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河村“四聚四联”筑富路
文章字数:1511
初冬时节,走进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的田间地头,只见成群的菇农穿梭在大棚里,忙着采摘香菇。贫困户余宗军提到发展香菇的收入,笑得合不拢嘴:“我把自己的一亩地流转出去,每年可得1000元的流转费。另外,我自己还租了两个大棚只掏了1000元的租金,用现成的大棚种了近两万袋香菇,预计今年的纯利润超过5万元。村上实行‘三变’政策就是好呀,我们贫困户可以用劳力、土地入股,还可以抱团发展产业,以后的好日子可有盼头了。”
今年以来,黑漆河村依托当地产业,用“资源变产业、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方式把贫困户拥有的土地、劳动力、集体资产及国家扶持资金项目科学合理聚集起来,形成“联业得薪金”“联产得租金”“联营得筹金”“联股得股金”的四种利益联结,让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让贫困户发展产业,并在产业链条中持续增收,实现消除贫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黑漆河村在册贫困户103户299人。针对村上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通过干部群众大会,把“规模发展脱贫产业”作为议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摸清底子,了解到有意愿参与入股产业发展的群众200余户,可流转土地200余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123人。考虑到黑漆河群众的传统产业是香菇和茶叶种植,农户熟练度高,种植技术好,发展门槛低。村班子确定大力发展“茶、菌”等主导产业,当地的香菇属于零散种植,管理差、销路窄,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于是村上着手集中建设香菇大棚,统一制作香菇菌袋,科学经营销售,依托县上的相关扶贫政策,发展食用菌产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
村上积极发挥支部带动作用,把建设支部、培育能人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工程,按照“明思路、强班子、建机制、促发展”的方法,由村支部书记刘善堂牵头成立商南县香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动员其他村干部筹集10万元作为原始股金,以现金入股的形式参与建设百万袋食用菌脱贫攻坚基地,形成村干部、村集体、群众利益共同体。村上将集体所有的400亩茶园承包给本村邵家沟组组长朱家存,并达成协议,每年向村集体缴纳2万元承包费,上交10%的利润。茶厂在能人朱家存的经营管理下打响了“邵山茶”品牌,并指导周围茶农种植、科管、加工,带领茶农抱团取暖,打造茶叶品牌效应,促进“邵山茶”在采摘期吸纳周边闲余劳动力200余人,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同时,黑漆河村确定“支部+集体经济+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包扶单位和富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介下,制定“借袋还菇”政策,由香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主导,与海鑫现代农业公司、中天文化传媒公司、生力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协作,建起占地130亩、标准大棚300个的食用菌基地。按照“借袋还菇”政策从海鑫公司借菌棒免费入棚种植。目前,该合作社一期60个香菇大棚已建成投用,吸纳40余户贫困户入园种植香菇60万袋,户均年增收3万元,人均获利5000余元。食用菌基地二期建设计划在年底前可建成香菇大棚300个、菌袋生产线一条和冷库等附属设施,可吸引项目区周边农户300余户进驻基地种植香菇,年均增收900万元。
目前,该村的“四聚四联”模式已吸引了5个企业和200余名农户参与到集体经济中来,有50余户农户以提供劳务、土地、技术和资金等形式参与入股集体经济。 村支书刘善堂介绍道:“实行‘三变’政策后,凝聚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党支部在全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当了“领航员”,村上建起了有活力又极具发展前景的致富产业,合理地利用了当地优势资源,把农民的劳动力、土地、固定资产、扶贫资金与产业相融合,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推进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管理的支出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有钱办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预计到2018年底,可实现全村集体脱贫摘帽。”
今年以来,黑漆河村依托当地产业,用“资源变产业、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方式把贫困户拥有的土地、劳动力、集体资产及国家扶持资金项目科学合理聚集起来,形成“联业得薪金”“联产得租金”“联营得筹金”“联股得股金”的四种利益联结,让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让贫困户发展产业,并在产业链条中持续增收,实现消除贫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黑漆河村在册贫困户103户299人。针对村上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通过干部群众大会,把“规模发展脱贫产业”作为议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摸清底子,了解到有意愿参与入股产业发展的群众200余户,可流转土地200余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123人。考虑到黑漆河群众的传统产业是香菇和茶叶种植,农户熟练度高,种植技术好,发展门槛低。村班子确定大力发展“茶、菌”等主导产业,当地的香菇属于零散种植,管理差、销路窄,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于是村上着手集中建设香菇大棚,统一制作香菇菌袋,科学经营销售,依托县上的相关扶贫政策,发展食用菌产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
村上积极发挥支部带动作用,把建设支部、培育能人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工程,按照“明思路、强班子、建机制、促发展”的方法,由村支部书记刘善堂牵头成立商南县香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动员其他村干部筹集10万元作为原始股金,以现金入股的形式参与建设百万袋食用菌脱贫攻坚基地,形成村干部、村集体、群众利益共同体。村上将集体所有的400亩茶园承包给本村邵家沟组组长朱家存,并达成协议,每年向村集体缴纳2万元承包费,上交10%的利润。茶厂在能人朱家存的经营管理下打响了“邵山茶”品牌,并指导周围茶农种植、科管、加工,带领茶农抱团取暖,打造茶叶品牌效应,促进“邵山茶”在采摘期吸纳周边闲余劳动力200余人,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同时,黑漆河村确定“支部+集体经济+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包扶单位和富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介下,制定“借袋还菇”政策,由香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主导,与海鑫现代农业公司、中天文化传媒公司、生力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协作,建起占地130亩、标准大棚300个的食用菌基地。按照“借袋还菇”政策从海鑫公司借菌棒免费入棚种植。目前,该合作社一期60个香菇大棚已建成投用,吸纳40余户贫困户入园种植香菇60万袋,户均年增收3万元,人均获利5000余元。食用菌基地二期建设计划在年底前可建成香菇大棚300个、菌袋生产线一条和冷库等附属设施,可吸引项目区周边农户300余户进驻基地种植香菇,年均增收900万元。
目前,该村的“四聚四联”模式已吸引了5个企业和200余名农户参与到集体经济中来,有50余户农户以提供劳务、土地、技术和资金等形式参与入股集体经济。 村支书刘善堂介绍道:“实行‘三变’政策后,凝聚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党支部在全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当了“领航员”,村上建起了有活力又极具发展前景的致富产业,合理地利用了当地优势资源,把农民的劳动力、土地、固定资产、扶贫资金与产业相融合,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推进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管理的支出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有钱办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预计到2018年底,可实现全村集体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