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金融支持提效益
——“脱贫攻坚这一年”系列报道之三
文章字数:1379
  本报记者 余婷
  2017年,我市围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展开金融支持脱贫行动,深化政银企合作,大力整合各类扶贫专项资金,引导、协调和指导各金融机构加大投放力度,有效满足了贫困户、脱贫产业的发展资金需求,全市农合机构扶贫小额信贷在全省考核中处于“优秀档”。
  《商洛市脱贫攻坚金融扶持办法》明确提出,实行银行业分片负责、保险业划行负责,贫困户必扶、贫困户必保,做到“五个全覆盖”,即地域全覆盖、贫困户全覆盖、脱贫项目全覆盖、脱贫产业全覆盖、“五个一批”全覆盖,让金融、保险资金围着贫困户转、围着脱贫项目转、围着特色农业等脱贫产业转、围着带动脱贫龙头企业转、围着“五个一批”转。在《金融助推产业脱贫行动计划(2016年—2019年)》和2017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五大攻坚战”“产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分工方案中,明确了金融扶贫工作规划和重点工作,强化金融扶贫主体责任。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83.73
  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81.21%。产业扶贫保险品种12种,当年新增2种,保额50万元,同比增长21%,赔款1791万元,同比增长12.6%。
  为了提高扶贫效果,围绕“信贷增长”,我市发布产业、项目融资需求信息两期,推介项目277个融资需求197.23亿元,推动银行机构对贫困户、脱贫产业降低贷款门槛、增加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同时积极争取可周转使用扶贫再贷款15亿元,在全省率先投放首笔“扶贫再贷款产业贷”和首批“扶贫再贷款农户贷”,全年共新增扶贫贷款30.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08.4%,有效解决了脱贫攻坚资金需求。围绕“服务提升”,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双基联动”“三带四联”及“人身+产业”一揽子保险服务等金融扶贫模式,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脱贫水平。围绕“上市引领”,陕西盘龙药业公司成功在A股中小板上市,陕西君威等9家企业“四板”(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成长板)挂牌,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鼓励引导县区开展金融扶贫模式创新,探索总结政府“设立两个基金”、银行“创新两个产品”、实现“三带四联”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考察学习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树立金融扶贫公益理念,通过金融扶贫与互联网技术、商业模式的嫁接,搭建了“公益中国”、融e购商城等互联网扶贫平台,为金融精准扶贫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商洛成为“公益中国”金融扶贫平台的全国第一个签约地市。
  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影响,保险服务在脱贫攻坚中作用突出。我市围绕“保险扩面”,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创新扶贫保险新产品,督导各县区积极落实保险补贴资金,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积极向省上争取,增加试点品种和面积,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一元(二元)民生、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城乡居民大病医疗等民生保险品种试点,开发生猪价格和茶叶气象指数等保险新产品,满足“三农”发展需要。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提升理赔服务水平,全年保险累计赔付4.13亿元。县区落实保险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
  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规范“两基金、一资金”用途和范围,调动金融机构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帮助解决扶贫企业、小微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融资难题,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