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照川镇精准发力拔穷根
文章字数:2299
几年前,郑家庄村贫困户张德明在扶贫干部的动员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种下了1亩苍术,没想到两年后翻种后,不仅扩大到了3亩,还卖苍术一次挣了1.1万元。他家依靠中药材种植,再加孩子外地打工的稳定收入,主动走出了贫困户行列。时下,走进山阳县西照川镇田间村落,和张德明一样的不少群众,正在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带领下,依靠政策和产业帮扶,到处涌现着决战贫困、奋勇脱贫的热潮。
西照川镇距离山阳县城105公里,与湖北郧西接壤,是山阳县最偏僻的乡镇之一,全镇10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980户5851人,贫困发生率28%,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紧扣中央和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抓产业提升村域集体经济,带动群众稳步脱贫。目前工作进展情况良好,2016年脱贫234户669人。
瞄准“精准”夯实作风聚合力
西照川镇聚集多方工作力量,在市、县相关下派的驻村工作队的同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及各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村上干部一起形成脱贫攻坚团队。驻村工作队、镇村扶贫工作队坚持吃住在村上,与镇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协助村上、农户制定脱贫规划,发展村级产业和农户致富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改善包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该镇所有干部自觉放弃休假,全身心投入扶贫攻坚。连续昼夜奋战在抗洪救灾和扶贫攻坚一线,毫无怨言、默默奉献。
按照精准识别规范化管理要求,西照川镇开展扶贫对象数据清洗、“一卡一薄”规范化管理、贫困信息数据录入等工作,精准识别出贫困户1980户5851人。在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各村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和脱贫计划。全镇1980户贫困户落实由县镇村252名干部包扶到户,夯实了包村单位、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责任,做到全镇精准扶贫工作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形成了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镇政府严格考核管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项机制”贯彻落实和“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专项整治活动,出台了《西照川镇提示督办激励问责工作管理办法》,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组,实行周考月评季排名,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督查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有序开展,实现了县、镇、村各级各部门脱贫帮扶工作同频共振。
产业带动 集体经济促脱贫
产业促脱贫,精准是关键。贫困群众对市场掌握信息量少,发展产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如何发展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依靠成熟的产业稳定脱贫,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围绕“八个一批”脱贫路径,西照川镇积极落实“1234”保障机制,因地制宜、分村施策探索出“1135”立体生态产业发展新模式,推行“1126”收益分红机制。先后成立10个合作社、3个产业发展协会,扩建小型油厂1个、成功推广精品手工菜籽油系列产品;充分发挥储备金等金融支持工具作用,累计发放储备金贷款346户1555万元,带动贫困户建成油用牡丹种植基地4个,规划种植油用牡丹1万亩,全镇油用牡丹累计达到3000亩;培植保有科管核桃基地1300亩、建成林下生态养殖基地2个,发展生态土鸡4.2万只、生态黑猪1.56万头,养牛2200只、养羊1.45万只,发展白芨等名贵中药材2500亩,养殖土蜂600箱,逐步带动群众稳定脱贫致富。
西照川镇坚持“支部+三变”模式,壮大了一批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了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的对接融合。各村在紧紧围绕全镇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了适合本村的特色产业,碾子坪村新发展茗荷(俗称洋荷姜)100亩、乔家坪村新发展连翘800亩、太阳关村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100千瓦电站1座、晏坪河村新发展油葵1000亩、茶房村新发展中药材600亩;同时,鼓励各村积极为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中华蜂养殖、生态黑猪等产业创造条件,依靠产业发展带动190名贫困户稳定增收。
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幸福感
西照川镇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加大力气狠抓贫困户民居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切实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和贫困村的村容村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目前,累计实施贫困户居室环境改造300户、加固维修房屋36间、拆除危旧房屋13户、添置家具家电52件、更新电线8000米;新修通组水泥路6条6.5公里、串户路34条5公里、农网改造3.5公里;新修便民桥5座、移动基站1个;实施人畜饮水工程3处、新修蓄水池5个;新修河堤2.4公里,大力绿化提升工程,栽植绿化苗木1.2万株、水杂果5000株;新建村级社区活动中心1座,硬化村级文化广场2处1120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3套。
对照“八个一批”,狠抓惠民脱贫政策落实,统筹抓好“易地搬迁”“发展教育”“生态补偿”和“社保兜底”等各方面惠民政策落实。当前,108名贫困高中生、中高职在校生享受了扶贫助学补助,先后举办“雨露计划”培训班共计400余人(次)接受了脱贫技能培训;全年发放生态效益补偿850户16.05万元,退耕还林补偿1478户40万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面积1417户108.79万元;累计1659户5770人(次)享受低保,累计金额达371.42万元,309户309人享受五保政策,共20名残疾人享受创业补助金,新农合参保率达98%,新农保参保率达100%。
2016年建成西川社区下塬移民安置点工程,解决879户2560人安全住房问题。2017年在镇区西北方向择址新建西川安置点——仁和绿园小区,规划新建易地(脱贫)搬迁安置房17栋648套。目前该小区已规划实施的项目进展顺利,部分主体建设达到3层,大小配套已规划设计到位,2100米镇区堤防工程及休闲文化长廊路基基本竣工。配套建设的油用牡丹加工厂已完成前期可行性评估和勘界工作,加工厂建成后,预计解决易地搬迁户和困难群众800人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