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凤群众搭上“三变”脱贫快车
特约记者 樊利仁 冯永发
文章字数:2364
  八月,瓜果飘香。漫步在秦头楚尾的丹凤县,处处风景如画,华茂、民乐、万湾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蓬勃发展,竹林关镇桃花谷、棣花古镇等地的乡村旅游格外火热,以园区变景区、农房变商房、资金变股金为核心的“三变”模式拓宽了当地贫困群众的产业致富路。日前,走进丹凤,随处感受到产业脱贫带来的新变化、新景象……
  近年来,丹凤县按照“精品景区+乡村旅游+精准脱贫”总体思路,走“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乡村景观化”的发展路子,依托农业园区、人文景观、山水资源发展全域旅游,通过“园区变景区、农房变商房、资金变股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丹凤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园区变景区
  随着丹凤县全域旅游攻坚战的深入推进,相继建成棣花古镇、丹江漂流、桃花谷、凤冠山等一批国家4A级和3A级景区,吸引大量游客来到丹凤赏美景、品美食,感受秦岭深处的中国记忆,与此同时,也为丹凤县发展旅游三产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三产服务业增收致富。
  在竹林关镇,县上依托桃花谷水保示范园区、州河北林业示范园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将园区打造成国家3A级景区,围绕产业发展、景区建设,引导周边群众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现代商贸、农家乐,让更多群众实现就地就业创业。依托桃花谷景区、美丽乡村建设,引导贫困户发展商贸三产增加收入。目前,在竹林关陕南移民小区内,已经有18户移民户开办农家乐和小饭馆、12户移民户开办了农家小超市、30户移民户从事运输业服务,他们从景区的开发中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距离县城11公里处的棣花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棣花古镇4A级景区为核心,以7.2公里脱贫产业路为环线,以棣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北部坡塬地带现代农业大园区和万湾省级农业园区三大板块组成,总面积5.28平方公里,覆盖了棣花镇陈家沟、许家塬、巩家河、棣花、万湾等5个行政村。为了让当地群众致富,2003年以来,县上综合运用退耕还林和土地、林地流转政策,吸引丹凤葡萄酒厂、商於古道旅游公司、天宇润泽公司等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在陈家沟、许家塬、巩家河3个村坡塬地带建成了万亩核桃、千亩樱桃和千亩葡萄园。
  2013年以来,结合棣花古镇景区和美丽乡村建设,镇政府通过相关项目资金,以打造万亩核桃、千亩樱桃、千亩葡萄3个主题公园为目标,引导企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栽花种草美化靓化,在7.2公里环山绿道沿线点缀布设景观小品、游憩设施30余组,形成了人在画中、村在景中的生态田园景观,实现了园区变景区。从“园区”到“景区”的转变,延长了丹凤核桃、樱桃、葡萄的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提高了企业效益,还大大提高了当地土地流转和房屋租赁价格,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养生养老等新产业的条件和机遇。2016年以来,棣花园区内新增农家乐15户、农家宾馆8户。
  农房变商房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改善了,生活环境变好了。如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呢?丹凤县立足实际,依托竹林关镇、土门镇、棣花镇等地民房资源,采取把“民房变商房”的方式,实现“死产”变“活产”,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作为丹凤重点旅游项目——棣花古镇景区,201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在景区建设中,县上采取政府主导、民建公助、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商於古道旅游公司流转当地42户群众130余间民房,按照陕南民居人字顶、吉字窗、黄泥墙的传统建筑风格,进行外立面改造,通过“民房变商房”,形成了棣花古镇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街区。从“民房”变成的特色街区130间“商房”,由商於古道旅游公司作为商业用房连续租用5年,招商发展农家乐、手工艺品、特色商铺、特色民宿等产业,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优先承租并享受3年免费,贫困户既赚了房租,又有了店铺经营收入。周边550余户农户利用各自房屋从事三产服务,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成为脱贫增收的主渠道。古镇景区建设还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安保、保洁、园林管护等就业岗位,使130个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在“一鸡鸣三县”的竹林关古镇,当地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开发,采取政府主导、民建公助、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竹林关老街500余户民房进行外立面改造,通过“民房变商房”,吸引外地游客入住体验,形成了竹林关生态体验游的一张崭新名片。
  资金变股金
  为了让贫困群众最大限度实现增收,尽快脱贫致富,丹凤县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加入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采取入股的方式,通过“资金变股金”,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
  武关民乐集团公司位于武关镇南坪村,占地1220亩,固定资产1.3亿元。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园区务工、参与产业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2015年以来,公司流转土地1220亩,农民土地入股252户,其中贫困户37户,每亩每年土地股金分红1000元。采取农民扶贫资金入股分红收入,1万元扶贫资金参股350户,其中贫困户123户,每户每年分红不低于400元;5万元扶贫资金参股63户,其中贫困户63户,每户每年分红不低于2500元。引导农民在公司务工实现工资收入,集团公司就业人数450人,凤林活性炭就业105人,450人中贫困户110人,务工人员年均收入2.8万元。同时还通过争取县农业专项扶贫资金,制作香菇菌袋16万袋,直接发放农民产业户86户(贫困户71户)手中,以“借袋还菇”“赠袋收菇”两种模式带动农户,使农民产业户年均收入1.3万元以上。
  万湾社区是丹凤县规模最大的农家乐集群点。今年以来,为加快该村6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推进3A级景区创建,村上牵头注册成立了丹凤县万湾山泉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县政府从产业扶贫资金中拿出50万元,通过“资金变股金”量化到69户贫困户名下,镇村拿出5亩黄金地段土地作价作为集体的股本金,同时发动和引导本村大场大户投资入股,形成了一个村集体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旅游公司。该公司通过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建设游客和农特产品集散中心、规范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吸引游客到万湾采摘体验、休闲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