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六分多地
文章字数:1933
进城工作二十多年了,虽然不再种地,但我很怀念老家种地那些年月的温馨时光。
在我小的时候,家庭人口多,靠挣工分粮食的年月,生产队分给的那些粮食不够吃,即使掺杂些山里特有的季节性野菜,也常常接不上茬。为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个过得好些,父母亲想方设法为家里增补粮食。父亲上山割荆条,编框子,卖给河南人装苹果用,换来黄澄澄的玉米颗粒;母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庄稼,春末夏初庄稼长得郁郁葱葱异常茂盛,像一道绿色的屏障,连同屋后四季常青的竹子相映成趣,让人居于绿色的环抱中,独享自然的气息。既是酷暑到来,外面烈日炎炎,回家坐在屋檐下立刻有了凉意,微风吹过绿色的屏障,玉米叶子随风摆动,凉风习习。兴之所至,闲步屋后,微风吹,竹叶沙沙作响,演奏动听悦耳的歌,让人的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天籁之声由此而生。
自从土地承包后,我家拥有了自己耕种的十多亩地,包括门前大路边的坪地和碾子沟的坡地。有了土地耕种,再也不愁缺粮食吃而闹饥荒。犹记土地承包那年,家家户户笑逐颜开,圈养耕牛。春冬播种,延续传统耕种方式,按地块种植收获庄稼,虽产量不高,却能解决温饱问题。大约土地承包后的第三年春,父亲去河南灵宝县豫灵镇亲戚家,看到豫灵镇人在田间套种行行田,一行玉米,一行洋芋,听说两种作物种植不减产,还增产,父亲似信非信,问这问那,记下宽行窄行及株距的行间距。返回家,父亲就在自家责任田里试验宽窄行种植模式。先把地里的土块敲打细碎,打木桩,拉线,宽窄行相间排列。邻居们看到父亲在地里套种玉米、洋芋,既好奇,又对收成产量存疑。有好心的邻家劝说父亲,可他笑笑说:“反正不成功也就是试验田歉收罢了!”父亲自信套种能成功,他是亲眼看到河南人套种的,“人家干成了的事,咱也试试看吧。”父亲看准了的事,一般不会轻易放弃。
春夏之际,田野里的庄稼满眼翠绿,套种玉米长势喜人。春风吹,吹绿了禾苗,田间的玉米正在返青;夏风吹,吹壮了禾苗,田野的玉米舒叶壮秆含苞吐穗;秋风吹,吹熟了玉米,青纱帐里荡漾着一种醉人的成熟气息……秋收季节,让父亲欣喜的是不但没有减产,还夏收了洋芋又种了小豆。父亲详细记录了门前地里套种作物收成,用事实说明了行行田套种的高产。冬播小麦,邻居们开始试验行行田种植。来年春播,用行行田套种方式影响到相邻上下村。后来,乡镇上的农业技术员学习外地农作物种植经验,大面积推广行行田套种技术,粮食作物丰产增效。从农作物套种到蔬菜间作套种,举一反三,合理间作套种,提高了产量。如今想来,我为父亲感到骄傲!他用试验套种的成功证实了自己选择的正确。那年秋收,我回家看到父亲在算盘珠上拨来拨去,一边写一边算,他放下算盘不由笑出声来。我心想,父亲的行行田套种成功了。我看父亲满脸笑容,嘴里衔着一根长长的烟管,靠在椅子上“吧嗒吧嗒”地吞云吐雾。看父亲边抽烟边沉思的样子,又在谋算套种的事吧!这就是我的父亲,一辈子种庄稼,亲近土地,不墨守成规,善思好学不服输。不管是木工活,还是瓦工活,父亲都能胜任。村上邻家盖房子、修院墙等,父亲乐于帮忙,并尽力做好。家里的各种农具父亲都改造过,用起来方便灵活。如今父亲去世一年了,他真的把自己与土地融为一体。种庄稼的弟弟用的是机耕农具,那些父亲改造的木犁、耙、耧等农具只好挂在山墙上,成了一种念想。
记得我成家后的第二年,按照乡俗兄弟多要分家,我也分得了自己的土地。从上学到高中毕业当民办教师,我很少亲自耕种过庄稼。分家了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套牛犁地,牛不听使唤,行行田歪歪斜斜,虽尽心去做,终不得要领。有年,冬种小麦手下撒的不均匀,出苗稀少,还有小片空白。妻子在娘家种过庄稼,干农活比我强。一年到头,庄稼地里的活路几乎由妻子承包了,家里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一九八七年九月我考上了师范,上学两年家里的土地妻子经管,种庄稼、挖药材,卖粮食卖药材,为我填补上学的零花钱而受尽了苦。师范毕业我先后在两个小镇工作过,家里的几亩地依然由妻子耕种,我只有节假日回家帮忙。进城后的二十多年间,我的土地随着孩子上学而减少,留下的一点地也转让给弟弟耕种。妻子先在城里一家印刷厂打工十多年,后又到园林所打工,心里总想着种地,自己在馒头山荒地挖地、除草,种植蔬菜。我也没有说的,谁让咱是农民的孩子呢!
前年,北山老家村干部传话,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要确权确地,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我的两个孩子的土地村上想收回。听得这话,我和妻子一夜未眠。第二天,我找到县上土管部门查政策,又到镇政府找分管领导交谈。按照土地承包三十年的政策村上是无权收回我的地。依据政策与村干部多次协商,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孩子的六分多地。去年我拿到了县人民政府发证,心里踏实多了。我已拥有自己的一点土地,退休了好好经营。让绿色融入我的生活,用心呵护那块六分多地。
在我小的时候,家庭人口多,靠挣工分粮食的年月,生产队分给的那些粮食不够吃,即使掺杂些山里特有的季节性野菜,也常常接不上茬。为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个过得好些,父母亲想方设法为家里增补粮食。父亲上山割荆条,编框子,卖给河南人装苹果用,换来黄澄澄的玉米颗粒;母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庄稼,春末夏初庄稼长得郁郁葱葱异常茂盛,像一道绿色的屏障,连同屋后四季常青的竹子相映成趣,让人居于绿色的环抱中,独享自然的气息。既是酷暑到来,外面烈日炎炎,回家坐在屋檐下立刻有了凉意,微风吹过绿色的屏障,玉米叶子随风摆动,凉风习习。兴之所至,闲步屋后,微风吹,竹叶沙沙作响,演奏动听悦耳的歌,让人的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天籁之声由此而生。
自从土地承包后,我家拥有了自己耕种的十多亩地,包括门前大路边的坪地和碾子沟的坡地。有了土地耕种,再也不愁缺粮食吃而闹饥荒。犹记土地承包那年,家家户户笑逐颜开,圈养耕牛。春冬播种,延续传统耕种方式,按地块种植收获庄稼,虽产量不高,却能解决温饱问题。大约土地承包后的第三年春,父亲去河南灵宝县豫灵镇亲戚家,看到豫灵镇人在田间套种行行田,一行玉米,一行洋芋,听说两种作物种植不减产,还增产,父亲似信非信,问这问那,记下宽行窄行及株距的行间距。返回家,父亲就在自家责任田里试验宽窄行种植模式。先把地里的土块敲打细碎,打木桩,拉线,宽窄行相间排列。邻居们看到父亲在地里套种玉米、洋芋,既好奇,又对收成产量存疑。有好心的邻家劝说父亲,可他笑笑说:“反正不成功也就是试验田歉收罢了!”父亲自信套种能成功,他是亲眼看到河南人套种的,“人家干成了的事,咱也试试看吧。”父亲看准了的事,一般不会轻易放弃。
春夏之际,田野里的庄稼满眼翠绿,套种玉米长势喜人。春风吹,吹绿了禾苗,田间的玉米正在返青;夏风吹,吹壮了禾苗,田野的玉米舒叶壮秆含苞吐穗;秋风吹,吹熟了玉米,青纱帐里荡漾着一种醉人的成熟气息……秋收季节,让父亲欣喜的是不但没有减产,还夏收了洋芋又种了小豆。父亲详细记录了门前地里套种作物收成,用事实说明了行行田套种的高产。冬播小麦,邻居们开始试验行行田种植。来年春播,用行行田套种方式影响到相邻上下村。后来,乡镇上的农业技术员学习外地农作物种植经验,大面积推广行行田套种技术,粮食作物丰产增效。从农作物套种到蔬菜间作套种,举一反三,合理间作套种,提高了产量。如今想来,我为父亲感到骄傲!他用试验套种的成功证实了自己选择的正确。那年秋收,我回家看到父亲在算盘珠上拨来拨去,一边写一边算,他放下算盘不由笑出声来。我心想,父亲的行行田套种成功了。我看父亲满脸笑容,嘴里衔着一根长长的烟管,靠在椅子上“吧嗒吧嗒”地吞云吐雾。看父亲边抽烟边沉思的样子,又在谋算套种的事吧!这就是我的父亲,一辈子种庄稼,亲近土地,不墨守成规,善思好学不服输。不管是木工活,还是瓦工活,父亲都能胜任。村上邻家盖房子、修院墙等,父亲乐于帮忙,并尽力做好。家里的各种农具父亲都改造过,用起来方便灵活。如今父亲去世一年了,他真的把自己与土地融为一体。种庄稼的弟弟用的是机耕农具,那些父亲改造的木犁、耙、耧等农具只好挂在山墙上,成了一种念想。
记得我成家后的第二年,按照乡俗兄弟多要分家,我也分得了自己的土地。从上学到高中毕业当民办教师,我很少亲自耕种过庄稼。分家了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套牛犁地,牛不听使唤,行行田歪歪斜斜,虽尽心去做,终不得要领。有年,冬种小麦手下撒的不均匀,出苗稀少,还有小片空白。妻子在娘家种过庄稼,干农活比我强。一年到头,庄稼地里的活路几乎由妻子承包了,家里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一九八七年九月我考上了师范,上学两年家里的土地妻子经管,种庄稼、挖药材,卖粮食卖药材,为我填补上学的零花钱而受尽了苦。师范毕业我先后在两个小镇工作过,家里的几亩地依然由妻子耕种,我只有节假日回家帮忙。进城后的二十多年间,我的土地随着孩子上学而减少,留下的一点地也转让给弟弟耕种。妻子先在城里一家印刷厂打工十多年,后又到园林所打工,心里总想着种地,自己在馒头山荒地挖地、除草,种植蔬菜。我也没有说的,谁让咱是农民的孩子呢!
前年,北山老家村干部传话,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要确权确地,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我的两个孩子的土地村上想收回。听得这话,我和妻子一夜未眠。第二天,我找到县上土管部门查政策,又到镇政府找分管领导交谈。按照土地承包三十年的政策村上是无权收回我的地。依据政策与村干部多次协商,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孩子的六分多地。去年我拿到了县人民政府发证,心里踏实多了。我已拥有自己的一点土地,退休了好好经营。让绿色融入我的生活,用心呵护那块六分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