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青山镇扶贫项目点亮脱贫路
文章字数:2791





  扶贫的“根”在哪里?“根”在产业。产业越精准、越具可行性,扶贫这棵树就越茂盛。
  商南县青山镇脱贫攻坚工作团和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大做强食用菌等传统产业,做特做优茶叶、中药材绿色产业,做活做亮肉兔养殖等新兴产业,全镇形成了千万袋食用菌、4000亩中药材、4000亩茶叶、50万只肉兔“四大脱贫产业基地”。并筹划了由千吨牡丹籽精品油加工、千吨食用菌加工、千吨中药饮片加工“三大工厂”构成的现代加工物流服务区,由生态农业园区、田园药膳养生区、文碧峰景区“三大片区”构成的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区,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点亮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路。
  猕猴桃成为群众脱贫的“致富果”
  猕猴桃种植是一项短、平、快项目,吉亭村把它作为群众增收脱贫的一大法宝。村支书余华龙告诉记者,该村在四组建立了占地260亩的富红瑞猕猴桃基地,有红、黄等品种,贫困户依托“三变”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目前基地共带动25户贫困户脱贫。
  青山镇通过开展“支部建基地带就业,干部搭平台促创业”党建活动,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吸引致富能人赵富强、李安军在草荐村、吉亭村建设猕猴桃产业带2000亩。其中响潭沟基地总投资300万元,集中流转八、九、十、十一组土地1200亩,种植红阳、徐香、翠香等猕猴桃品种,并成立商南县品源林果专业合作社,统一制作、栽植标准水泥架杆,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沼液综合利用等现代农业技术,推行园下养鸡、林草间作,粪-沼-果等循环发展模式,精心打造立体农业样板。2018年计划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将基地扩展至1000亩,由合作社给农户提供已嫁接优质苗木和栽培技术,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保证收购价格。基地5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将达到2000公斤,收入1.2万元以上。
  茶叶成为群众脱贫的“黄金叶”
  位于新庙村的“东方阳光”千亩红茶基地沐浴着陕西东南角第一缕阳光,与青山相依,一望无际的茶叶基地错落有致地散布在田地间。
  青山镇积极整合境内闲置资源,选择和扶持有能力、有潜力的7家企业和24家合作社参与“三变”改革,发展村集体经济。引进的商南县秦岭红有限公司在新庙村七、十二、十三组建设秦岭红“东方阳光”红茶基地,计划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茶园1000亩,改建茶园300亩,引进南方名贵适宜良种“迎霜”“金玫瑰”“黄金芽”等红茶品种,利用3至5年打造入陕第一张茶名片。该基地通过“企业+村集体+‘三变’+贫困户”的模式,带动27户贫困户以流转土地、基地务工、保底分红、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基地计划建设道路、灌溉设施、厂房和观光广场,延长产业链,打造花园式脱贫产业园区。目前,一期200亩茶苗已栽植完毕,其他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基地建成后,将使企业年销售额增加1950万元,带动周围群众务工12万人次,可使人均增收2000元。
  白茶种植已成为青山社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门路。“青山社区是2017年全县的脱贫村之一,2017年5月份成立了益园茶叶专业合作社,位于青山社区四组,合作社种植的白茶都是从浙江引进的,共320亩,当地49户村民把山地、平地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2000元。”青山社区党支部书记蘧建华介绍道。
  青山社区四组贫困户郭正龙在镇、村帮扶干部的指导下,家里经济收入提高了不少,这不仅让郭正龙一家人尝到了甜头,更鼓起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我们社区的茶叶合作社成立后,我把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平时还在社里务工,不到半年我就挣了1万多元,好日子在等着我们呢!”郭正龙乐呵呵地说。
  肉兔成为群众脱贫的“钱疙瘩”
  青山镇草荐村采取“肉兔养殖+兔肉加工+狩猎健身+乡村旅游”模式,利用文碧峰门户区50多亩闲置河滩地招商,成功引进企业建成了年产30万只肉兔养殖场,配套的狩猎场、军事拓展基地、农产品商贸街、宠物兔展销厅也已陆续开建。项目建成后,青山镇将拥有西北地区规模大、生态环境优、链条完整的肉兔产业链,并带动狩猎、健身、兔肉宴等三产发展,吸引贫困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开办农家乐、推销土特产增收脱贫。
  入驻的神农兔业负责人胡从国说:“肉兔养殖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易饲养、收益大等特点。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肉兔作为‘三高三低’的保健肉,更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比较大。2017年11月20日,我们公司向广东真美集团外贸公司出售了一批商品兔,共2000多只,每斤8.2元,12月3日再次出售商品兔3000只。为了达到真美集团公司每天供应3000只的要求,我们采用“同进同出”养殖法,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这样每10天就能出售一批商品兔,每月的商品兔数量将达到两万只左右。”
  青山镇还大力发展油用牡丹、食用菌、艾蒿、中药材种植等绿色产业。目前,全镇已发展油用牡丹2000亩,食用菌1000万袋,中药材6000亩,葡萄采摘园300亩,艾蒿1000亩,猕猴桃基地2800亩,建成30万只肉兔养殖基地,产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稳步增收。
  基础设施建设让贫困村“变脸”
  要致富、先修路,要脱贫、路先行。青山镇牢固树立“贫困户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农村需要什么就统筹推进什么”的理念,对标贫困村退出7项条件,制定专项方案逐个击破。
  镇上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对吉亭至草荐村5公里水泥路重新翻修铺设柏油路。同时,在全镇实施村庄靓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环境净化“四化同步”建设,扮靓乡村,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草荐村、马蹄店村、新庙村、青山社区启动1400户连户路建设,硬化庭院850户,新修花池650个,新修产业路3条25公里,对马蹄店、草荐、新庙等村部广场进行硬化,新铺地板砖,疏通加固河堤4处15公里。投资200余万元新修新庙村部、青山社区大桥两座,投资100余万元新修人畜饮水两处,解决了506户1938人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石。
  青山古街是青山社区重点打造的村容村貌整治示范点。依托邵雍文化和青山古街,实施“秦岭原乡”民居改造,秉持“修旧如旧、遵从自然”的理念,对古街两边的32间民居进行乔装打扮,垒石头墙、修灰瓦门、安木门窗、铺石板路。马蹄店村依托百年古柳景观,在周边辐射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清淤泥、修河道。在人居集中区合理布置农家院落,铺设入户路,改造贫困户危房,对20多户民房进行石头灰瓦式改造,房前屋后栽种万寿菊、向日葵,打造农家院菜畦田园风光。新庙村借助三省结合部的地域优势,对主街道“量体裁衣”,合理布置改造。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在青山镇建设垃圾池20个、垃圾填埋场1处、安装垃圾箱60个,公路沿线村配备垃圾车两辆,培训保洁人员150人次。开展农村污水污物及“三堆”整治行动,清理河道20公里,完善河长制管理制度,确保了水面清洁,通过综合整治,全镇环境得到改善,山清水美的资源优势得以凸显,为全镇发展农家乐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来,我们强措施、兴产业、夯基础,创新载体聚合力,开展‘支部建基地兴产业,能人办企业带就业,干部搭平台促创业’等活动,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为全镇597户贫困户拓宽了致富门路,随着产业的发展,贫困户脱贫步伐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定。”青山镇党委书记相林如是说,面对未来,他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