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文章字数:2118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实现教育均等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责任。结合实地调研,笔者以为,提高乡村教学质量,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力度,整合好教育资源仍是教育部门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
教育扶贫面临问题
当下,教育精准扶贫仍面对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学生向城区学校“移民”数量剧增。因为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相比,在师资配备、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尤其是优秀的教师资源,使得近些年来农村学生转学到县城甚至大城市的数量激增。农村学校生源的流失不仅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还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致使农村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闲置乃至浪费。而近些年以来,国、省、市、县为了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普九、普及实验教学、改薄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农村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项目。如此一来,使得许多硬件软件设施浪费和损失。换一个角度来看,大量农村学生的“移民”,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困,农村学生转学到县城,村民的经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开支也随之增大。学生的教育成本在农村家庭支出中本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农村学生到县城就读,会使得大量的农村资金涌入县城。这样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流通与发展。
在农村生源锐减的情况下,农村学校校点一再兼并,这样势必导致乡村学校精英教育人才难以挽留。一个地方是否设置完全小学、中学往往要依据学生的数量来确定,有时甚至还要参考未来几年学生的数量。随着大量的农村家庭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举家移民到城市,所以农村很多学校被迫组合兼并。有的学校只有进行复式教学,往往村上的小学一个老师要教好几个年级,因为只有十几到二十来个学生和一个老师,复式班的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不利,故而农村校点数量近些年来不断萎缩,随着农村学生的大量涌入县城和城市势必导致农村优秀教师人才的流失。许多响应国家特岗计划、振兴计划到基层任教的优秀老师,可能因为学生数量的锐减而存在留不住、干不好等相关问题。
城市学校的老师,落实精准教育扶贫“一加一帮扶”政策难度较大。首先,由于学生租房居住在县城,租房地点不固定,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父母要维持生计,在县城或者到别的城市打工,故而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陪伴,甚至是独自租房居住。到了寒暑假期间,包扶教师要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回到原乡镇居住地,教师跋山涉水来到学生的家里,要克服路程遥远等一系列困难,家访成本增大。如本人所在学校在2017年暑假进行了一次贫困学生家访活动,持续时间达到一周以上,而有的贫困生由于居住偏远,教师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到学生家里进行一个往返,再加上教师不了解乡镇实际情况,无法与当地群众正常交流等实际困难,让教育扶贫家访活动收效甚微。
对教育扶贫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尤其是乡村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贫困学生移民到城区学校的主要原因。为此,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长远之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首先,建立优秀骨干教师常态化的到农村边远学校交流任教机制。鼓励城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到农村边远学校支教一年或两年,并配套相应的奖励激励政策,在评职晋级、补贴、薪酬等方面予以倾斜,这样农村贫困学生就能够享受到优秀师资力量的教学,同时能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还可建立优秀管理人才到农村边远学校对应支教(管理)机制,使农村学校的管理不断强化,随着资源整合的不断加强,贫困学生就能够就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优质的管理。
其次,加大农村教师交流培养力度。农村薄弱学校可以在满足自身学校课程开设的基础之上,将富余教师力量或有可塑性的教师交流到城区学校,由城区学校安排优秀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可以是短期的培训指导,也可以是半年或一年的对应长期指导,进行目标管理终极考核,为农村薄弱学校培养出有教育特色、善抓、善管、善教的优秀人才。
再次,在目前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普遍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加大对城区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的投入和改善。扩大城区学校的容量,避免因为学生数剧增而导致过多的大班额及超大班额,只有提升城区学校的容纳量,才能更好地接纳农村贫困学生进入城区学校学习。
另外,要从政策角度解决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结构性问题。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本不该有差异,但现阶段的差异却又不可避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解决农村学校萎缩的结构性问题,受人口政策和入学政策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地区人口的出生率要高于城镇地区,这样就容易形成富裕地区越来越富裕,贫穷地区越来越贫穷的恶性循环。相关部门可以适当考虑出台相应政策,一方面完善健全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制度,另一方面适当考虑健全农村学生回流入学制度和激励办法。
教育扶贫任重而道远,近几年来国家下大气力改善了农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也大力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形成了有利于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的趋势。但是要形成教育可持续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格局,势必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更为客观、更为合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相关配套政策。
教育扶贫面临问题
当下,教育精准扶贫仍面对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学生向城区学校“移民”数量剧增。因为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相比,在师资配备、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尤其是优秀的教师资源,使得近些年来农村学生转学到县城甚至大城市的数量激增。农村学校生源的流失不仅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还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致使农村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闲置乃至浪费。而近些年以来,国、省、市、县为了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普九、普及实验教学、改薄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农村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项目。如此一来,使得许多硬件软件设施浪费和损失。换一个角度来看,大量农村学生的“移民”,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困,农村学生转学到县城,村民的经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开支也随之增大。学生的教育成本在农村家庭支出中本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农村学生到县城就读,会使得大量的农村资金涌入县城。这样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流通与发展。
在农村生源锐减的情况下,农村学校校点一再兼并,这样势必导致乡村学校精英教育人才难以挽留。一个地方是否设置完全小学、中学往往要依据学生的数量来确定,有时甚至还要参考未来几年学生的数量。随着大量的农村家庭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举家移民到城市,所以农村很多学校被迫组合兼并。有的学校只有进行复式教学,往往村上的小学一个老师要教好几个年级,因为只有十几到二十来个学生和一个老师,复式班的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不利,故而农村校点数量近些年来不断萎缩,随着农村学生的大量涌入县城和城市势必导致农村优秀教师人才的流失。许多响应国家特岗计划、振兴计划到基层任教的优秀老师,可能因为学生数量的锐减而存在留不住、干不好等相关问题。
城市学校的老师,落实精准教育扶贫“一加一帮扶”政策难度较大。首先,由于学生租房居住在县城,租房地点不固定,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父母要维持生计,在县城或者到别的城市打工,故而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陪伴,甚至是独自租房居住。到了寒暑假期间,包扶教师要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回到原乡镇居住地,教师跋山涉水来到学生的家里,要克服路程遥远等一系列困难,家访成本增大。如本人所在学校在2017年暑假进行了一次贫困学生家访活动,持续时间达到一周以上,而有的贫困生由于居住偏远,教师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到学生家里进行一个往返,再加上教师不了解乡镇实际情况,无法与当地群众正常交流等实际困难,让教育扶贫家访活动收效甚微。
对教育扶贫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尤其是乡村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贫困学生移民到城区学校的主要原因。为此,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长远之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首先,建立优秀骨干教师常态化的到农村边远学校交流任教机制。鼓励城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到农村边远学校支教一年或两年,并配套相应的奖励激励政策,在评职晋级、补贴、薪酬等方面予以倾斜,这样农村贫困学生就能够享受到优秀师资力量的教学,同时能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还可建立优秀管理人才到农村边远学校对应支教(管理)机制,使农村学校的管理不断强化,随着资源整合的不断加强,贫困学生就能够就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优质的管理。
其次,加大农村教师交流培养力度。农村薄弱学校可以在满足自身学校课程开设的基础之上,将富余教师力量或有可塑性的教师交流到城区学校,由城区学校安排优秀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可以是短期的培训指导,也可以是半年或一年的对应长期指导,进行目标管理终极考核,为农村薄弱学校培养出有教育特色、善抓、善管、善教的优秀人才。
再次,在目前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普遍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加大对城区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的投入和改善。扩大城区学校的容量,避免因为学生数剧增而导致过多的大班额及超大班额,只有提升城区学校的容纳量,才能更好地接纳农村贫困学生进入城区学校学习。
另外,要从政策角度解决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结构性问题。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本不该有差异,但现阶段的差异却又不可避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解决农村学校萎缩的结构性问题,受人口政策和入学政策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地区人口的出生率要高于城镇地区,这样就容易形成富裕地区越来越富裕,贫穷地区越来越贫穷的恶性循环。相关部门可以适当考虑出台相应政策,一方面完善健全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制度,另一方面适当考虑健全农村学生回流入学制度和激励办法。
教育扶贫任重而道远,近几年来国家下大气力改善了农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也大力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形成了有利于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的趋势。但是要形成教育可持续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格局,势必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更为客观、更为合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相关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