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移民搬迁“三精”之花在商洛大地结出累累硕果
文章字数:3850
“三精””管理培训会
“三精””管理镇安现场会
移民社区精细化管理,让孩子露出灿烂的笑容。
柞水县湾潭子移民搬迁点
商洛市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境内山高坡陡、岩石风化,地理环境与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类型较多,且分布点多面广,山洪危害极为严重,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十八大以来,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抢抓移民搬迁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先行先试,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克难攻坚,在全省率先掀起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移民搬迁工作热潮,初步实现了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面貌大改观的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61.5亿元,近10万户群众搬出贫困大山,奔向致富路。
进入“十三五”,中央和省上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系统谋划移民搬迁工作。我市严格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将易地移民扶贫搬迁作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状态,各级移民干部俯下身子,精心绣织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的“三精”之花,全市移民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整体水平大幅跃升,得到了省上相关部门的好评。
“绣花论”催生“三精”之花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多年移民搬迁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搬迁经验和方法,但面对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特点,和中省要求还有一些差距。2016年,党中央吹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建房不举债脱贫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一系列脱贫方略,“精准”二字越来越成为脱贫攻坚暨移民搬迁工作的生命线。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还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四月份,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要用“绣花”的功夫来推进脱贫攻坚。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绣花论”,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诠释,不仅对于脱贫攻坚,同时对于做好移民搬迁工作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五月份,在山西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上,汪洋副总理强调指出,作为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和“首胜之役”,一定要深刻理解总书记的“绣花论”,不能背离“易地”“扶贫”“精准搬迁”三个初心,要在对象识别精准、搬迁安置精准、资源使用精准、产业就业精准等方面上下足功夫。
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以精准搬迁对象、精准搬迁安置、精准落实政策、精细管理工作为主线,结合十二五陕南移民搬迁精细化管理工作实践,先后出台了《商洛市“十三五”移民(脱贫)搬迁工作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和《商洛市关于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全面推进“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移民搬迁管理工作,将“三精”工作作为总抓手和工作主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习总书记“绣花论”。
移民搬迁“三精”工作的实践
移民搬迁“三精”管理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标准很高、细节要求很严的微观管理工作,只有用“严”和“实”的标准要求,使出“绣花”本领,才能确保将“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三精”三部曲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精准搬迁”是前提。“精准搬迁”包含了对象识别精准、规划选址精准、搬迁安置精准三层含义。而这三个精准,又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三个工作步骤,即不能相互割裂,又循规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的总体思路,由各县区政府负责,统筹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商品房安置三种安置形式,同步考虑避灾、生态、工程移民搬迁对象的融合安置,衔接本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把握住“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的选址原则,科学修订完善各县区《“十三五”移民搬迁总体规划》。围绕“搬迁安置精准”,严格落实政策规定,做好集中、分散、回购商品房三种安置方式的分类指导,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以户为单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住房面积“红线”和2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面积“底线”、以户为单位人均购(建)房自筹资金不超过2500元且一户不超过1万元的自筹资金“红线”。
“精确施策”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本身就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要考虑“搬迁”的问题,更要考虑“脱贫”的问题,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直反复强调,“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绝不能把手段变成目的”。
全市实施“三精”工作以来,我市围绕“就业需求精确”,由各县区扶贫部门牵头、移民办配合,指导镇办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开展产业就业意向、技能培训意愿、劳动力素质调查,实事求是逐户建立“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及技能培训需求清单”,并统筹各类培训资源,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务工需要和搬迁群众中劳动力的素质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利于稳定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个易地扶贫搬迁户中至少有一名主要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围绕“就业帮扶精确”,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配套建设移民安置小区脱贫增收产业,并通过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开发生态扶贫和公益岗位等渠道,建立“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菜单”。同时按照“一户一法、精准施策、靶向脱贫”的思路,将“需求清单”和“就业菜单”精准对接,积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就业措施,确保每个易地扶贫搬迁户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围绕“脱贫保障精确”,对于复合型致贫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逐户建立“脱贫明白卡”,并协调扶贫部门,叠加落实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兜底等相关脱贫扶持政策,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按期脱贫再上一道保险。对于易地移民户,在协调各相关部门叠加是开展工作的全程记录、更是接受历史检验的佐证资料。
为了加强移民搬迁项目和移民小区管理力度,为搬迁群众营造一个安心、放心、省心、舒心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易地搬迁群众习俗、文化、观念等方面尽快融入新社区,我市在移民搬迁“精细管理”中实施“搬迁安置档案精细管理”,分年度建立移民搬迁“五个一”精细化管理档案,即:以家庭信息、审批手续、三项协议、检查验收、脱贫认定等内容为重点,全面建立“一户一档”,形成搬迁安置基础台账;以“一户一档”为依据,以镇办为单位,汇总形成“一镇一册”,精准掌握“搬迁哪些人、人往哪儿搬”;以“一镇一册”为依据,由县区统筹,规划安置点布局及编制各安置点修建性详细规划,汇总形成“一点一册”,实现搬迁户与安置房的精准对接;以“一镇一册”和“一点一册”为依据,县区移民办汇总及备案工作。其中项目建设“五大类”档案的具体归档要求是,规划评估类档案要将土地征收、地形图测绘、地质勘查、“两灾”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项目前期相关资料按次序归档;行政审批类档案要将项目选址、项目用地、项目环评、项目立项等项目前期的行政审批资料按次序归档;公开招标类档案要将施工图设计、图审、工程预算及审查、公开招标资料汇编等与项目公开招标有关的资料按次序归档;工程管理类档案要将建设工程的选址意见、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施工合同、施工监理、质量检验检测、地基检测、沉降观测、工程变更及答疑等与工程管理有关的资料按次序归档;决算审计类档案要将竣工验收、决算及审查、项目审计、分户交房等相关资料按次序归档。实施“安置小区档案精细管理”,落实《安置小区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完善移民小区“一书两图两单一卡”档案,即:移民安置房购房合同书、小区规划示意图、居住情况示意图、产业就业及技能培训需求清单、搬迁户就业菜单、易地扶贫搬迁户明白卡。
实施“三精”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移民搬迁“三精”工作,涵盖了易地扶贫搬迁从对象识别到规划选址、项目建设、社区治理、脱贫致富的全过程,是一项事关脱贫攻坚大局的精细管理工作,既有其深刻的内涵,也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做到“精准搬迁”,首先精准识别是关键,守住对象“界线”、掌握搬迁意愿、锁定搬迁规模和家庭人口结构,才能解决“搬迁哪些人、人往哪儿搬”的问题,为精准规划布局和精准搬迁安置奠定基础;其次,只有通过落实“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的科学选址要求精准规划布局,才能解决“点在哪儿布、房在哪儿建”的问题,为实现精准搬迁安置和“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目标奠定基础;最后,只有通过精准搬迁安置,坚守易地扶贫搬迁户住房面积和自筹资金“两条红线”,才能落实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建房不举债”的要求,解决“房子怎么建、户型怎么配”的问题。
要克服“为搬而搬、一搬了之”、搬迁不脱贫等问题,“精确施策”布局产业发展尤为迫切。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因地制宜发展后续配套产业;结合劳务输出需求和搬迁群众基本素质,开展针对性强、利于稳定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因村因户因人叠加落实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兜底保障等脱贫政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目标顺利实现。
“精细管理”是实现搬迁群众应搬尽搬的基本保障,是不断提高社区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的移民社区环境的基本依据,是有效防范搬迁中有可能出现的自然风险、政策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资金风险和廉政风险,实现规范搬迁、阳光搬迁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
“三精””管理镇安现场会
移民社区精细化管理,让孩子露出灿烂的笑容。
柞水县湾潭子移民搬迁点
商洛市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境内山高坡陡、岩石风化,地理环境与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类型较多,且分布点多面广,山洪危害极为严重,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十八大以来,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抢抓移民搬迁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先行先试,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克难攻坚,在全省率先掀起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移民搬迁工作热潮,初步实现了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面貌大改观的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61.5亿元,近10万户群众搬出贫困大山,奔向致富路。
进入“十三五”,中央和省上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系统谋划移民搬迁工作。我市严格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将易地移民扶贫搬迁作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状态,各级移民干部俯下身子,精心绣织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的“三精”之花,全市移民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整体水平大幅跃升,得到了省上相关部门的好评。
“绣花论”催生“三精”之花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多年移民搬迁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搬迁经验和方法,但面对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特点,和中省要求还有一些差距。2016年,党中央吹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建房不举债脱贫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一系列脱贫方略,“精准”二字越来越成为脱贫攻坚暨移民搬迁工作的生命线。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还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四月份,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要用“绣花”的功夫来推进脱贫攻坚。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绣花论”,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诠释,不仅对于脱贫攻坚,同时对于做好移民搬迁工作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五月份,在山西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上,汪洋副总理强调指出,作为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和“首胜之役”,一定要深刻理解总书记的“绣花论”,不能背离“易地”“扶贫”“精准搬迁”三个初心,要在对象识别精准、搬迁安置精准、资源使用精准、产业就业精准等方面上下足功夫。
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以精准搬迁对象、精准搬迁安置、精准落实政策、精细管理工作为主线,结合十二五陕南移民搬迁精细化管理工作实践,先后出台了《商洛市“十三五”移民(脱贫)搬迁工作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和《商洛市关于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全面推进“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移民搬迁管理工作,将“三精”工作作为总抓手和工作主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习总书记“绣花论”。
移民搬迁“三精”工作的实践
移民搬迁“三精”管理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标准很高、细节要求很严的微观管理工作,只有用“严”和“实”的标准要求,使出“绣花”本领,才能确保将“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三精”三部曲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精准搬迁”是前提。“精准搬迁”包含了对象识别精准、规划选址精准、搬迁安置精准三层含义。而这三个精准,又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三个工作步骤,即不能相互割裂,又循规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的总体思路,由各县区政府负责,统筹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商品房安置三种安置形式,同步考虑避灾、生态、工程移民搬迁对象的融合安置,衔接本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把握住“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的选址原则,科学修订完善各县区《“十三五”移民搬迁总体规划》。围绕“搬迁安置精准”,严格落实政策规定,做好集中、分散、回购商品房三种安置方式的分类指导,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以户为单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住房面积“红线”和2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面积“底线”、以户为单位人均购(建)房自筹资金不超过2500元且一户不超过1万元的自筹资金“红线”。
“精确施策”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本身就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要考虑“搬迁”的问题,更要考虑“脱贫”的问题,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直反复强调,“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绝不能把手段变成目的”。
全市实施“三精”工作以来,我市围绕“就业需求精确”,由各县区扶贫部门牵头、移民办配合,指导镇办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开展产业就业意向、技能培训意愿、劳动力素质调查,实事求是逐户建立“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及技能培训需求清单”,并统筹各类培训资源,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务工需要和搬迁群众中劳动力的素质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利于稳定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个易地扶贫搬迁户中至少有一名主要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围绕“就业帮扶精确”,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配套建设移民安置小区脱贫增收产业,并通过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开发生态扶贫和公益岗位等渠道,建立“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菜单”。同时按照“一户一法、精准施策、靶向脱贫”的思路,将“需求清单”和“就业菜单”精准对接,积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就业措施,确保每个易地扶贫搬迁户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围绕“脱贫保障精确”,对于复合型致贫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逐户建立“脱贫明白卡”,并协调扶贫部门,叠加落实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兜底等相关脱贫扶持政策,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按期脱贫再上一道保险。对于易地移民户,在协调各相关部门叠加是开展工作的全程记录、更是接受历史检验的佐证资料。
为了加强移民搬迁项目和移民小区管理力度,为搬迁群众营造一个安心、放心、省心、舒心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易地搬迁群众习俗、文化、观念等方面尽快融入新社区,我市在移民搬迁“精细管理”中实施“搬迁安置档案精细管理”,分年度建立移民搬迁“五个一”精细化管理档案,即:以家庭信息、审批手续、三项协议、检查验收、脱贫认定等内容为重点,全面建立“一户一档”,形成搬迁安置基础台账;以“一户一档”为依据,以镇办为单位,汇总形成“一镇一册”,精准掌握“搬迁哪些人、人往哪儿搬”;以“一镇一册”为依据,由县区统筹,规划安置点布局及编制各安置点修建性详细规划,汇总形成“一点一册”,实现搬迁户与安置房的精准对接;以“一镇一册”和“一点一册”为依据,县区移民办汇总及备案工作。其中项目建设“五大类”档案的具体归档要求是,规划评估类档案要将土地征收、地形图测绘、地质勘查、“两灾”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项目前期相关资料按次序归档;行政审批类档案要将项目选址、项目用地、项目环评、项目立项等项目前期的行政审批资料按次序归档;公开招标类档案要将施工图设计、图审、工程预算及审查、公开招标资料汇编等与项目公开招标有关的资料按次序归档;工程管理类档案要将建设工程的选址意见、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施工合同、施工监理、质量检验检测、地基检测、沉降观测、工程变更及答疑等与工程管理有关的资料按次序归档;决算审计类档案要将竣工验收、决算及审查、项目审计、分户交房等相关资料按次序归档。实施“安置小区档案精细管理”,落实《安置小区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完善移民小区“一书两图两单一卡”档案,即:移民安置房购房合同书、小区规划示意图、居住情况示意图、产业就业及技能培训需求清单、搬迁户就业菜单、易地扶贫搬迁户明白卡。
实施“三精”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移民搬迁“三精”工作,涵盖了易地扶贫搬迁从对象识别到规划选址、项目建设、社区治理、脱贫致富的全过程,是一项事关脱贫攻坚大局的精细管理工作,既有其深刻的内涵,也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做到“精准搬迁”,首先精准识别是关键,守住对象“界线”、掌握搬迁意愿、锁定搬迁规模和家庭人口结构,才能解决“搬迁哪些人、人往哪儿搬”的问题,为精准规划布局和精准搬迁安置奠定基础;其次,只有通过落实“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的科学选址要求精准规划布局,才能解决“点在哪儿布、房在哪儿建”的问题,为实现精准搬迁安置和“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目标奠定基础;最后,只有通过精准搬迁安置,坚守易地扶贫搬迁户住房面积和自筹资金“两条红线”,才能落实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建房不举债”的要求,解决“房子怎么建、户型怎么配”的问题。
要克服“为搬而搬、一搬了之”、搬迁不脱贫等问题,“精确施策”布局产业发展尤为迫切。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因地制宜发展后续配套产业;结合劳务输出需求和搬迁群众基本素质,开展针对性强、利于稳定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因村因户因人叠加落实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兜底保障等脱贫政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目标顺利实现。
“精细管理”是实现搬迁群众应搬尽搬的基本保障,是不断提高社区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的移民社区环境的基本依据,是有效防范搬迁中有可能出现的自然风险、政策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资金风险和廉政风险,实现规范搬迁、阳光搬迁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