶着鱼群,鱼跑到笼里往起一捞,一笼底白花花的活板鱼,中间还有几条黄鳝。我和几个小伙伴求他们分给我们几条鱼,他们就捡几条小鱼给我们,我们可高兴了,拿回家让大人给烤着吃。
稻田尽头便是大沙河了,它发源于姬家河水库及马莲滩到蟒岭的几个小岔沟,河里清水长流。在转弯处形成了一个大潭,一群群小鱼在我们脚下游来游去,我们一群小伙伴便脱光衣服,在潭里尽情地玩水。我看见一个老鹳在水边捉条小鱼叼着飞走了,那是给它孩子带回的食物。
老鹳栖身树上,长年累月,树下的落叶、粪便使树下凸起了一片高地。父亲和村里的一些大人,常把我们几个小伙伴带到树下,我们就爬上树掏老鹳蛋,惹得老鹳在树周围盘旋,哇哇大叫。父亲把掏来的蛋拿回家给我们炒着吃,可香了。
蟒岭距我们这里三十余里,那年月人们常常进山挖野菜,蟒岭山中的野菜非常多,人们就到山中采很多很多野韭菜拿回家拌面吃。我们每当在山中迷失方向,爬向高处一眼就能望见平川中的那棵老樾树,一下子就能断清方向了。
但令我们万分遗憾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们的大队支书却下令把那棵老樾树砍伐掉了。一群精壮劳力把树根周围的土层挖下几米深,在一阵大风过后树就倒下了。那些老鹳们哇哇在树周围叫个不停,那声音好悲凉。樾树的枝干两个人抱不住,枝干是一群人用长锯不停地拉着,截成短节,树锯了一个多月。后来那些木料被锯成木板,给学校做了课桌凳。
没有了老樾树,那成群的老鹳没有了栖身之地,都飞走了,偶尔在河边或水渠还能看见一两只老鹳,渐渐地就没有再见到老鹳了。
树下的那片凸起的高地被人们翻平后。年年长出的麦子、玉米秆粗穗大,颗粒饱满。后来实行责任制后,谁家地分到那里,庄稼长势特别喜人。那片地每年只上少量化肥,庄稼就特别好,年年如此。有一家在种麦子时多上了复合肥,第二年麦子长得特别好,穗大枝干撑不住,结果全倒了。
老鹳树离开我们有四十年了,我却时常想起那高大的枝干和那成群的老鹳。
在我刚记事时,家门前是一大块庄稼地,地中间长着一棵高大的老樾树,像一把巨伞撑在地中间,周围伸张的枝干要占2亩地大。老人们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上成群的老鹳飞来飞去,几十个老鹳窝分布在树枝上上下下,像现在的移民新村一样群居着。人们就把它叫老鹳树了。
老樾树不远处是一片片稻田,通往稻田的渠里,长满了鱼草,水渠里成群的小鱼、小虾便是老鹳们的美味佳肴。每到下午,那些大点的伙伴不去学校了,个个提着猪草笼赶忙拔点猪草,引着我们几个小不点来到水渠边。一个倒掉笼里的猪草,把笼往水里一堵,这边几个用棍子在水里赶着鱼群,鱼跑到笼里往起一捞,一笼底白花花的活板鱼,中间还有几条黄鳝。我和几个小伙伴求他们分给我们几条鱼,他们就捡几条小鱼给我们,我们可高兴了,拿回家让大人给烤着吃。
稻田尽头便是大沙河了,它发源于姬家河水库及马莲滩到蟒岭的几个小岔沟,河里清水长流。在转弯处形成了一个大潭,一群群小鱼在我们脚下游来游去,我们一群小伙伴便脱光衣服,在潭里尽情地玩水。我看见一个老鹳在水边捉条小鱼叼着飞走了,那是给它孩子带回的食物。
老鹳栖身树上,长年累月,树下的落叶、粪便使树下凸起了一片高地。父亲和村里的一些大人,常把我们几个小伙伴带到树下,我们就爬上树掏老鹳蛋,惹得老鹳在树周围盘旋,哇哇大叫。父亲把掏来的蛋拿回家给我们炒着吃,可香了。
蟒岭距我们这里三十余里,那年月人们常常进山挖野菜,蟒岭山中的野菜非常多,人们就到山中采很多很多野韭菜拿回家拌面吃。我们每当在山中迷失方向,爬向高处一眼就能望见平川中的那棵老樾树,一下子就能断清方向了。
但令我们万分遗憾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们的大队支书却下令把那棵老樾树砍伐掉了。一群精壮劳力把树根周围的土层挖下几米深,在一阵大风过后树就倒下了。那些老鹳们哇哇在树周围叫个不停,那声音好悲凉。樾树的枝干两个人抱不住,枝干是一群人用长锯不停地拉着,截成短节,树锯了一个多月。后来那些木料被锯成木板,给学校做了课桌凳。
没有了老樾树,那成群的老鹳没有了栖身之地,都飞走了,偶尔在河边或水渠还能看见一两只老鹳,渐渐地就没有再见到老鹳了。
树下的那片凸起的高地被人们翻平后。年年长出的麦子、玉米秆粗穗大,颗粒饱满。后来实行责任制后,谁家地分到那里,庄稼长势特别喜人。那片地每年只上少量化肥,庄稼就特别好,年年如此。有一家在种麦子时多上了复合肥,第二年麦子长得特别好,穗大枝干撑不住,结果全倒了。
老鹳树离开我们有四十年了,我却时常想起那高大的枝干和那成群的老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