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五个方面都要强
文章字数:4042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乡村振兴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倒排工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表是如此紧迫: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具备战略定力,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劈波斩浪,久久为功。
乡村产业振兴
南望惠州,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惦记着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核心要在农村产业规模上做文章,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逐水草而居”的五千年农耕文明,形成了星星点点的小村屯、村落,在同步小康和国家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振兴乡村、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迫切任务。杨国强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村情的适度规模经营。
开展土地整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备经济和政策基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从经济上看,过去千家万户“划田埂而种”,小块农田不具备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条件,生产效率低,规模化程度不够,收入水平也不高。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土地经营分散、闲置,土地产出率难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从政策上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民既可以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规模化生产提升效率,又能安心进城务工。
杨国强表示,开展土地整理,撤除分户而种的田埂沟壑,农村耕地面积将得到扩大,同时规模化的农地适度集中,为推广应用现代大型农业机械创造了条件,农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这样的乡村产业振兴,才叫美呢!”
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嬗变。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将有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的未来是什么样呢?宋洪远表示,未来农业呈现的6种发展趋势将奠定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从事绿色产业,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把他们称为“绿领”。新希望提出一项“绿领”培养计划,准备用5年时间,发动一批涉农企业参与,无偿为农村培育10万个新型农民和农技员。在培训10万人的基础上,还将从中选拔至少100名创业合伙人,给予资金、技术、渠道等方面的创投扶持。
宏观上看,仅2017年中央财政就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以上。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懂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400万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将达到2000万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绿领”在哪里?在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历史进程里。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过去是远近出名的穷村,如今的西辛庄村成了富裕村。村支部书记李连成介绍,村子里搭起蔬菜大棚、种上了营养价值高的水果,靠的是本乡本土培育的技术人才。好酒也怕巷子深,西辛庄村的蔬菜、水果在国内市场卖得好,就是通过4个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把水果卖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现代农业,呼唤着乡村人才振兴。现代化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从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参展台上可以看到现代化农业新趋势:机器人摘黄瓜、猪脸远程识别、云端放养管理、大田测土配方施肥等“互联网+”的农业应用层出不穷。杨国强说:“没有人才,如何驾驭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管理呢?”
乡村人才振兴,培育体系是保障。经过探索,目前已经建成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建制,形成了一支拥有近2万名专职人员和5万余名兼职教师的农民教育培训专业队伍。
乡村文化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表示,目前我国乡土性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乡村社会的实体结构及乡土文化呈现新趋势,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后乡土性特征。
乡村文化振兴,要体现深厚的文化传统。刘永好说:“把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又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建构具有饱满品位特征、具有生动气息的新乡土、新农村,才能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农民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杨昌芹说:“准备将赤水竹编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帮助大伙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乡村文化振兴,要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宋洪远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从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特征中找出乡土社会的合理价值,以优化现代社会道德真诚的生存环境,是当务之急。要在“关键小事”上勇于作为。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薄,乡村文化日渐荒芜。同时,厚葬薄养、铺张攀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风气蔓延。农村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要在红白喜事、结婚彩礼这些“关键小事”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不良习气蔓延。
杨国强表示,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生态振兴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是乡村生态振兴中的短板。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厕所革命”,2004年—2013年,中央累计投入82.7亿元,改造农村厕所2103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74.09%。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目前,我国正在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问到心目中的乡村生态振兴是个啥样子的时候,李连成说:“村子前面的小河干净了,山清了,绿色生态就是乡村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要落实生态发展理念。刘永好表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增强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推进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
要实施农业的绿色发展。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农业绿色发展“三不、两零、一全”的总体目标,就是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远景目标。
宋洪远表示,乡村生态振兴要在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上下力气,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等制度和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要在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上下功夫,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要在产地环境保护治理上完善制度,紧扣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建立工业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
乡村组织振兴
小岗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村民获得感不断增强,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孔祥智表示,没有党组织领导的创业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就很难获得现实利润,村民分红也就无从谈起。
群雁要靠头雁领。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乡村党组织就是主心骨。乡村组织振兴可以动员乡村经济要素,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认为,一个村只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党支部,才可以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说,依靠基层党组织,张庄村这几年不断从外面引进适合本村发展的项目,建设了170余个种植哈密瓜的种植大棚,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哈密瓜。
乡村组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曹清尧说,要在返乡回村的“能干人”、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中发展党员,用知识、能力充实党支部,提高党支部领导服务发展的能力,加快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实现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态势显现,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等现象普遍存在,“三留守”问题突出,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小官巨贪、村霸控制等现象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孔祥智表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把夯实基层组织作为固本之策,解决乡村振兴中的迫切问题。
需要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杨国强说,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据人民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乡村振兴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倒排工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表是如此紧迫: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具备战略定力,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劈波斩浪,久久为功。
乡村产业振兴
南望惠州,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惦记着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核心要在农村产业规模上做文章,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逐水草而居”的五千年农耕文明,形成了星星点点的小村屯、村落,在同步小康和国家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振兴乡村、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迫切任务。杨国强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村情的适度规模经营。
开展土地整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备经济和政策基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从经济上看,过去千家万户“划田埂而种”,小块农田不具备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条件,生产效率低,规模化程度不够,收入水平也不高。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土地经营分散、闲置,土地产出率难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从政策上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民既可以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规模化生产提升效率,又能安心进城务工。
杨国强表示,开展土地整理,撤除分户而种的田埂沟壑,农村耕地面积将得到扩大,同时规模化的农地适度集中,为推广应用现代大型农业机械创造了条件,农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这样的乡村产业振兴,才叫美呢!”
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嬗变。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将有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的未来是什么样呢?宋洪远表示,未来农业呈现的6种发展趋势将奠定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从事绿色产业,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把他们称为“绿领”。新希望提出一项“绿领”培养计划,准备用5年时间,发动一批涉农企业参与,无偿为农村培育10万个新型农民和农技员。在培训10万人的基础上,还将从中选拔至少100名创业合伙人,给予资金、技术、渠道等方面的创投扶持。
宏观上看,仅2017年中央财政就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以上。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懂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400万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将达到2000万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绿领”在哪里?在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历史进程里。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过去是远近出名的穷村,如今的西辛庄村成了富裕村。村支部书记李连成介绍,村子里搭起蔬菜大棚、种上了营养价值高的水果,靠的是本乡本土培育的技术人才。好酒也怕巷子深,西辛庄村的蔬菜、水果在国内市场卖得好,就是通过4个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把水果卖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现代农业,呼唤着乡村人才振兴。现代化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从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参展台上可以看到现代化农业新趋势:机器人摘黄瓜、猪脸远程识别、云端放养管理、大田测土配方施肥等“互联网+”的农业应用层出不穷。杨国强说:“没有人才,如何驾驭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管理呢?”
乡村人才振兴,培育体系是保障。经过探索,目前已经建成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建制,形成了一支拥有近2万名专职人员和5万余名兼职教师的农民教育培训专业队伍。
乡村文化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表示,目前我国乡土性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乡村社会的实体结构及乡土文化呈现新趋势,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后乡土性特征。
乡村文化振兴,要体现深厚的文化传统。刘永好说:“把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又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建构具有饱满品位特征、具有生动气息的新乡土、新农村,才能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农民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杨昌芹说:“准备将赤水竹编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帮助大伙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乡村文化振兴,要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宋洪远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从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特征中找出乡土社会的合理价值,以优化现代社会道德真诚的生存环境,是当务之急。要在“关键小事”上勇于作为。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薄,乡村文化日渐荒芜。同时,厚葬薄养、铺张攀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风气蔓延。农村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要在红白喜事、结婚彩礼这些“关键小事”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不良习气蔓延。
杨国强表示,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生态振兴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是乡村生态振兴中的短板。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厕所革命”,2004年—2013年,中央累计投入82.7亿元,改造农村厕所2103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74.09%。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目前,我国正在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问到心目中的乡村生态振兴是个啥样子的时候,李连成说:“村子前面的小河干净了,山清了,绿色生态就是乡村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要落实生态发展理念。刘永好表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增强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推进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
要实施农业的绿色发展。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农业绿色发展“三不、两零、一全”的总体目标,就是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远景目标。
宋洪远表示,乡村生态振兴要在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上下力气,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等制度和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要在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上下功夫,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要在产地环境保护治理上完善制度,紧扣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建立工业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
乡村组织振兴
小岗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村民获得感不断增强,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孔祥智表示,没有党组织领导的创业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就很难获得现实利润,村民分红也就无从谈起。
群雁要靠头雁领。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乡村党组织就是主心骨。乡村组织振兴可以动员乡村经济要素,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认为,一个村只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党支部,才可以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说,依靠基层党组织,张庄村这几年不断从外面引进适合本村发展的项目,建设了170余个种植哈密瓜的种植大棚,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哈密瓜。
乡村组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曹清尧说,要在返乡回村的“能干人”、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中发展党员,用知识、能力充实党支部,提高党支部领导服务发展的能力,加快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实现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态势显现,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等现象普遍存在,“三留守”问题突出,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小官巨贪、村霸控制等现象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孔祥智表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把夯实基层组织作为固本之策,解决乡村振兴中的迫切问题。
需要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杨国强说,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