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故乡草
文章字数:1295
在乡村,草是最朴素、最卑微的植被,它生长在山坡上、沟畔旁,热闹着,也寂寞着,像没娘的孩子,打小就当起了自己的家,饥渴了,懂得忍,风雨中,懂得坚强面对。
喜欢草,是因为童年时的印象太浓太深,记忆的大门一旦打开,呈现在脑海里的,总是家乡漫山遍野的萋萋芳草。
故乡的草是野生的、散漫的,不论贫瘠或富饶,不论房前或崖边,它都能可着劲的生长,蓬蓬勃勃,青翠欲滴,甚至开出艳丽的花朵来。
记忆中,给家里的猪、牛、羊割草,是我儿时特殊的“家庭作业”。那时放学一进家门,书包往堂屋大方桌上一撂,装几个母亲蒸好的洋芋,挎了竹笼或背上背篓,一声吆喝便向田野山坡走去。
田野里的庄稼长得正旺,而草也不示弱,那时庄稼人对付田草的办法就是用锄锄,用手薅,不像现在灭草剂一打,草就都蔫了。大人们只顾清除庄稼地里的野草,道路旁、田埂上、沟渠边的野草一片一片长得格外茂盛,于是我们手中的铲子、镰刀一齐上阵,茅、芦、蒿、蒲这些大棵野草给牛羊享用,而灰灰草、猪耳朵、车前草、狗秧子等小草剜下来给猪和兔子吃。
等草把笼筐和背篓装满,日头还高时,我们便开始寻找能吃的草。毛咀咀是我们最爱吃的,剥开那绿绿的外皮,就露出如棉絮般白嫩嫩的鲜瓤来,嚼在嘴里肉丝丝甜津津。在麦田里,常常能发现酸酸草,在嘴里咀嚼,有淡淡的甜酸味。吃罢草,又玩草,女孩子用花花绿绿的草做成帽子,节节草夹在眼睫毛上,或做成耳坠,再用枸杞子把嘴唇涂红,打扮得跟电影上的公主似的。男孩子则用狗尾巴草做小兔子、小蜻蜓等玩具,尽情地耍弄……等疯够了,玩累了,日头已挂在了村西的树梢上了,这时,我们一个个慌张张挎了草笼背起草筐向家的方向疾去,裤腿上沾着的蒺藜也顾不上扯下来。有只顾贪玩,笼筐半满的,脑瓜子一转,渠边折一把树枝,棚在笼筐底部,草覆在面上,笼筐也就满了,为的是哄骗大人,逃过一次训打。
割回家的草,如果太长,还要放在铡刀里铡成寸草,再喂给牛羊吃。每当看到牛羊吃草时那惬意的样子,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有时也陪伴父亲进山割草,大山深处的草长得很密很高,我们一走进去,就没了踪影。父亲挥动着弯镰,不到半晌就能割几背篓,而我总是半割半玩,不是扯根空草吹咪咪,就是在厚密的草地上打滚滚,父亲也不训斥,倒是总眯起眼笑。
那时节,新鲜蔬菜不多,母亲总能从地里剜些野草充当菜吃。在我的记忆里,有面条棵、灰灰菜、马齿苋……或蒸,或炒,或凉拌,填补了没菜吃的缺憾。那时,有了野草的剂补,日子虽清苦,但总算熬了过来。还有一种草,它的
名字叫猫猫眼,看似不起眼,却充满了神奇,据说它白色的汁液能治红眼病。那时,父亲是大队的赤脚医生,我从他那里了解到了更多像猫猫眼这样神奇的草——白茅根、薄荷、草角明、菟丝子、白蒿、艾草、益母草等。父亲解释说,这些草都能入药,是很好的治病药材。草也能够治病救人,我心里升腾起对草的无限敬重。
在缺少零食和玩具的年代,草被我们咀嚼着,玩耍着,童年就变得多姿多彩、清香四溢了,似乎有点苦涩、单调的童年时光也被草镀上了魔幻般的色彩。
如今,身居城里,虽也能见到草,但已不是当年故乡的离离青草了。每次回故乡,总有一种恍然隔世之感,仿佛我就是你怀抱中的一株小草,有无尽的爱向你表达。
喜欢草,是因为童年时的印象太浓太深,记忆的大门一旦打开,呈现在脑海里的,总是家乡漫山遍野的萋萋芳草。
故乡的草是野生的、散漫的,不论贫瘠或富饶,不论房前或崖边,它都能可着劲的生长,蓬蓬勃勃,青翠欲滴,甚至开出艳丽的花朵来。
记忆中,给家里的猪、牛、羊割草,是我儿时特殊的“家庭作业”。那时放学一进家门,书包往堂屋大方桌上一撂,装几个母亲蒸好的洋芋,挎了竹笼或背上背篓,一声吆喝便向田野山坡走去。
田野里的庄稼长得正旺,而草也不示弱,那时庄稼人对付田草的办法就是用锄锄,用手薅,不像现在灭草剂一打,草就都蔫了。大人们只顾清除庄稼地里的野草,道路旁、田埂上、沟渠边的野草一片一片长得格外茂盛,于是我们手中的铲子、镰刀一齐上阵,茅、芦、蒿、蒲这些大棵野草给牛羊享用,而灰灰草、猪耳朵、车前草、狗秧子等小草剜下来给猪和兔子吃。
等草把笼筐和背篓装满,日头还高时,我们便开始寻找能吃的草。毛咀咀是我们最爱吃的,剥开那绿绿的外皮,就露出如棉絮般白嫩嫩的鲜瓤来,嚼在嘴里肉丝丝甜津津。在麦田里,常常能发现酸酸草,在嘴里咀嚼,有淡淡的甜酸味。吃罢草,又玩草,女孩子用花花绿绿的草做成帽子,节节草夹在眼睫毛上,或做成耳坠,再用枸杞子把嘴唇涂红,打扮得跟电影上的公主似的。男孩子则用狗尾巴草做小兔子、小蜻蜓等玩具,尽情地耍弄……等疯够了,玩累了,日头已挂在了村西的树梢上了,这时,我们一个个慌张张挎了草笼背起草筐向家的方向疾去,裤腿上沾着的蒺藜也顾不上扯下来。有只顾贪玩,笼筐半满的,脑瓜子一转,渠边折一把树枝,棚在笼筐底部,草覆在面上,笼筐也就满了,为的是哄骗大人,逃过一次训打。
割回家的草,如果太长,还要放在铡刀里铡成寸草,再喂给牛羊吃。每当看到牛羊吃草时那惬意的样子,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有时也陪伴父亲进山割草,大山深处的草长得很密很高,我们一走进去,就没了踪影。父亲挥动着弯镰,不到半晌就能割几背篓,而我总是半割半玩,不是扯根空草吹咪咪,就是在厚密的草地上打滚滚,父亲也不训斥,倒是总眯起眼笑。
那时节,新鲜蔬菜不多,母亲总能从地里剜些野草充当菜吃。在我的记忆里,有面条棵、灰灰菜、马齿苋……或蒸,或炒,或凉拌,填补了没菜吃的缺憾。那时,有了野草的剂补,日子虽清苦,但总算熬了过来。还有一种草,它的
名字叫猫猫眼,看似不起眼,却充满了神奇,据说它白色的汁液能治红眼病。那时,父亲是大队的赤脚医生,我从他那里了解到了更多像猫猫眼这样神奇的草——白茅根、薄荷、草角明、菟丝子、白蒿、艾草、益母草等。父亲解释说,这些草都能入药,是很好的治病药材。草也能够治病救人,我心里升腾起对草的无限敬重。
在缺少零食和玩具的年代,草被我们咀嚼着,玩耍着,童年就变得多姿多彩、清香四溢了,似乎有点苦涩、单调的童年时光也被草镀上了魔幻般的色彩。
如今,身居城里,虽也能见到草,但已不是当年故乡的离离青草了。每次回故乡,总有一种恍然隔世之感,仿佛我就是你怀抱中的一株小草,有无尽的爱向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