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石门烟雾
文/图 刘剑锋
文章字数:4737



 
  在洛河、石门河、县河三水交汇之地沿石门河一路北去,便是与渭华为界的石门镇。石门历来被誉为洛南的“北大门”,因“独峰壁立,中辟一门,高阔各五六丈,曰石门”。洛南乃至商洛北去关中平原的大通道洛华公路(202省道),在境内南北贯通。石门秀丽的山水间烟雾妙曼,翩然浮动于村舍人家、山峦沟谷,让清人陈尔茀感慨万千,由此发现了洛南八景之一“石门烟雾”。而在飘渺的烟雾间,又漫过了多少人和事。
  石门
  《徐霞客游记》曾经留下过这样的记载:“初四日,溯川东行十里,南登秦岭,为华阴、洛南界。上下共五里,又十里为黄螺铺。寻溪南下三十里,抵杨氏城。”第二天,徐霞客继续行走:“初五日行二十里,出石门,山始开。”
  文中的“川东”即今华阴市境内的华阳川。“黄螺铺”即现在石门镇的黄龙铺。“杨氏城”即现在石门镇的杨城村,传说为杨八姐住过的地方。
  徐霞客以简约的文字划出了一条自古华阴、华县通往洛南亦即关中连接商洛的一条要道,它与现在连接华阴与洛南的202省道走向基本一致。
  沿202省道登上秦岭山巅的坳口,是徐霞客所谓的“华阴、洛南界”,北去为华阴市的华阳乡境,南为洛南县的石门镇境。
  华阳乡距西岳华山景区直线距离约20公里,因居于华山之阳而得名。周武王“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之说(《尚书·武成》),历来被华阳人认为属地在华阴之华阳。倘若《尚书》记载确凿,小小一个华阳地又如何放得下周武王的万千猎猎战马?华阳在这里一定是个广义的区域,涉及华阴之华阳以及华山之南的洛南,因此,石门镇的黄龙铺一带便成“华阳山”。秦岭深处似乎永远是生长刘秀传说的沃土,华阳亦然。传刘秀为躲避追兵隐匿于华阳,从而在遍布花岗岩的秦岭峪壑留下了刘秀泉、刘秀崖、化羊石、营盘、跑马岗等传说。
  石门镇位于洛南县城北约15公里处,东去石坡镇,西接麻坪镇,南连城关街道办。
  “石门”之名显然与石头有关。石门河与麻坪河交汇处不远,河中兀然耸起一座小山,山中间有一巨大石洞,往来行人穿洞而过,石洞即曰“石门”或“龙门”。《直隶商州总志》卷五《建置》中云:“石门镇,在县北三十里,境内有石门突起,四壁无依,中辟一门,高广各五六丈,又号曰龙门。”《洛南县志》载:“水山峪,独峰壁立,中辟一门,高阔各五六丈,曰石门。”清朝任洛南县令的陈尔茀则说得更为具体而实在:“在县之北十余里,河中石山突立,中辟一门,高广各五六丈,水流其中。”“石门”之名因而得之。
  事实上,远远看去,两峰对峙、水流其中之态,倒更像一座阔大的石门,稳扎于石门河上。
  还有人说石门河两边的群山即两扇超出我们想象的大门,镇守着石门之川。在当地传说中,这石门是颇有灵性的,平日里静立石门河两岸,而遇兵匪搅扰,则瞬间訇然闭合,拒兵匪灾祸于门外,以保百姓平安。
  如果传说中有一道大门护佑着这片青山绿水的话,那么,现实中的石门,本身就是一扇洛南北部的大门。
  石门镇作为洛南北大门的地位尤为凸显的时间节点应该是公元1968年。这一年的10月,一条连接华阴乃至关中与洛南、陕南的交通要道——洛华公路开始修建,1970年建成通车。这条改变了洛南乃至商洛、陕南北出秦岭交通状况的省级公路,也彻底地改变了石门镇的命运。车水马龙、日夜繁忙的洛华大通道,给石门镇带来了机会,让石门镇快速崛起。
  发源于黄龙铺深山的石门河,自南而北沿着徐霞客的文字缓缓而来,穿过这扇大门悄然而去。
  陈尔茀在石门河上琢磨出了洛南八景之中的两景:“银沟白练”“石门烟雾”。
  “银沟白练”位于石门河与洛河、县河交汇之处的尖角村银洞沟。陈尔茀在《银沟白练》中写道:
  县东北,银沟见;吐白虹,长如练。
  瀑布奔流年复年,斗大雪花飞片片。
  世人痴望眼将穿,谁识元机徒眷恋。
  五行地宝守天神,虚空呵护掣雷电。
  莫妄思量莫妄求,天宽地阔几千秋。
  由“银沟白练”往北十余里,是陈尔茀描绘的洛南八景之一的“石门烟雾”。 
  石门烟雾
  每当清雨过后或晨起日落,在洛南山川村舍,那或浓或淡的云雾总会萦回于山巅沟谷,浮动于田畴街村,那缠缠绵绵的萦回,那浓浓淡淡若谜一般的缭绕,让绿山若隐若现,让流水或断或续,让野村恍若仙境,让山川添了多少神秘,于是,弥漫的烟雾成为秦岭深处一道飘逸而灵动的风景。有趣的是,闯进陈尔茀眼帘的竟是石门的那一片烟雾。陈尔茀是个有意思的人,他发掘了洛南八景,用文字画出了洛南八景,还要借八景来传达自己心里那些想法,因而,石门烟雾不仅“轻烟薄雾笼山头”“缥缈中有神仙游”,而且,“不许尘寰俗人视”,告诫人们“笑他世事”“好看石门烟”。
  在《石门烟雾》中,陈尔茀写道:
  邑之北,十余里,古迹存,石门市。
  轻烟薄雾笼山头,年年日日皆如是。
  缥缈中有神仙游,不许尘寰俗人视;
  故令烟雾浩迷漫,混混沌沌空蒙里。
  笑他世事亦茫然,请君好看石门烟。
  石门轻烟薄雾中不仅有陈尔茀的“神仙”,有青翠的山婉转的水,荒远空阔的野村,还有在这里匆匆走过的人们和他们留下来的丝丝缕缕的文字。
  晚唐诗人雍陶,今四川成都人。史料记载他曾在一年中多次穿三峡,越秦岭,还在江南、塞北游历。雍陶何时到石门,不得而知,只知道他留下过一首《宿石门山居》。天下称“石门”者众多,河北省卢龙、浙江桐乡、重庆石门、山东临沭、甘肃天祝、吉林安图均有称“石门”的,雍陶宿的是哪一个石门?同样不得而知。但史料云其“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留长安中”,又多次越秦岭,或许诗中之“石门”亦即此石门。《宿石门山居》诗云:
  窗灯欲灭夜愁生,萤火飞来促织鸣。
  宿客几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边声。
  石门镇文化站站长吕三运先生说《全唐诗中》所载骆宾王诗《出石门》,即是写的洛南之石门:
  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
  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
  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
  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吕三运先生在他的《洛南拾遗》中说:“这是骆宾王被贬为临海县丞,途经洛南,出石门、潼关所写的诗。该诗描写了石门周围山岭、松树、藤萝、山石、苔藓的独特美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描写了一幅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卷。”
  石门袅袅的烟雾里有一座花庙。花庙在石门镇东塬的盘龙山上,据《洛南县地名志》:“古时有座寺庙,四周树木参天,林荫遮日,野花竞放,与古刹相映衬,景色格外秀丽,故得名花庙。”据相关碑文记载,花庙最早修建于东汉末年,庙内有大雄宝殿五间,殿门有对联两副,一副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世出世间最大法王”,另一副为“大雄大悟大圣主,无垢无染无所着”。每年3月3日庙会日,四方香客汇聚于此,搭台唱戏三天三夜;每年古历八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之期,众僧齐聚,诵经拜佛。
  吕三运先生说:“神州大地,名曰花庙者仅有两处,且都在商洛。一是丹凤南花庙,二是洛南北花庙。”
  现在,花庙早已被毁弃,只留残址。
  正因为石门有黄龙铺、花庙等遗迹,因此,1955年曾在此设花庙乡,
  1968年设黄龙公社,1983年改石门镇、花庙乡、陈磵乡,属石门区。1997年撤区并乡,撤销花庙乡、陈墹乡,并入石门镇。
  石门烟雾中的王辩
  透过石门烟雾,会看到一个隐匿于时间深处的石门人——王辩。
  王辩生于公元562年,石门庵沟人。他的祖父是陕西蒲城人,以经商为业,西魏时多次资助军粮,被封为清河郡太守。
  少年时代的王辩喜欢读兵书,喜骑马射箭。成年之后即投军,于北周时屡建战功,被授予帅都督。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又升任大都督,大约相当于师、旅长官阶。仁寿年间(601—604)被授车骑将军,乃高级将军之职。平讨契丹贵族王谅反隋后,隋文帝赐爵武宁男,食邑三百户。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河北王须拨领军十万反隋,隋炀帝传王辩,向他征询讨伐须拨之计策。身经百战的王辩当然没有让隋炀帝失望,纵谈取胜之计谋,隋炀帝于是令他亲率步骑三千出兵讨伐,果然大获全胜,隋炀帝赏其黄金300两。渤海边高士达率万余众反隋之时,又是王辩率兵踏平。
  大业十三年(617年),王辩和王世充统领隋军于洛口仓(今河南巩义市东北)与李密激战,已经攻破李密军外围,糊涂而刚愎自用的王世充竟然鸣鼓收兵,李密乘势反攻,隋军遂溃不成军,王辩率残部退至洛河岸边,在涉水渡河时,被李密军夹击,死于洛水,时年56岁。
  王辩被葬于将军帽山下,后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树碑,迄今尚存,被列为洛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烟雾中的王伯础
  20世纪初,在石门飘拂的烟雾中,还有一个让人们记住的石门人——王伯础。
  王伯础又名王廷柱,1903年农历正月生于石门镇王家桥村。幼年在本地读私塾,继而毕业于洛南高等小学、华阳中学。1923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文部就读。1924年2月,一个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同学函告他国民党正筹备成立陆军军官学校,招生在即。他与同乡日夜兼程,待赶到时考期已过。学生多人请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于右任通融,于右任即书写一副“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对联,着人送给校长蒋中正,后经长堤军校筹备处补考录取。
  于黄埔军校毕业后,1925年3月,王伯础任排长参加东征之绵湖战役,以一个月的时间将陈炯明部洪兆麟击败。在这一次战役中王伯础腿部受轻伤,两个月后才痊愈。7月,誓师北伐,王伯础被派往驻河南的胡景翼部,参与北方革命阵营,任营副、营长等职。1926年1月,陕豫军交战,陕军退守陕西,曾在耀州(今铜川耀县)创办三民军官学校,王伯础任队长。1926年冬天,任国民军驻陕混成旅马克哉部团副。1927年,随军赴平汉路参加北伐,之后历任国民军南路军岳维峻步兵第二旅副旅长兼团长,第四师二十四团团副团长。1934年入中央军校附设的军官高等教育班受训。1935年毕业后,任上校参谋。
  抗战初期,王伯础先后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大队长、一八五师五四五旅副旅长兼109团上校团长、武汉警备团少将团长、武汉警备旅少将旅长。1938年冬,任五十五师一六五旅旅长,驻宜昌,担任江防任务。1939年后历任军政部二十二补充兵训练处少将处长。1941年任六十三师师长、军政部警卫总队总队长、西北五省检验第八分会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调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结业后,历任东北行辕少将高参、中央训练团东北分团少将副主任、第十四兵团中将副司令、新编第八军中将军长等职。
  1949年冬,王伯础由四川经澳门到台湾。1952年曾入台湾“革命实践院”学习,一度留院任指导员。1964年以军职退休。1988年起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三、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党军籍代表总召集人。
  王伯础一生喜爱书法,于兵戎繁忙期间亦不止。尤其到台湾后,与书法大师于右任过从甚密,受教匪浅,加之苦心研习,其草、篆、隶、楷均得古人书韵,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与林锡珍、任传悟3人因同好书法而结义,共称“岁寒书室”之松、竹、梅。
  史料载,1953年王伯础到于右任寓所,与于右任交谈间,王伯础说自己有个短处:“赋性倔强,遇事对人不肯阿附,既无力创造环境,又不甘适应环境,我不吃亏,让谁吃亏。”于右任听后哈哈大笑,频频点头说:“有道理,有道理。”遂即书陆游诗句“风云未展康时略,天地能知许国心”赠王伯础。王伯础大喜过望,将其看作传家之宝。
  1986年在台北市新生画廊举办“岁寒三友”书法联展,作品广受好评,之后还在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等地展出。
  王伯础20岁离开石门,再未回家。虽戎马倥惚,历经百战,但思乡之情似从未断绝。
  时至1987年,王伯础给其亲属写信,留下这样一句:“吾老矣!有家而不得归,是人生一大憾事!”
  老人无法回归故里,只能仰望故园,思绪蹁跹。
  好在1987年8月,他费尽心力邀请在大陆的孙儿王建斌、侄儿王国康赴香港与他会面。
  虽然已是84岁高龄,王伯础先生还是兴致勃勃地陪同侄孙游览,而且没有忘记告诫晚辈要勤勉努力,服务社会。
  1990年10月,王伯础曾经满怀喜悦地告诉大陆家属,他要回老家看看,一了半生夙愿。但无奈年迈体弱,不便返回。老家已经很近了,仿佛都能够看到,触摸到,但是又无法靠近,老人的怅惘失望和无尽的乡愁怎能释怀,只好坐在轮椅上在台湾对面的福建走走看看,虽未走进老家石门,也算是踏入故土一片。
  1996年3月,王伯础病故于台北市,享年93岁。
  拂去石门烟雾,故土在这边,乡愁在那边。
  石门烟雾,如何拂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