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镇安“乡音”党课走进农村党员群众
文章字数:1129
  本报讯(蒋立勇 汤正华)镇安党校针对农村党员群众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外出务工较多、学习教育不经常的问题,创新开办“乡音”党课授课模式,以鲜活生动的方言土话讲政策、讲道理、说故事,用乡音传递“党音”,帮助基层党员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打通了理论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走出去”和“沉下去”相结合练本领。组织党校专职教师“走出去”学习“充电”,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乡音”党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宣讲水平;“沉下去”蹲点调研,遇到困惑,请教老百姓答疑解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备好“乡音”党课内容,用通俗易懂的“土话”给党员群众授课,使授课精神与普通干部群众产生共鸣,入脑入心。今年3月以来,先后选派5名骨干教师赴中央和省市党校学习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到复旦大学参加理论提升班专题学习,深入基层撰写调研文章18篇,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专题课3节,增强了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丰富“乡音”党课方式送上“家乡菜”。县委党校开办的“乡音”党课形式和内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乡音”党课载体,以“夜间、席间、掌上、能人、林间和归乡”六大课堂为主要教学形式,“乡音”党课的宣讲内容涵盖政策理论、党性教育、党风廉政、党日主题活动、脱贫攻坚等9个方面,为基层党员群众提供多样的“家乡菜”进行宣讲服务。党校教师走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带上乡音上党课,让大家听得进,吃上地道的“家乡菜”,享受到“文化大餐”的味道,达到宣讲接地气冒热气,百姓听得懂能领会的效果。今年以来,举办“夜间、席间、掌上、能人、林间和归乡”六大课堂的“乡音”党课90多场次,受训群众4000多人,重点宣讲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民生保障、扶贫扶志扶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美丽中国建设”等热点和焦点问题,用乡音传递“党音”,讲到村民心坎上,受到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
  培育“核心+特聘”的讲师授课梯队。县委党校挖掘培育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群众基础、能用群众语言开展宣讲的人员成为“乡音”宣讲员,组成“核心讲师”队伍。与此同时,拓展讲师队伍,特聘农民专家、致富能人、乡土人才、优秀企业家、典型人物、大学生村官等懂政策、善宣讲、有故事的党员,组成“乡音讲师”,建立“乡音”党课宣讲团,深入基层,通过最朴素的语言,运用镇安方言,将新闻里的事和村里头的事联系起来,把村里头的事和村民心里头的事联系起来,使宣讲工作落小落细落实。目前,党校已培育核心讲师6名,特聘讲师10名,有效覆盖不同群体,使宣讲更加贴近受众、切合实际、富有针对性。在政策理论宣讲授课中,他们还积极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