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袁家沟大仙洞
文章字数:1669
小河口镇袁家沟,红二十五军的战争记忆染红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晚秋时节,我们在几位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袁家沟的一座大山深处,寻访大仙洞:一个隐藏过红军伤兵战士的千年山居道院。
一
经袁家沟进入赤水河,但见溪水清澈,从峡谷之中明灭而出。山路溯水而上,山路愈高,则山林愈加清幽,唯有风过密林之低吟,或成群的山鸟划过天空,将满山的秋天妆点如淡淡的水墨画。山路盘旋而上千余米,我们终于来到了赤水河山顶,一座土生土长的道院赫然出现在眼前:
道院有尘风自扫玄门无锁白云封一副写在红纸上的对联,历经山雨山风,早已斑驳变色,但却愈加显现出道院之清雅绝尘。道院空阔,建筑巍峨,雕梁画栋,红门朱阁,古风焕然;场地青石铺地,纤尘不染,一身疲惫,尽数洗去。整个身心,便被这山间徐徐清风和头顶上飘来飘去的白云,一丝丝融入汩然若洗的天籁中。
从道院后门出,豁然又是一片天地。一道穿过密林的游廊,沿着山脊向着更高的山顶进发。沿着山间游廊再前行千余米,有一小亭,曰拜仙亭。过亭十余步,又见一座楼阁,曰默经阁。从默经阁起步,是一段十分陡峭山道。山道由石阶修筑而成,虽不足百步,但垂直高度陡然间直升近百米,犹如登上一座天梯。
石阶尽头,一座更加巍峨的道院矗立山巅,同行人说,这里才是大仙洞的上院,道院里有一位道姑常年守护。正准备在此安歇,向导却又带着我们穿过一道座山门,只见又是一条山道,悬谷凌空,延伸到一处悬崖绝壁之上,一座小巧玲珑的道观,凿璧而生,迎峰而立,乘风欲飞。向导说,这才是整座道院的主道观:仙窟洞,从清朝嘉庆年间(1811)算起,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二
在仙窟洞旁边矗立的几块石碑上,探寻大仙洞的历史。大仙洞又名仙窟洞,位于赤水沟海拔2817米的主峰之上,形成于古泥盆纪(古生代第四纪,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由坚硬的黑色火成岩构成,因云游大仙陈玉组云游此洞而得名。
云游大仙名叫陈玉祖,1664年生山西湘宁,十五岁在河南洛阳老君观修道,三十岁时到四川峨眉修道68年,于1882年120岁时修成正果。传说清朝嘉庆年间,袁家沟有一位老人患了哽食症(食道癌),一天,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拄着拐杖,背着包袱来到老人家里,说:我是仙窟洞陈玉祖,专程来给你治病的,便拿出几副草药给老人服下,顷刻之间老人就能进食。老人家里正要拿出一些礼物感谢时,却转眼不见了老人的踪影。
云游大仙显灵后,道光年间崔道士号召修建道观,光绪年间王道士并塑造神像,整座道院掩藏在大山之间,地势险要,绝壁悬立,风光秀丽,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林茂草绿,秋季红叶绚烂,冬季雪山辉映,朝霞夕照,云彩蔼蔼,气象万千。有七律古诗描写大仙洞道院风景:
梧高时有峦凤熹,泉清可隐化龙鱼。
朝霞夕照迷烟树,子规野啼月光曲。
山光水色凝瑞彩,鹤鸣轻松玉露诗。
大仙福荫留晖远,亘古流芳万卷书。
三
藏在深山的大仙洞,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不仅是方圆几百里地群众参悟道教文化的旅游胜地,更是革命战争年代救国救民的一方红色圣土。
1945年——1949年,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转战商洛时,李先念、徐海东、陈先瑞等革命领袖先后率部驻扎袁家沟,其中有一百多名士兵在大仙洞道院隐居做地下工作,救治红军伤员,隐藏革命物资,发动群众参加地下党组织,为壮大地方武装,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传红二十五军参谋长程政山、瘊子营长李学先等革命领导人曾隐居此洞,领导指挥革命战斗,在大仙洞道院留下许许多多的红色记忆。
1992年,天竺山道教协会接管大仙洞道院,1993年县文物管理所将此洞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开放道院,从此道院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以来,在现任主持刘道姑的主持下,召集四方信众募集资金,新建了戏楼、龙王殿、玉皇殿、默经阁、拜仙亭等大型建筑,扩建上山公路,通水通电,完善通讯设施,提升道院游步通道,逐步将大仙洞道观扩建成两院(两处道观院落)、一路(长寿路)、一亭(拜仙亭)、一阁(默经阁)一观(仙窟洞道观)的大型道院建筑群落,成为周围群众传承道教文化、游览观光、山居禅修的旅游胜地。
站立道院之巅,脚下千山万壑,尽收眼底,胸中愁绪,一洗而空。唯有道院里的一副对联,或许能描摹出此时此刻的一番心境:
白云白鸟飞来去
青山青史自古今
晚秋时节,我们在几位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袁家沟的一座大山深处,寻访大仙洞:一个隐藏过红军伤兵战士的千年山居道院。
一
经袁家沟进入赤水河,但见溪水清澈,从峡谷之中明灭而出。山路溯水而上,山路愈高,则山林愈加清幽,唯有风过密林之低吟,或成群的山鸟划过天空,将满山的秋天妆点如淡淡的水墨画。山路盘旋而上千余米,我们终于来到了赤水河山顶,一座土生土长的道院赫然出现在眼前:
道院有尘风自扫玄门无锁白云封一副写在红纸上的对联,历经山雨山风,早已斑驳变色,但却愈加显现出道院之清雅绝尘。道院空阔,建筑巍峨,雕梁画栋,红门朱阁,古风焕然;场地青石铺地,纤尘不染,一身疲惫,尽数洗去。整个身心,便被这山间徐徐清风和头顶上飘来飘去的白云,一丝丝融入汩然若洗的天籁中。
从道院后门出,豁然又是一片天地。一道穿过密林的游廊,沿着山脊向着更高的山顶进发。沿着山间游廊再前行千余米,有一小亭,曰拜仙亭。过亭十余步,又见一座楼阁,曰默经阁。从默经阁起步,是一段十分陡峭山道。山道由石阶修筑而成,虽不足百步,但垂直高度陡然间直升近百米,犹如登上一座天梯。
石阶尽头,一座更加巍峨的道院矗立山巅,同行人说,这里才是大仙洞的上院,道院里有一位道姑常年守护。正准备在此安歇,向导却又带着我们穿过一道座山门,只见又是一条山道,悬谷凌空,延伸到一处悬崖绝壁之上,一座小巧玲珑的道观,凿璧而生,迎峰而立,乘风欲飞。向导说,这才是整座道院的主道观:仙窟洞,从清朝嘉庆年间(1811)算起,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二
在仙窟洞旁边矗立的几块石碑上,探寻大仙洞的历史。大仙洞又名仙窟洞,位于赤水沟海拔2817米的主峰之上,形成于古泥盆纪(古生代第四纪,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由坚硬的黑色火成岩构成,因云游大仙陈玉组云游此洞而得名。
云游大仙名叫陈玉祖,1664年生山西湘宁,十五岁在河南洛阳老君观修道,三十岁时到四川峨眉修道68年,于1882年120岁时修成正果。传说清朝嘉庆年间,袁家沟有一位老人患了哽食症(食道癌),一天,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拄着拐杖,背着包袱来到老人家里,说:我是仙窟洞陈玉祖,专程来给你治病的,便拿出几副草药给老人服下,顷刻之间老人就能进食。老人家里正要拿出一些礼物感谢时,却转眼不见了老人的踪影。
云游大仙显灵后,道光年间崔道士号召修建道观,光绪年间王道士并塑造神像,整座道院掩藏在大山之间,地势险要,绝壁悬立,风光秀丽,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林茂草绿,秋季红叶绚烂,冬季雪山辉映,朝霞夕照,云彩蔼蔼,气象万千。有七律古诗描写大仙洞道院风景:
梧高时有峦凤熹,泉清可隐化龙鱼。
朝霞夕照迷烟树,子规野啼月光曲。
山光水色凝瑞彩,鹤鸣轻松玉露诗。
大仙福荫留晖远,亘古流芳万卷书。
三
藏在深山的大仙洞,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不仅是方圆几百里地群众参悟道教文化的旅游胜地,更是革命战争年代救国救民的一方红色圣土。
1945年——1949年,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转战商洛时,李先念、徐海东、陈先瑞等革命领袖先后率部驻扎袁家沟,其中有一百多名士兵在大仙洞道院隐居做地下工作,救治红军伤员,隐藏革命物资,发动群众参加地下党组织,为壮大地方武装,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传红二十五军参谋长程政山、瘊子营长李学先等革命领导人曾隐居此洞,领导指挥革命战斗,在大仙洞道院留下许许多多的红色记忆。
1992年,天竺山道教协会接管大仙洞道院,1993年县文物管理所将此洞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开放道院,从此道院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以来,在现任主持刘道姑的主持下,召集四方信众募集资金,新建了戏楼、龙王殿、玉皇殿、默经阁、拜仙亭等大型建筑,扩建上山公路,通水通电,完善通讯设施,提升道院游步通道,逐步将大仙洞道观扩建成两院(两处道观院落)、一路(长寿路)、一亭(拜仙亭)、一阁(默经阁)一观(仙窟洞道观)的大型道院建筑群落,成为周围群众传承道教文化、游览观光、山居禅修的旅游胜地。
站立道院之巅,脚下千山万壑,尽收眼底,胸中愁绪,一洗而空。唯有道院里的一副对联,或许能描摹出此时此刻的一番心境:
白云白鸟飞来去
青山青史自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