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倩
家住市区东环路的市民王新,对家门口发生的变化赞叹连连:以前,东环路和南街十字交汇处是指定的垃圾投放点,由于垃圾池是半包围式的,垃圾多的时候像个小山堆,甚至有人将垃圾直接扔在外面,往往造成苍蝇乱飞,气味难闻。现在,全封闭式的垃圾屋伫立在路口,它设有固定投放口和取出口,不会造成垃圾外溢和气味飘散,周围的市民不再遭受露天垃圾池带来的烦扰。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10座全封闭垃圾屋,同步建成49座垃圾收集点。
城市清洁保洁水平标志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关乎着市民的幸福感。2017年年初,市政府将中心城区清洁保洁提升工程列为“十件实事”之一,以回应市民的关切。去年以来,在市、区领导高度重视下,多部门密切协作,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为抓手,全面落实“科学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措施,从建设垃圾收集屋、垃圾转运站,购买清扫车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到建设二类公厕和改造城乡结合部旱厕,再到实施城市环境优化……城市清洁保洁水平明显得到了提升。
加大设施建设
去年以来,我市将中心城区清洁保洁提升工程与创卫创园工作相结合,不断完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市城管局及商州区、高新区、市棚改办、市住建局商鞅大道工程处等单位大力建设了一批垃圾收集点(屋)、垃圾转运站等环卫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保洁水平。市区相关单位分别在江南小区东、西,丹江公园、商洛学院、高新区等地,建成垃圾转运站13座,使市区总数量达到17座。位于江南小区的垃圾转运站建筑面积72平方米,并配建有环卫工人休息室,整体为地埋式压缩设备,配有独立的控制室和自动防尘、除臭设备,污水直接接入江南小区市政排污管网,日处理垃圾可达30吨。利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既美化了环境,又杜绝了二次污染,减少了蚊蝇的滋生,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一边是高压喷水,一边是大刷子飞快转动,大排口“吸尘器”迅速将泥浆吸走,洗扫一体车经过,微尘拂面的道路恢复了本色。市区新投入的洗扫一体车的“与众不同”大大提高了保洁工作效率。近年来,市区城管部门不断加大环卫设备投入力度,不断更新和增配环卫作业车辆,着力提高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市区城管部门新购置环卫车辆12辆(其中清扫车7辆、洒水车4辆、抑尘车1辆),加上原有的清扫、清运车和小三轮车,市区共有环卫车辆205辆,同时还新安装了果皮箱、垃圾桶。如今,中心城区“机洗+机扫+人工+喷雾”的道路清扫保洁新模式全面推行,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提升了保洁工作效率和城市保洁水平。
推进公厕建设
公厕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现着城市的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最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江南小区西区的公共厕所,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新建的公厕内部布局更具合理性,空间高度、厕位间距、隔板、洁具、地面和墙体材料等基本达到了环保、生态、节水、节能等公厕标准要求。内部配套增设有母婴间、休息区、饮水机、呼叫器等服务设施,二类标准公厕的建设让市民感觉到新奇。
经过一年时间的选址、规划和建设,到目前,中心城区共建成二类以上标准公厕22座。在公厕管理上,相关部门开展了规范化管理维护,严格执行《商洛市公厕管理办法》,配备专人全天保洁,重点加强对公厕内外环境的清理整治,及时更换损坏设施。同时,全面开展日常药物消杀工作,做到‘无异味、无蚊蝇’。中心城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先中心后周边原则,分步骤开展旱厕改造工作,从“实用性、节约型、长效性”等方面因地制宜确定改厕类型。目前,商州区负责完成旱厕改造77座。
整治市容市貌
当前,正值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的关键时期,中心城区清洁保洁的水平提升也在为创卫创园贡献着重要力量。
商州区政府先后开展了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夜市烧烤、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活动,对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进行综合整治,纠正占道经营1500多处、流动摊贩4100人次、清理野广告3200多张、规范取缔夜市烧烤30多家,清运生活垃圾两万吨、建筑垃圾1万多立方米。
市区提升清扫保洁质量,大力推行机械化清扫和“湿法”作业,合理调度安排洒水车、洗扫车、抑尘车作业时间,每天安排洒水一至四次,机械化洗扫、清扫一至两次,抑尘一次,对城区主干道进行巡回清洗,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全年机扫率达到80%以上。针对冬季落叶增多的情况,市区增加了保洁人员和保洁车辆,加大巡回保洁频率,确保路面整洁卫生。经过扎实的综合整治,现如今,商洛中心城区市容市貌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