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全国村晚中的商洛元素
本报记者 胡蝶
文章字数:3796






   
   
  记者来到排练场的时候,丹凤县剧团正在彩排2018年的百姓春晚。天很冷,偌大的排练场里,空调呼出的暖气抵不住四面八方渗出的滚滚寒意。台下,或坐或站着剧团的工作人员;台上,身着艳丽单薄衣裙的演员热情洋溢地起舞翩翩。负责节目编排的邓耀斌老师在大厅中央一丝不苟地盯着演员们的动作,同时认真地听着音效,时不时,还用话筒大声请全体演职人员停下重新排演。
  整个彩排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丹凤县剧团代表商洛去北京星光影视园参与2018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录制的五个节目《畬田歌》《摘柿子》《谁也别落下》《斗鞭》《丰收》。在热烈欢快、柔美抒情的乐曲中,富于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舞将商洛新农村秋天丰收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乡村春晚崭露头角
  这次丹凤县剧团参与录制表演的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是由农业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农村社区小康建设专业委员会、文化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中国人口宣教中心社会活动部、陕西农林卫视、全国乡风文明网联合主办的。在众多的“春晚”中,“乡村春晚”让大众参与,为大众服务,真正接地气,已成为乡村的名片和品牌,而全部选用原汁原味的原创节目则成为“全国乡村春晚”的亮点。整个晚会通过“约会春天的来临”“回味夏天的耕耘”“祈福秋天的收成”“燃烧冬天的激情”等4个篇章精彩演绎,由语言类、歌舞类、传统非遗类构成,全长约两个小时。
  作为西北五省唯一入选的团队,丹凤县剧团在2018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现场表演长达20分钟,以“祈福秋天的收成”系列歌舞组合的形式,讴歌了党的惠民政策和助力农村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示了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将丹凤最好的地方文化元素展现在了全国观众面前。在演出现场,丹凤县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阮建波还受组委会邀请为地方文化代言,向全球乡村人拜年。
  于北京现场完成的演出录制完成,还将进行后期制作。2018年正月初二,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将在陕西农林卫视及腾讯、爱奇艺、全国乡风文明网播出。
  祈福秋天收成良好
  负责现场编排的邓耀斌老师,是一名从业经历丰富的编剧。他从1972年开始,便在丹凤县剧团工作,直至1984年。随后调到县文化馆从事音乐创作、音乐辅导,到三四年后被借调到文化局管文化艺术。他介绍说:“实际上,剧团就是我创作的一个平台。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我的创作一直没断。不光写舞蹈、写歌曲、写小品,还写小戏,基本上每年就有一个到两个小戏能够获奖。去年写了一个地方方言情景剧《南山火种》,参加全国艺术节展演,在商州还演了三场,反响比较好。”他说参加2018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的四个舞蹈,都是自己和剧团一位退休的李老师共同创作的地方特色节目。只是为了参加2018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这些节目从音乐、编排等各方面,全部都改版了,只留下了一些明显的地方特色元素。
  其中,舞蹈《畬田歌》由演员12女12男表演,以北宋诗人王禹偁在商洛的著名诗作为题材编排,着力表现了劳动人民刀耕火种、辛勤劳作的壮观场景,舞蹈风格独特、高亢粗犷、气氛热烈,令人耳目一新。舞蹈《摘柿子》由16位女演员表演,描绘了秋天里,满山遍野层林尽染,柿子像一盏盏红红的小灯笼挂满枝头,一群摘柿子的山妹子穿梭在山野间,甜美的笑容让人心里升腾起秋天的暖意的美好画面。舞蹈《斗鞭》根据千百年来丹凤流传下来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风俗“每年秋收后的八月十五这天,村里的壮小伙子们,通常都会用苞谷叶编成长长的鞭子,一块相约到村里的空地上,使劲地甩,看谁的声音大,技艺高,传说中这种叭叭的声音,可以去除晦气,而且,技艺高超的小伙子还会受到美丽姑娘的青睐,从而成就一份美满的姻缘”改编,舞蹈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由14位男演员表演,富有感召力。而最后一支舞蹈《丰收》则用金灿灿的稻穗把我们带进五谷丰登的秋天,用飘香的瓜果把我们带进迷人醉人的秋天,用欢庆的锣鼓把我们带进喜笑颜开的秋天,活力四射、富有动感,洋溢着一群青年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由演员18女10男表演,他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散发着青春的朝气,用激情和奔放,描绘出一幅秋天诗情画意般的美丽画卷。
  而唯一一首最新创作,由女高音歌唱家高咏梅演唱、16位女演员伴舞的歌曲《谁也别落下》,则用真挚朴实的语言唱出了把脱贫温暖送进农户,把扶贫真情送进万家,你拉一把,我拉一把,共同走在小康路上,谁也别落下的壮志豪情。
  辛苦排练打磨精品
  从北京参加2018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演出归来之后,丹凤县剧团团长陈元忠对团里的演员们为了此次进京演出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自从接到演出任务,就马上从2017年10月中旬开始筹划,直至进京演出,整个排练共持续了一个半月。时间紧,任务重,剧团的演职人员克服了众多的困难。
  最大的困难就是换服装的问题。所有上台的演员共有43位。因为丹凤县剧团这次承担的整个演出,基本都是以舞蹈的形式进行,演员要上得多、阵容还要大,所以每个舞蹈上的演员都是二十多位。丹凤县剧团的主要力量都参与了演出。有的演员还同时参与了几个舞蹈,因此服装置换很紧张。“这从当初排练的时候开始,就是个大难题。为这我们非常头疼。咱剧团力量有限、人员也有限,只能导演、编剧时时凑在一起商量、想办法。比如通过节目的调配;通过做服装的时候,把服装做得很相像;或者咱上个节目的服装咱下个节目套个马褂,往腰里别个啥,就那一分钟都不到的时间,咱就能把那服装给换过来;再通过男女的搭配,最终把问题给解决了。”老团长回忆起来,无可奈何而又明显有点自豪地笑着说。
  接下来攻克的难关,也是丹凤县剧团的演员平时一直都在克服的困难,那就是排练的艰辛。“排练的时候,刚好数九寒冬,非常冷。咱团里底子薄、环境差,没有专业的排练场,也没有足够的、效果好的保暖设施。现在的排练场是剧团的同志自己集资改造的一个小吃市场的二楼,上面开的大天窗,风吹得呼呼的,有时候下雨还弄不成啦。一楼是小吃市场,油烟熏着、闹着。在那种环境下,大家还是坚持排练。排练期间,局里想办法,给剧团拨了几万块钱,购置了两台大空调。虽然由于大天窗的风一直刮着,排练场里仍然不是那么热,但是排练的演员们心里还是满足了。有几个小伙子排练的时候还赤膊上阵,激情洋溢。”想起排练的艰苦时光,老团长为辛苦排练的演员、他眼里的孩子们所感动,他闪耀着泪光说道,“咱排练的时候,同事之间,我经常能看到,娃们在一起,相互帮助。有同志出去吃饭,回来看其他同事还在加班排练,不用打招呼,就主动帮忙带回来了吃喝。后来咱团里就这个排练而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加班加点排练,吃加班饭啊啥,那都是必要的,反正咱下面就是小吃市场。记得有两天,娃们自发的,排得很晚。我看到有一二十个娃都凑在一起吃饭。我以为吃的啥好饭,结果一看,做的这么大一锅糊汤面,我问娃,‘这咋今儿都做这饭在这儿吃呢?’几个娃说排练紧张,顾不得回去。排练的那个导演,说他媳妇想吃糊汤面了,下去小吃市场给人掏了50块钱,让本来不是做糊汤面的师傅给做糊汤面,做了一大锅,就锅就碗端到练舞场。那天排练的娃都在那边去吃。就是那个事情之后,只要逢礼拜天加班排练,剧团都管饭。不让同志回去,因为同志回去时间也太紧张。”老团长轻轻抬手遮了遮眼角的泪花:“那次排练很感人。剧团里同志们都很能干。这次进京参加‘村晚’的成功,我认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大家都是好同志,认真地完成了任务,也算是干好了咱的本职工作。”
  首都参演荣誉无上
  百姓春晚排练的间隙,中午大家都在休息吃饭的时候,丹凤县剧团两位参加了2018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录制的女演员贾岩和刘佩,与其他参加彩排的同事一起坐在排练场大厅的一角,匆匆吃完了盒饭。这次的百姓春晚,共包含有丹凤县各个单位选送的16个节目,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参与过2018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录制的五个节目《畬田歌》《摘柿子》《谁也别落下》《斗鞭》《丰收》。贾岩和刘佩怕打扰到别人休整,悄悄地披上羽绒服,到排练场外的走廊里继续排练。走廊里冷风不断迎面袭来,两个漂亮的小姑娘丝毫不介意,举着草编的簸箕——她们的演出道具,旁若无人地沉浸在她们排演的剧情里。两人顺利地排演了一场之后,才忙里偷闲地对记者说:“我们剧团排这几个节目花费了不少钱,也耗费了心血。因为我们是到北京去,代表的是商洛,不纯粹代表我们丹凤县剧团这个小剧团。虽然只是去北京演出二十分钟,我们却是抱着必须要成功,以最好的形象去反映商洛、丹凤地方特色的信念,因此我们的节目也是准备得非常早。当时我们是2018年1月18日去,23日回来。本来定的是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因为大家对人民大会堂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特别激动。结果到北京去以后,人民大会堂开会议。筹备组一再给几个参与单位道歉,后来在中央电视台一个录制基地录制。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非常6+1等很多节目,知名栏目,都在这个影视基地录制。所以大家也还是依旧很兴奋。我们在那儿管吃管住、连录制排练带演出,共三天时间。演出的时候气氛很好,台下最前面也坐了不少领导。我们带队的是文化局的阮局长,他就在第一排坐着,据他后来跟我们说,领导对我们的节目,还是很认同的。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
  “作为大山里的孩子,能有机会去首都北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一起参与演出,是一种至高的荣誉。排练时的辛苦、为了演出而加班加点,这些心酸站在影视基地的舞台上的那一瞬间,都被打在脸上、身上的灯光一扫而光。我们在当时想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演好节目,为丹凤,为商洛人民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