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过年回家带点啥
本报记者 张英
文章字数:1431
  随着春节临近,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甚至某些展馆都开辟了年货大街,广告里的商品纷纷换上喜庆的节日包装,电商平台特惠“年货会场”如火如荼,不少人在朋友圈都忍不住晒出回家的车票和回家的心情……处处弥漫着过年的香甜气,散落外地的游子又到了千里万里回家过年的期待时刻和幸福时光。一年辛苦为谁忙?回家过年带点啥?这或许正是所有归人的“甜蜜的忧虑”。
  已经在各大超市、商场逛了一遍的张女士指着货架上各类包装的“年礼”,向记者说出了她最近犯愁的事。她说,别看礼品花样多,真正符合“回家过年”的礼物并不多,“保健品”大多华而不实,父母不喜欢,去年买的现在都没有吃完,托人从外地给他们买的土特产,也没见他们多稀奇,还不停地怪儿女们乱花钱。她的父母都在外地,平时很少陪他们,过年了就想尽点孝心,可又不知道带点啥才符合他们的心意。看着琳琅满目的“年礼”,不仅是张女士,很多市民都为如何抉择而犯难。刘女士说,她平时忙于工作,一年到头没时间回家陪父母,很愧疚,以前过年回家都给父母添置点新衣服,后来发现买的衣服他们没穿过几次,不知道是款式不合意,还是舍不得穿,后来就干脆给钱,可父母不但舍不得花,还变相地还给他们,这次回家带点啥,着实犯了难。
  对于每个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亏欠父母整整一年的陪伴,该送点什么让他们开心一下呢?因此,每次回家过年都像是一年一度的“摸底考试”,孝敬父母,关照晚辈,置办年货,走亲访友……免不了大包小包,买这买那。不仅要考虑周全,照顾到不同年龄群体,更要结合个人喜好和需要,妥帖细致。同时还得顾及“富贵还乡”的习俗,考虑到东西买得少买得便宜,会让人看上去有些“掉价”,所以不少人在返乡时都会刻意摆摆“阔气”,不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为回应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殊不知这样一来,自己受累不说,也是对父母心思的误读。
  过年回家带点啥?其实,静心思考就知道,父母盼你回家过年,盼的是团圆和陪伴。网络上曾流传一道“亲情计算题”,算出孩子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够陪伴的时间竟不足一个月,让无数年轻人暗下决心排除万难“回家看看”。既如此,我们何不多留一点时间给父母?
  当数以亿计的游子重归故里,多少家庭的年夜饭盛满喜悦,多少父母心中涌起暖意。然而,也有一些老人很快感到了失落。千盼万盼回到身边的儿女们,要么忙着走亲访友打牌喝酒,要么频繁参加同学聚会,即便在家,不是埋头聊微信,就是盯屏抢红包,看望父母更像是一种形式上的“签到”。
  过年时间家事繁杂,如果子女回家做“甩手掌柜”,一大家子的活儿全落在年事已高的老人手上,老人虽心里高兴、嘴上不说,却也疲于应付、体力透支。子女应该“搭把手”尽尽本分、讲讲孝道,为老人家“帮帮衬”。其实,父母是最容易满足的,帮着他们收拾屋子、洗刷碗筷、细心讲解电器功能和使用方法,聊天时不做“低头族”魂不守舍……这些细节就足以让父母宽慰良多。
  去年网络报道,一位从洛阳到郑州打工的年轻人,不小心将包裹落在公交车上,司机为获得失主信息翻开包裹,却看到这位年轻人的母亲塞在包裹里的一封信:“儿子千万记住,在外干活,安全第一,哪怕你不挣钱,我们全家人只要你平平安安的!”这封信被网友誉为“暖了游子的心”,与此同时,也道出万千父母的心。纵然不是快马轻裘、荣归故里,只要推开家门说一声“我回来了”,就足以让父母暖了肺腑、红了眼眶。
  带什么回家,拿什么孝敬父母?真正的孝与爱,不能只送上几份礼物了事。用相聚时的点滴关怀,去填补他们一载春秋的漫长思念与牵挂,才是回家过年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