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河镇千余贫困群众脱贫摘帽
文章字数:986
本报讯(王向阳代仁君)镇安县月河镇盯牢1269户3375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摘帽总体目标,紧抓住产业脱贫“牛鼻子”,坚持从思想认识、运行模式、产业布局、服务指导、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入手,深入推进以“三带四联”为主体的“三变”改革,去年实现贫困户股金分红335.6万元,户均增收4000元,有284户1004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
月河镇坚持以“三带四联”为抓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决破除“小农意识”藩篱,增强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让农民成为“三变”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全镇已完成土地流转5410亩,约占全镇耕地总面积四分之一。本着因地制宜、平等自愿、适度规模原则,制定推行“支部+‘三变’+龙头企业+贫困户”“支部+‘三变’+集体公司+贫困户”“支部+‘三变’+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三变’+党员大户+贫困户”等运行模式,引进企业7家,成立村级发展公司10个、专业合作社67个,纳入覆盖贫困户839户,为“三变”改革搭建了牢固的平台。
全镇统筹镇情村状、产业基础、群众意愿等主客观综合因素,科学合理规划了全镇“一带两园六基地”的产业总体布局,倾力打造板栗、食用菌、中药材、烤烟、蚕桑、油菜花、茶叶、畜牧养殖等“八朵金花”主导产业体系,做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目前,全镇已完成板栗综合科管9万亩,发展种植食用菌58万袋、中药材1325亩、茶叶1000亩、密植桑园500亩、油菜花1000亩,发展肉驴养殖100头。精准把握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环节,整合利用相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党员+贫困户”融合教育,真正让贫困户“先富脑袋”;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的调节平衡作用,明确产业收益分配机制,坚决确保群众利益。
镇上拓展开阔“三农”直接融资渠道,在推行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抵押贷款和创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的同时,积极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互助资金试点。通过多方筹措,全镇共为推进“三变”改革融资4195万元。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体系,成立镇村两级领导小组,实行企业(合作社)资格审查、产业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等制度,强化股权(股金)监管,加大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主要经营活动中潜在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估,一旦发现涉嫌违规操作、侵害农民产权利益等相关问题,立即进行纠正处罚,为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打造了可靠的“安全屏障”。
月河镇坚持以“三带四联”为抓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决破除“小农意识”藩篱,增强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让农民成为“三变”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全镇已完成土地流转5410亩,约占全镇耕地总面积四分之一。本着因地制宜、平等自愿、适度规模原则,制定推行“支部+‘三变’+龙头企业+贫困户”“支部+‘三变’+集体公司+贫困户”“支部+‘三变’+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三变’+党员大户+贫困户”等运行模式,引进企业7家,成立村级发展公司10个、专业合作社67个,纳入覆盖贫困户839户,为“三变”改革搭建了牢固的平台。
全镇统筹镇情村状、产业基础、群众意愿等主客观综合因素,科学合理规划了全镇“一带两园六基地”的产业总体布局,倾力打造板栗、食用菌、中药材、烤烟、蚕桑、油菜花、茶叶、畜牧养殖等“八朵金花”主导产业体系,做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目前,全镇已完成板栗综合科管9万亩,发展种植食用菌58万袋、中药材1325亩、茶叶1000亩、密植桑园500亩、油菜花1000亩,发展肉驴养殖100头。精准把握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环节,整合利用相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党员+贫困户”融合教育,真正让贫困户“先富脑袋”;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的调节平衡作用,明确产业收益分配机制,坚决确保群众利益。
镇上拓展开阔“三农”直接融资渠道,在推行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抵押贷款和创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的同时,积极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互助资金试点。通过多方筹措,全镇共为推进“三变”改革融资4195万元。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体系,成立镇村两级领导小组,实行企业(合作社)资格审查、产业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等制度,强化股权(股金)监管,加大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主要经营活动中潜在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估,一旦发现涉嫌违规操作、侵害农民产权利益等相关问题,立即进行纠正处罚,为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打造了可靠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