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凤发展林下经济促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文章字数:1400
  丹凤县武关镇段湾村52岁的贫困户刘文静告诉记者,他自从当上了护林员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像刘文静这样的贫困户护林员在丹凤县还有很多,他们都在生态脱贫中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丹凤县依托天保工程生态建设,依托林地资源管护项目,设置管护岗位,将护林员岗位优先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让贫困人口在参与管护中就业脱贫。县上结合脱贫攻坚数据清洗工作,聘用生态护林员461名,并为他们购买了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发放生态护林员工资177万余元。
  丹凤县按照公益林区划范围和落界,全县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265.09万亩。县上及时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位于公益林区划范围的0.6万贫困人口人均每年增收150元以上。将70%以上的退耕还林指标专门下达给贫困村、贫困户,使1000余户3500人实现脱贫。
  武关镇段湾村的贫苦户金传安今年能领取到退耕还林补贴款1587元,金传安告诉记者,他今年割生漆还收入了1万多元,他家今年通过林业生态资源就能轻松脱贫。
  据县林业局工作人员王鹏介绍,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以使60%以上的贫困户享受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
  在退耕还林树种选择上,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重点栽植核桃、板栗、山茱萸、樱桃、葡萄等果树,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确保群众退耕还林后收入增加。
  丹凤县庾岭镇立足蟒岭山区的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在两岔河村发展红豆杉产业脱贫基地1.2万亩,建成红豆杉母本苗木大棚49个,栽植红豆杉150万株,组建了合作社,吸收会员150户,其中贫困户70户,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丹凤县财政每年还拿出1000万元,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核桃、板栗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至目前,全县核桃产业栽培总面积达46.2万亩,板栗栽培面积8.4万亩,山茱萸11.5万亩。以柿子、苹果、葡萄、樱桃为主的水杂果面积近万亩,其他经济树种面积3万亩。
  该县峦庄镇马家坪村“锦绣栗园”大力发展板栗和林下产业,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3个专业生产合作社,辐射带动6个村民小组30余户群众常年务工,带动贫困户就业42户146人,每个劳动力年收入达万元左右。
  丹凤县始终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林业产业格局。并开展林权流转,实行大户承包经营,引导贫困农户一方面从山上解放出来从事其他经营收入,盘活贫困户林地林木资源。目前,丹凤县贫困人口从事干杂果及经济林等林业产业收入5315万元,涉及贫困人口5395户21580人。
  丹凤县把林下种养殖产业作为农民脱贫增收的一大突破点来抓,每年从省级下达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资金,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林菌、林药、林禽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
  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年总产量达1.8万吨,产值达12550万元,全县组建中药材协会5个。
  丹凤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以林下养鸡、鸡食草虫、鸡粪增肥、肥养林果”理念,该县华茂集团在龙驹寨街道办事处赵沟村建立了为民、吉丰、徐家沟三个林下散养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入股贫困户211户691人。
  据悉,丹凤县今年已发展林下经济作物11.8万亩,林下养鸡12.5万只、林下养猪1.4万头,林下种植中药材3.5万亩,林下种植食用菌1.37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带动全县500户1500余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段彬 冯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