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靠科技
文章字数:2291
本报记者贾鹏里 王涛 胡蝶
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统一部署,我市深入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深化科技管理和资源统筹改革,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进“四主体一联合”,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搭建一批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商洛高新区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集创新资源、吸纳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商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更好发挥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
根据资源禀赋、人力结构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商洛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创新型商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商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扶持措施、财政补贴措施、后补助措施和风险救助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技术创新成果保护机制,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转移提供了政策支撑。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科研经费2.78亿元,全力助推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有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企业孵化工作。先后选派276名科技特派员和107名“三区”人才,深入全市七县区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通过开展培训会和入企调研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力度,有效激发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注重创新的主体意识,激发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为发展内生动力。
同时,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产业升级。市上定期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入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需求对接、产业课题调研,为企业科技研发搭建人才交流与合作、科技成果运用与转移转化、企业孵化等平台。目前,建立了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市级研发中心,拥有11户高新技术企业,134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其中21户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结盟搭建了产学研平台。
我市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为抓手,促进实用型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坚持民生为本,结合脱贫攻坚,探索“三联三帮三带”科技扶贫模式,鼓励、引导和扶持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盟,组建“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等帮扶模式,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今年以来,全市成功培育27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项科技成果,申请专利662件,授权专利454件,孵化企业1户,新培育出10户科技型企业,依托科技成果建成430个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
商南县在县域工业集中区建立了6个人才创业孵化基地、3个中高层次人才发展示范基地,采取聘请兼职、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全国500强企业中柔性引进100多名高层次人才。瞄准“建立一批博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一批科研机构、培养一批高技能和农村(社区)实用人才”目标,在中剑实业公司建立了专家工作站,在虎之翼公司等4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了市级科研中心,在企业和基层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1000名,在农村(社区)培养创业型、经营型、技能型实用人才1000名,带动致富能手5000名。
近年来,丹凤县依托华茂牧业公司、常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天元电子公司、鑫圣源等入园企业,成立“丹凤县工业园区博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引进了38名经济类、技能类博士专家,服务县域厂矿企业发展。成立“丹凤县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工作站”,引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社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13名博士,服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立“丹凤县葡萄酒酿造博士(专家)工作站”,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留法博士李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华教授7名博士专家,开展产品研发,保护百年葡萄美酒品牌。在研发平台核心产能的带动下,丹凤县形成了支柱产业吸引人才、人才助推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市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策划包装一批吸引力强的项目和课题,采取技术引进、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方式,吸引更多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人才或团队来商洛投资兴业发展。市发改委主动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联系,与125名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建成项目研策开发专家库,其中自然科学专家8类104名,经济学专家两类21名,为全市重大项目策划和前期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通过专家库中的领导型专家,加强与省内外有关企业的联系,满足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与开发需求。
科技创新驱动是精准打好现代工业攻坚战的主动力。市工信局提出,今后将突出创新驱动重点环节和重要部位,大力支持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加快钒、钼、锌、非金属等重点行业延链提升步伐,强化产学研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更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和研发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协作,以园区为载体搭建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享技术平台,以企业为平台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氟磷酸钒锂正极材料、超高纯硅铁材料、无感陶炭线性电阻、鼻腔冲洗剂等科技成果产业化转移应用。进一步完善科技推广、技术交易、中介服务、企业孵化器等机制,积极探索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平台、专利信息化运用平台、孵化融资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推进工业创新发展。围绕重点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由政府出面,政企研合作,全力突破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综合回收,肝素钠技术研发,石墨深度开发,含氟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等领域制约产业延伸的“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优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