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村庄马家坪
文章字数:1340
冬日的马家坪,一派繁忙景象,施工的、画画的、村前村后观瞻的……我才知道,这个在我心里早已烙印着的马家坪,如今也擎起红色旅游的牌子,美名远扬,让曾经活跃的马家坪再次活跃。
知道马家坪,是因为党史工作,去马家坪却是个意外。初冬一个平常日子,因为公差去了马家坪所在的峦庄镇,烤火中途领导和同志一致提议去马家坪看看,我好奇,便激起无限兴趣,一杯水后我们启程。接近马家坪的村庄,都是一些白墙青瓦结构瓷实的房舍,人字形屋脊,檐下是阔檐子的棚,起晾晒和储物作用;青砖镶着的门窗,醒目如画,似简洁的艺术品;门廊支塄着砖或木柱子,很讲究的风格。这地方风俗和我们上乡(商镇、棣花一带)不同,这里下湖人家(清代由湖广、江西迁来)居多,他们清一色的会说蛮子话,外人听不懂,也会说我们当地土话,他们的堂屋一律敬着“天地君亲师”,之前还有娶媳妇晚上进家的习俗,听说现在改了。他们还有许多与我们大不同的规矩,这些在《丹凤县志》和《丹凤客家人》中都有详细记载。
马家坪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红色之地。1928年,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刘志丹曾经在此活动过,他发动群众,宣传进步思想,在短暂的停留期间发展和培育骨干,传播革命思想,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奠定了红色基础。后成立马家坪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田地,镇压封建势力;也成立马家坪锄头会等,动摇了国民党的基础,增强农民的革命信心,为这深山老林播下了红色火种。所以早在1928年,这里就有苏维埃组织,他们带领贫下中农闹革命,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马家坪及方圆70多里的地方点燃革命烽火,为丹凤乃至商洛地区掀起革命浪潮、壮大革命队伍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眼前新建的文化广场雏形,大尺幅的“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壁画,将马家坪一带的山岭地貌再现得淋漓尽致;那跟随革命旗帜,扛着枪、担着担儿、牵着马、心向一处的革命战士,那送鸡蛋、馒头、鞋袜的军民鱼水场面……每一个栩栩如生的场景,都让人动容。那是一个令人振奋、热血喷涌的年代,饥寒交迫,缺吃少穿,但豪情不减;翻山越岭,极度困苦,但没人畏怯;生死未卜,前路渺茫,但人不思量,不计较,甚至无暇顾及。家园何在?亲人何处?只为将革命进行到底而信念和脚步坚定。那层峦叠嶂、云遮雾罩的树林间,或许曾经藏着我们的一个小战士;那旧屋老窖里,或许躲着一个被敌人搜捕的地下党;那胡子花白的老爷爷没牙的嘴里,或许隐瞒着一个隐蔽消息;那白发大娘温暖的怀里,或许曾喂养了我们的一个红二代。我无意猜测,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经演绎过一些活生生的场面,有呐喊声和义正词严的宣言,有欢呼声和浩大的群众应和,有枪炮声和久久不散的硝烟,有穷凶极恶的追踪与盗贼般的搜捕,有惨烈的场面和惧怕的黑夜,有共和国振臂高呼的强音和黎明前的曙光,也有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坚持与成功和胜利的喜悦!在建的马家坪纪念馆里,将陈列着比我的想象更丰富内容更具体更感人的场景和实物,但愿这些场景与实物,能激发许多沉沦了的灵魂。
人类是需要不断打气的,就像气球需要补充气一样,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和平年代的惯性,人的惰性是需要不时驱赶,人潜藏的战斗力也需要不时地激发。这战斗力,不是持着枪炮和矛头,而是与时俱进的创造性与执行力。没有这些,一个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其存在价值,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