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陈规陋俗 卸下人情包袱
文章字数:1337
“过去,村里无论哪家置办红白喜事,都要去随礼,一般二百起步,一年下来随礼钱都要送出去几千块,手头紧了借钱撑面子都得送。现在好了,送礼规定最多100元,我的负担减轻了不少。”谈起如今农村风俗的改变,四新村村民段昌刚如释重负。
脱贫攻坚,做好增收的“加法题”,还要算好节支的“减法账”。近年来,柞水县在狠抓精准脱贫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坚持倡树文明新风,使“婚丧从简、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成为新常态,从而卸下了捆绑在群众身上的“人情枷锁”,杜绝了刚刚从贫困中走出的农民群众因为“人情账”而返贫的倾向,让脱贫攻坚和发展的步子更加有力。
柞水县围绕民心期盼,从群众关心关注的人情负担入手,为重人情松绑,为高消费减压,干部群众皆大欢喜。所有村(社区)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给丧事、喜事立标尺,严格控制参与人数和招待费用,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邻里送礼标准由原来的起步200元压缩为30元至100元,烟酒两项不超30元。红白喜事由红白理事会提供全流程一条龙的服务,统一标准,并现场监督,凡不按村规民约规定办理的,红白理事会拒绝提供服务。目前,全县81个村(社区)均初步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绝大部分村(社区)都有成熟的、操作性强的理事会章程。理事会作为基层服务机构,成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前沿阵地,发挥着重大作用。
石瓮社区三组农民方金华的小儿子娶媳妇,红白理事会第一时间开展服务。新娘家没有收彩礼,喜宴没有喧天锣鼓和排成长队的流水席,随礼不超过100元,仪式简朴温馨却不失隆重大方。
“操办红白事和人情份子钱,是村民家中一笔不小的开支,给贫困户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开支负担。婚丧简办,既减轻了主家的经济负担,也减少了令村民头疼的往来份子钱,大家都说移风易俗是大好事。”石瓮社区监委会主任、红白理事会会长张庆寿说。
节约不浪费、简洁不铺张、文明不低俗。为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知,柞水县印制移风易俗倡议书、红白理事标准等宣传资料10万份。同时,县上通过广播电视台、柞水文明网、微柞水公众号、文明柞水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加强正面引导,强化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贫困群众树立勤俭节约、文明“过事”的理念。
“刚开始的时候,怕群众有抵触情绪,只要求理事会成员和党员一律不准在主家吃饭,尽量简化办事程序。”乾佑街办马房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有介绍说。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省心、省事、省钱。”谈起不久前给母亲筹办的丧事,营盘镇营镇社区伍义学深有感触。“移风易俗,受益最大的还是老百姓,而对于正处在爬坡起步阶段的贫困群众来讲,就是一场及时雨,就是雪中送炭。”红岩寺镇本地湾村党支部书记张贻选有着切身体会。群众随礼标准大幅下降,普遍比原来压缩一半以上,红白喜事的花费逐渐降低,负担明显减轻。
“负担少了,包袱轻了,我们贫困户就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产业发展上,比的都是谁家今年产业发展好,谁今年增收多。”营盘镇丰北河村贫困户王生炎是移风易俗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王生炎养牛连同政府补助,盈利近两万元。
群众得到了真实惠,“爱面子、比阔气”的观念自然没了存在空间。绝大多数群众逐渐养成了节俭、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实行移风易俗节俭办事后,全县贫困群众户均人情支出减少一半以上。(贺瑾)
脱贫攻坚,做好增收的“加法题”,还要算好节支的“减法账”。近年来,柞水县在狠抓精准脱贫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坚持倡树文明新风,使“婚丧从简、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成为新常态,从而卸下了捆绑在群众身上的“人情枷锁”,杜绝了刚刚从贫困中走出的农民群众因为“人情账”而返贫的倾向,让脱贫攻坚和发展的步子更加有力。
柞水县围绕民心期盼,从群众关心关注的人情负担入手,为重人情松绑,为高消费减压,干部群众皆大欢喜。所有村(社区)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给丧事、喜事立标尺,严格控制参与人数和招待费用,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邻里送礼标准由原来的起步200元压缩为30元至100元,烟酒两项不超30元。红白喜事由红白理事会提供全流程一条龙的服务,统一标准,并现场监督,凡不按村规民约规定办理的,红白理事会拒绝提供服务。目前,全县81个村(社区)均初步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绝大部分村(社区)都有成熟的、操作性强的理事会章程。理事会作为基层服务机构,成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前沿阵地,发挥着重大作用。
石瓮社区三组农民方金华的小儿子娶媳妇,红白理事会第一时间开展服务。新娘家没有收彩礼,喜宴没有喧天锣鼓和排成长队的流水席,随礼不超过100元,仪式简朴温馨却不失隆重大方。
“操办红白事和人情份子钱,是村民家中一笔不小的开支,给贫困户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开支负担。婚丧简办,既减轻了主家的经济负担,也减少了令村民头疼的往来份子钱,大家都说移风易俗是大好事。”石瓮社区监委会主任、红白理事会会长张庆寿说。
节约不浪费、简洁不铺张、文明不低俗。为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知,柞水县印制移风易俗倡议书、红白理事标准等宣传资料10万份。同时,县上通过广播电视台、柞水文明网、微柞水公众号、文明柞水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加强正面引导,强化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贫困群众树立勤俭节约、文明“过事”的理念。
“刚开始的时候,怕群众有抵触情绪,只要求理事会成员和党员一律不准在主家吃饭,尽量简化办事程序。”乾佑街办马房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有介绍说。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省心、省事、省钱。”谈起不久前给母亲筹办的丧事,营盘镇营镇社区伍义学深有感触。“移风易俗,受益最大的还是老百姓,而对于正处在爬坡起步阶段的贫困群众来讲,就是一场及时雨,就是雪中送炭。”红岩寺镇本地湾村党支部书记张贻选有着切身体会。群众随礼标准大幅下降,普遍比原来压缩一半以上,红白喜事的花费逐渐降低,负担明显减轻。
“负担少了,包袱轻了,我们贫困户就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产业发展上,比的都是谁家今年产业发展好,谁今年增收多。”营盘镇丰北河村贫困户王生炎是移风易俗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王生炎养牛连同政府补助,盈利近两万元。
群众得到了真实惠,“爱面子、比阔气”的观念自然没了存在空间。绝大多数群众逐渐养成了节俭、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实行移风易俗节俭办事后,全县贫困群众户均人情支出减少一半以上。(贺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