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村庄(外三篇)(小说)
文章字数:6524
回忆着爷爷的讲述,柳城终于走进了爷爷的村庄。
爷爷的村庄有一条叫月河的小河。
爷爷说,那河真的是美呀。河边是一棵棵的大柳树,枝繁叶茂,缥缥缈缈,引来无数的知了,还有数不清的鸟。年少的爷爷和小伙伴们上树捉知了,在枝头摸鸟蛋。倦了累了,他们就把柳枝缠绕在一起,做成一个柳条鸟笼子,躲在里面睡觉。一觉醒来,最喜欢的,就是跳进树下的深潭去洗澡;又喜又怕的是担心邻家的新媳妇在水潭里洗澡,那白的屁股,细的腰身,圆的……让人心慌口跳满脸发烫。
河里的水清凌凌凉悠悠,落在水里都不愿意出来。游泳,打水仗,扎猛子,或者把小伙伴的头硬摁进水里,喝几口冷水,心里好生的畅快。冻得肚子有些疼了,就趴在滚热的石头上暖肚子,一个个的孩子就像一条条鱼趴在石头上。
最喜欢的还是河里的鱼儿。对付那些无鳞的小油鱼,用一个小竹篓装一些麦草,放进水里,过一会儿捞起来,篓里就会有半篓子的鱼儿;最傻的是那种黑身红斑、长着红尾巴的钢鳅儿,弄一截柳条儿就能哄进碗里。还有春天里,鱼洞会有数不尽的大鱼流出,用筛子堵水口子,片刻就是满满一背篓。
爷爷说,那山是宝山,啥都有。有四季吃不完的野果子,还有好多好多的药材,拾到篮子就是钱。村里孩子的书本、学费,还有身上的新衣服,脚底下的凉鞋,都是自己在山上弄回来的。哪像城里,撒一泡尿,还要掏一块钱,比一斤麦子都金贵。
山里还有豹子,有狼,有狐狸。这些东西怕人的,人几乎看不见。他们喜欢松鼠,喜欢野兔,还有林麝,这东西都是狡猾的动物,他们收拾不住。他们喜欢那种傻乎乎的麂鹿,遇上惊吓,喜欢把脑袋扎进石缝里。他们砍柴的时候,曾经活捉过一只麂鹿卖给代销店会打算盘戴着眼镜的小老头,买了向往已久一个黄挎包。
爷爷说,村庄的地也好。别看那地不平,可是土肉厚,保墒保肥,撒下一把种子,啥都长呢。爷爷说自己是种粮食的好手,不惜力气,种的麦子,包谷,黄豆,洋芋,红苕,年年都是村里长得最好的,收成也是最多的。用那些粮食做出的饭是最香的,用那些粮食酿出的酒是最纯的,喝醉了头也不痛。
爷爷说自己有一身的好力气,又种得一手的好庄稼,村子里的好姑娘眼珠子围着爷爷转悠。爷爷呢,左挑右选,看上了十里八乡最俊的姑娘。爷爷正熬煎请谁去说媒呢,那姑娘的父亲看了看爷爷土地上的庄稼,亲自把姑娘送上了门。那姑娘就成为了他奶奶,气得村长从此迷上了酒,成为了一个酒疯子,整天在村子里闲浪荡。
爷爷奶奶成了亲,爷爷的日子越发的红火。他们一起下地种庄稼,一起上山挖药抓钱,得了空不是唱花鼓子戏,就是唱姐儿歌,把日子唱得甜蜜蜜的。后来,爸爸出生了,姑姑出生了,奶奶顾不得下地上山了,就养猪,在房前屋后种药材。爷爷呢,干活儿的劲头更足了,河里,山里,地里,爷爷有好多挣钱的路子。爷爷奶奶就用那些钱把爸爸姑姑送进了大学,送进外省的大城市。
爷爷说,忙碌了大半辈子,他们也老了,他们依然喜欢自己的村庄。村里人情长,门上连锁都不用上,用一节小木棍别着,找东西了自己动手;有了红白喜事,家家出力流汗跟着乐呵。乐呵完了,就到学校的门口听人吹牛,或者爬上后山看看炊烟袅袅的村庄。
爷爷说,待在自己的村庄,心是踏实的暖暖的。
可父亲生生是把爷爷奶奶接进了外省的这座城市。
从此,爷爷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村庄。
爷爷的村庄住进了爷爷的梦里。
爷爷的村庄也融在自己的记忆里。
爷爷日益老去,爷爷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他带爷爷去看看自己的乡村。
可柳城一直借口很忙。
而今,爷爷去世了,柳城满怀愧疚带着爷爷的遗像回到爷爷的村庄。
可惜,他看见的只一座高速路的大型高架桥和几座楼房。
小河消失了,柳林不见了。
村口的皂角树也没了踪影。
吹牛的人也早散了。
爱喝酒的老村长和会打算盘的小老头也不知了去向。
爷爷虽然还在相框里乐呵呵地笑着,可爷爷的村庄再也不见了。
柳城喊了一声“爷爷”,倏地泪流满面。
哑巴的酒
吃完腊八节的粥,哑巴又开始吊酒了。
哑巴吊酒的日子都是在吃了腊八粥以后。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问哑巴,哑巴只是呜呜啦啦地笑,谁也不明白他说的是嘛意思。不过,哑巴吊的酒真是好,酒色清亮,入口醇和,喝进胃里不上火、不起痰、不痛头。问哑巴有啥子诀窍,哑巴还是呜呜啦啦地笑,人们依然弄不明白他说的嘛意思。
哑巴是吊酒的把式。不说麦子、包谷、红薯了,他还会用洋芋、包谷秸秆吊酒,甚至连山上挖出的蕨根、葛根都能酿出好酒来。哑巴最擅长的还是吊甘蔗酒。哑巴吊的甘蔗酒有瓶子酒的清亮,有麦子酒的绵香,有包谷酒的劲道,自然还有甘蔗酒的甘甜。他接的酒还长,别人一甑子甘蔗能接十斤酒,他能接十五斤,酒劲儿不减。
村里人不知道哑巴在哪里学来的好手艺。
哑巴是外地来的。
哑巴来的那年冬天特别的冷,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连小河的水也冻实了。早起的谭大爷到河边破冰挑水时,发现河边的雪地上倒着一个人。谭大爷撂了水桶跑过去,看到一个十五六岁半大不小的孩子,嘴脸青紫,手脚冰凉,呼吸微弱。谭大爷急忙喊人把他抬进屋里放在床上,几个人一起用雪给哑巴擦身子。直擦得全身发红体温回还,嘴唇的青紫慢慢褪去,那小子才张开了嘴。张开了嘴巴却不会说话,是个哑巴。
哑巴是哪里人?无从知道。为啥流落到这里,也无法知晓。谭大爷无儿无女又无老伴儿,就把哑巴收留了,权当自己捡了一个儿子。谭大爷给他买衣服买鞋子,做床置被子,教他种庄稼,做家务,还打主意给他找媳妇。哑巴记得谭大爷的好,家里家外的重活抢着干,种庄稼也是一把好手。两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模有样,都说谭大爷好人有好报。
哑巴也记得村里人的好。村里哪家需要劳力了,哑巴就去了。哑巴心细,活儿做得好,就连下雨的日子哑巴也不得闲,要么帮人割牛草,要么帮人推大磨,随叫随到。哑巴的活儿干得好,还不要工钱,哑巴修来了好人缘。待到谭大爷去世的时候,村子人都来帮忙,把谭大爷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
谭大爷死后,哑巴成了大家的儿子,东家进西家出,哪家有活儿哪家去,一天忙得不得了。饭呢,基本都在别人家吃。村里人厚道,即就是不让他干活,也常常喊他去吃饭。谁家也不差那一把米,也就是加一双筷子加一个碗的事。
还有人操心着给哑巴介绍媳妇。可村子太穷了,健全人娶个媳妇都难,不说一个哑巴了。那总得帮哑巴一把吧,几个人一商议,就把哑巴的房子重新收拾了一遍。哑巴的房子立马变得高大亮堂窗明几净了,哑巴高兴得呜呜啦啦直叫唤。
那年新麦子下场,哑巴种下了一地的甘蔗。吃了腊八节的粥,哑巴开始吊酒。吊了三天三夜,满村子飘着酒香。哑巴不喝酒,家里又不过事,吊酒干什么呢?村里人疑惑不解时,哑巴端了一老碗酒去敬谭大爷。正叹息哑巴孝顺呢,敬罢谭大爷的哑巴进门来了——哑巴送酒来了。哑巴给村里人每一户都送了一罐酒。哑巴的酒清冽醇香,甘甜绵长,喝进嘴里,醉在心头。村里人明白了哑巴的心意,却不知道哑巴在哪里学来的好手艺。谭大爷不会吊酒,哑巴有口不会说。
以后的年年,村里人懒得吊酒了。吃了腊八节的粥,就盼哑巴吊酒。哑巴吊酒的场面很热闹,男人女人都来了。男人品美酒,女人就用吊酒的热水洗被子、洗衣服。男人喝得红光满面,女人也把被子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哑巴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满院子都是欢声笑语。
吃了腊八粥,哑巴又开始吊酒了。今年看吊酒的人少多了,村里好多人家都搬迁到了城里,有的还搬进了省城,村子几乎空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特别穷的人家。场面虽不热闹,酒却出奇的好,远远闻着就醉了。吊完了酒,哑巴恭恭敬敬地敬了谭大爷,又给留下的人家送了酒。然后,他把酒全部装进塑料壶,准备送给搬进城里的村里人。
哑巴挑着美酒进城了。村里的人眼气得不得了,都说哑巴这回可以见见大世面了,那些搬到城里的人家说不定会怎么招待哑巴呢。
谁想到呢,哑巴第二天下午就回来了,挑出去的酒又挑了回来。是找不着路?还是进不了小区的门?亦或是……哑巴说不清,村里的老人猜不出。但见哑巴把酒摆在村口,每户一篓,还点燃一把子香,像敬谭大爷一般,呜呜啦啦叫喊一番。然后,哑巴抡起扁担,把一个个酒篓砸破,清凌凌的酒立马泼洒在地上,倏地就没了,而乡村的夜空中却弥漫着浓浓的酒香。
林叔的牛
林叔早该进城到儿子家享福了,可他的牛扯住了他的腿,揪着他的心,生生是把他从城里捞了回来,栽在了村里不得挪窝。村里人都替林叔叫屈,说,要是没有那牛就好了。
可是,谁懂得林叔的心事呢?
进城真是享福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说,大电视小电影白米细面好菜好酒也不说,就说上厕所拉屎吧,连屁股都不用自己擦,有热水有热风,真他妈舒服。不过这种舒服勤劳了一辈子的林叔不习惯,觉得这样活着就像个死人一样,心里憋屈得慌。
林叔喜欢乡下的日子,吃水看得见河,烧柴看得见山,做饭看得见烟火,炒猪肉能炒出半碗油,就连吐口痰也能引来一群鸡。城里能看见啥?水没得个来路,火没有个出处,白亮亮的米闻不到香味,炒盘五花肉还得用半碗油,真是活见鬼了。特别是城里那些人,脸吊得像是牌桌上四条腿的二条,眼睛长在头顶还望着天上,就像你借了他家的陈大麦还他的是老鼠屎,想起来人心里都不舒服。
所以,儿子早让他进城去住,他咋的都不去。为了不去儿子家,他给儿子出了好多的难题。他说他吃不惯煤气灶做的饭,儿子给他搭了一个柴火灶;他说城里的猪肉不好吃,儿子周末带他去村里买黑猪肉买土鸡蛋;他说超市的米没有米香,儿子回老家买了稻谷用碓窝舂米。儿子孝顺,他说要什么,儿子就满足什么,儿子总想把他留在城里,让吃了半辈子苦的他好好享几年清福。他也知道儿子的孝心,可他就是不愿意住在城里,他喜欢待在自己劳作了一辈子的乡村,种着几亩薄地,心里才踏实。
为这,他咬牙又给儿子出了一个难题:他说身体寒气重,他想回乡下睡大炕。儿子呢,立马请人在他的卧室里盘了一盘大炕。那是怎么的一盘大炕呀,里面用土坯垒就,外面贴上瓷砖,炕就像是外国电影里的壁炉,还能烧柴禾柈子。干干净净洋洋火火,却缺少那种烟熏火燎气味,林叔心里老大不满意。林叔看看儿子祈求的神态,叹息一声,真不忍心再为难儿子,打算用过几年苦日子的心在儿子家养老。
谁想到,那牛把又他捞出了苦海。
那牛在他进城前就安排好了。本来是两头,他把它们都送给他侄子,条件是要把牛养好,不准卖,不准杀,牛工所得的收入都归侄子。村里已经没有其他的牛了,牛工早就涨价了,一个牛工抵得住三个人工,那牛是很挣钱的呢。可惜的是侄子接手还没有两个月,村里有人买了两个小铁牛回来,铁牛犁地深不说,还犁得快,再没有人请牛工犁地了,那两头牛反而成了侄子的累赘。侄子找到城里,要把两头牛还给他,他立马有了回家的理由。这回,儿子没有反对。牛对他们家是有恩的。他们家的第一头牛是包产到户那年来的,第二年就得了第二头牛。林叔人勤快,牛也争气,老牛帮他挣工钱维持家用不说,三两年还下一头小牛犊;三五年,牛犊长大又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为牛,林叔才盖得起房子,供得起儿子上大学,就连儿子大学毕业创业的资本也是林叔卖牛所得。儿子虽然想尽办法把他留在城里,可遇上了牛,儿子一句话不多说,把他送回了乡下。
从此,林叔又专心照顾他的牛来。
林叔的牛膘肥体壮,每根毛发都光泽耀眼展示着牛的健壮,可还是没有人找林叔犁地。人家嫌颇烦,地没有铁牛犁得好不说,还难得招待——人要吃牛也要吃,吃不好都是问题。林叔提出给人家免费犁地,不管吃不管喝,还是没有人请,没人想欠他的那份人情。林叔气得只好朝自己的地出气,一遍遍一遍遍地犁,直把几亩薄地犁得松软如同沙滩,连根草都没有时间长,林叔还是套上牛去犁。林叔想,农村咋能没有牛犁地呢?
除了林叔,村里真的没有人用牛犁地了。林叔眼看着大片大片的土地变成水泥地,水泥地里又长出成群的楼房。河坝也变成了水泥路,还勾引来好多疯狂的汽车,林叔担心起自己牛来了。林叔的牛每天都要穿过公路去河边喝水。
林叔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一辆疯狂的汽车撞死了他一头牛。撞牛的车主是一个大老板,大老板掏出一大把票子,足够他买几头好牛的。而林叔一分钱都没有要,只是要求老板把死牛送到自己的地里,给牛堆了一座高高的墓冢。看着那墓冢,林叔泪眼婆娑,竟然比老伴死时都伤心。
只有一头牛,地是不能犁了,林叔也没了再买一头牛拼驻的心情,每天专心放牛。村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楼房越来越多,繁华得快赶上城里了。好在山上的撂荒地越来越多,林叔就把牛赶到山上的荒地里。苍茫的荒地里于是就有了一头牛,还有一个放牛人,书写着乡村的记忆。
老吴的心结
办好移民签证后,老吴的心结竟然越来越重,让他心绪不宁,让他六神无主。他想,那就回故乡去看看吧。
老吴为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怎么会呢?老吴穷其一生的目的就是远离那个叫故乡的地方。出国在即再也不打算回来了,怎么想到要回贫瘠落后的故乡呢?
故乡真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
童年时应该是有过快乐的,有雪,有雨,有阳光,有广袤的林子,林子里还有野果子,有野鸡,有小鹿,有狐媚子的传说。可惜那些快乐很快过去了,一俟上学,漫长崎岖的山路,让雪呀雨呀阳光呀,都变得那么的讨厌、那么的不堪忍受,野鸡呀小鹿呀狐媚子呀都成了恐惧、痛苦的源泉。山沟以外的川道成了他最为向往的地方。
他问母亲,我们怎么不住在川道里呢?
母亲说,我们的户口在这里,我们只能住在这里。
他又问,我们怎么才能搬到河川里呢?
母亲说,你要好好读书。书读好了,你想搬到哪里都可以。
自此,他有了一个心结,就是离开故乡。
他用心的读书,他想离开故乡。读书并不难,只要用心,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难的是生活。学校离家太远了,那份艰苦没有几个孩子能够忍受。还有穷,穷得连学费、课本费都没有,周末了他不得不去挖药材攒学费。他努力的坚持着,为的就是尽快离开那个地方。
五年过去,他成为村子里第一初中生。可上了中学日子更难了,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都要钱。老家那个地方,挣一分钱都难,父母一年的辛苦劳作维持一家温饱已经非常艰难了,真的没有多余的力量支持他了。他呢,决不放弃离开家乡的愿望,自己努力地解决学习中的一切困难。
三年过去,他考上了师范,脱离了农门吃上了皇粮。父母高兴得杀了一头猪,让满村子的人吃美喝美。只待他三年后毕业,好搬到川道里,享几年清福。父母也害怕了那大山深沟。
又是三年,他终于毕业了,他回到山下的镇中学当了一名教师,父母也告别老家的大山,搬到了梦寐以求的川道里安了家。回头看山,山是那么高,路是那么陡。现在呢,终于可以不爬那么高的山了,不走那么艰难的山路了。
新鲜的劲儿刚过去,他发现川道的不好了。心里的结似乎更大了。这哪是川道呀,这里比老家的山沟只是略宽一点,只是山沟边多了两道窄窄的台地,台地边的山还是那么的高,路还是那么陡。望望那咄咄逼人的山,他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了。
他想搬到一个离山更远的地方去。
后来,他把家搬进了县城,接着又搬进了州城。无论走到哪里,内心的结始终郁郁不散。因此,一有机会,他就搬家,他喜欢把家搬得离老家、离故乡更远更远的地方,以图彻底解开那个结。
如今呢,已是老吴的他是这个南方大都市一个举足轻重的企业家了。他不仅南方有家,北京有家,而且海南有家,哈尔滨有家。他不仅在国内置有房产,还在加拿大、在澳洲、在法国、在瑞士,都有自己叫家的房子,他常常领着家人在那些家休闲度假。随着季节的变换,或在生意闲暇时,他会携着家人到这些家中休闲度假。
可老吴唯独在自己走过的地方没有留下一个可以叫家的房子。原来的省城没有,州城没有,县城没有,老家的镇子和山沟里更没有。在那些地方,他留有很好的声誉,但他还是希望离开故乡越远越好。他甚至不曾想过回故乡去看看。
现在呢,终于办好签证,老吴计划把家搬到一个遥远的国度。
老吴最想做的,就是离故乡越远越好。
谁想真到了这一天,故乡却让他如此的思念。老吴的心结也越来越沉重,重的让他喘不出气来。他不得不抛开手里的工作,急切地回到那个一心想离开的故乡。
老吴终于回到阔别三十年的那片故土。站在那片贫穷而又熟悉的土地上,吮吸着故乡的气息,老吴虔诚地跪下去,热泪双流,心结豁然开朗。老吴忽然明白,自己穷其一生希望离开的故乡,才是自己孜孜追求的安妥灵魂的圣地。
作者简介:刘立勤,镇安人,供职于县政协,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百优作家计划”资助作家。在《青年文学》《萌芽》《南方周末》等报发表小说、散文作品400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亦有作品被译成英文和日文。出版有《永远的隔壁》《最美的教师》等文集。
爷爷的村庄有一条叫月河的小河。
爷爷说,那河真的是美呀。河边是一棵棵的大柳树,枝繁叶茂,缥缥缈缈,引来无数的知了,还有数不清的鸟。年少的爷爷和小伙伴们上树捉知了,在枝头摸鸟蛋。倦了累了,他们就把柳枝缠绕在一起,做成一个柳条鸟笼子,躲在里面睡觉。一觉醒来,最喜欢的,就是跳进树下的深潭去洗澡;又喜又怕的是担心邻家的新媳妇在水潭里洗澡,那白的屁股,细的腰身,圆的……让人心慌口跳满脸发烫。
河里的水清凌凌凉悠悠,落在水里都不愿意出来。游泳,打水仗,扎猛子,或者把小伙伴的头硬摁进水里,喝几口冷水,心里好生的畅快。冻得肚子有些疼了,就趴在滚热的石头上暖肚子,一个个的孩子就像一条条鱼趴在石头上。
最喜欢的还是河里的鱼儿。对付那些无鳞的小油鱼,用一个小竹篓装一些麦草,放进水里,过一会儿捞起来,篓里就会有半篓子的鱼儿;最傻的是那种黑身红斑、长着红尾巴的钢鳅儿,弄一截柳条儿就能哄进碗里。还有春天里,鱼洞会有数不尽的大鱼流出,用筛子堵水口子,片刻就是满满一背篓。
爷爷说,那山是宝山,啥都有。有四季吃不完的野果子,还有好多好多的药材,拾到篮子就是钱。村里孩子的书本、学费,还有身上的新衣服,脚底下的凉鞋,都是自己在山上弄回来的。哪像城里,撒一泡尿,还要掏一块钱,比一斤麦子都金贵。
山里还有豹子,有狼,有狐狸。这些东西怕人的,人几乎看不见。他们喜欢松鼠,喜欢野兔,还有林麝,这东西都是狡猾的动物,他们收拾不住。他们喜欢那种傻乎乎的麂鹿,遇上惊吓,喜欢把脑袋扎进石缝里。他们砍柴的时候,曾经活捉过一只麂鹿卖给代销店会打算盘戴着眼镜的小老头,买了向往已久一个黄挎包。
爷爷说,村庄的地也好。别看那地不平,可是土肉厚,保墒保肥,撒下一把种子,啥都长呢。爷爷说自己是种粮食的好手,不惜力气,种的麦子,包谷,黄豆,洋芋,红苕,年年都是村里长得最好的,收成也是最多的。用那些粮食做出的饭是最香的,用那些粮食酿出的酒是最纯的,喝醉了头也不痛。
爷爷说自己有一身的好力气,又种得一手的好庄稼,村子里的好姑娘眼珠子围着爷爷转悠。爷爷呢,左挑右选,看上了十里八乡最俊的姑娘。爷爷正熬煎请谁去说媒呢,那姑娘的父亲看了看爷爷土地上的庄稼,亲自把姑娘送上了门。那姑娘就成为了他奶奶,气得村长从此迷上了酒,成为了一个酒疯子,整天在村子里闲浪荡。
爷爷奶奶成了亲,爷爷的日子越发的红火。他们一起下地种庄稼,一起上山挖药抓钱,得了空不是唱花鼓子戏,就是唱姐儿歌,把日子唱得甜蜜蜜的。后来,爸爸出生了,姑姑出生了,奶奶顾不得下地上山了,就养猪,在房前屋后种药材。爷爷呢,干活儿的劲头更足了,河里,山里,地里,爷爷有好多挣钱的路子。爷爷奶奶就用那些钱把爸爸姑姑送进了大学,送进外省的大城市。
爷爷说,忙碌了大半辈子,他们也老了,他们依然喜欢自己的村庄。村里人情长,门上连锁都不用上,用一节小木棍别着,找东西了自己动手;有了红白喜事,家家出力流汗跟着乐呵。乐呵完了,就到学校的门口听人吹牛,或者爬上后山看看炊烟袅袅的村庄。
爷爷说,待在自己的村庄,心是踏实的暖暖的。
可父亲生生是把爷爷奶奶接进了外省的这座城市。
从此,爷爷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村庄。
爷爷的村庄住进了爷爷的梦里。
爷爷的村庄也融在自己的记忆里。
爷爷日益老去,爷爷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他带爷爷去看看自己的乡村。
可柳城一直借口很忙。
而今,爷爷去世了,柳城满怀愧疚带着爷爷的遗像回到爷爷的村庄。
可惜,他看见的只一座高速路的大型高架桥和几座楼房。
小河消失了,柳林不见了。
村口的皂角树也没了踪影。
吹牛的人也早散了。
爱喝酒的老村长和会打算盘的小老头也不知了去向。
爷爷虽然还在相框里乐呵呵地笑着,可爷爷的村庄再也不见了。
柳城喊了一声“爷爷”,倏地泪流满面。
哑巴的酒
吃完腊八节的粥,哑巴又开始吊酒了。
哑巴吊酒的日子都是在吃了腊八粥以后。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问哑巴,哑巴只是呜呜啦啦地笑,谁也不明白他说的是嘛意思。不过,哑巴吊的酒真是好,酒色清亮,入口醇和,喝进胃里不上火、不起痰、不痛头。问哑巴有啥子诀窍,哑巴还是呜呜啦啦地笑,人们依然弄不明白他说的嘛意思。
哑巴是吊酒的把式。不说麦子、包谷、红薯了,他还会用洋芋、包谷秸秆吊酒,甚至连山上挖出的蕨根、葛根都能酿出好酒来。哑巴最擅长的还是吊甘蔗酒。哑巴吊的甘蔗酒有瓶子酒的清亮,有麦子酒的绵香,有包谷酒的劲道,自然还有甘蔗酒的甘甜。他接的酒还长,别人一甑子甘蔗能接十斤酒,他能接十五斤,酒劲儿不减。
村里人不知道哑巴在哪里学来的好手艺。
哑巴是外地来的。
哑巴来的那年冬天特别的冷,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连小河的水也冻实了。早起的谭大爷到河边破冰挑水时,发现河边的雪地上倒着一个人。谭大爷撂了水桶跑过去,看到一个十五六岁半大不小的孩子,嘴脸青紫,手脚冰凉,呼吸微弱。谭大爷急忙喊人把他抬进屋里放在床上,几个人一起用雪给哑巴擦身子。直擦得全身发红体温回还,嘴唇的青紫慢慢褪去,那小子才张开了嘴。张开了嘴巴却不会说话,是个哑巴。
哑巴是哪里人?无从知道。为啥流落到这里,也无法知晓。谭大爷无儿无女又无老伴儿,就把哑巴收留了,权当自己捡了一个儿子。谭大爷给他买衣服买鞋子,做床置被子,教他种庄稼,做家务,还打主意给他找媳妇。哑巴记得谭大爷的好,家里家外的重活抢着干,种庄稼也是一把好手。两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模有样,都说谭大爷好人有好报。
哑巴也记得村里人的好。村里哪家需要劳力了,哑巴就去了。哑巴心细,活儿做得好,就连下雨的日子哑巴也不得闲,要么帮人割牛草,要么帮人推大磨,随叫随到。哑巴的活儿干得好,还不要工钱,哑巴修来了好人缘。待到谭大爷去世的时候,村子人都来帮忙,把谭大爷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
谭大爷死后,哑巴成了大家的儿子,东家进西家出,哪家有活儿哪家去,一天忙得不得了。饭呢,基本都在别人家吃。村里人厚道,即就是不让他干活,也常常喊他去吃饭。谁家也不差那一把米,也就是加一双筷子加一个碗的事。
还有人操心着给哑巴介绍媳妇。可村子太穷了,健全人娶个媳妇都难,不说一个哑巴了。那总得帮哑巴一把吧,几个人一商议,就把哑巴的房子重新收拾了一遍。哑巴的房子立马变得高大亮堂窗明几净了,哑巴高兴得呜呜啦啦直叫唤。
那年新麦子下场,哑巴种下了一地的甘蔗。吃了腊八节的粥,哑巴开始吊酒。吊了三天三夜,满村子飘着酒香。哑巴不喝酒,家里又不过事,吊酒干什么呢?村里人疑惑不解时,哑巴端了一老碗酒去敬谭大爷。正叹息哑巴孝顺呢,敬罢谭大爷的哑巴进门来了——哑巴送酒来了。哑巴给村里人每一户都送了一罐酒。哑巴的酒清冽醇香,甘甜绵长,喝进嘴里,醉在心头。村里人明白了哑巴的心意,却不知道哑巴在哪里学来的好手艺。谭大爷不会吊酒,哑巴有口不会说。
以后的年年,村里人懒得吊酒了。吃了腊八节的粥,就盼哑巴吊酒。哑巴吊酒的场面很热闹,男人女人都来了。男人品美酒,女人就用吊酒的热水洗被子、洗衣服。男人喝得红光满面,女人也把被子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哑巴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满院子都是欢声笑语。
吃了腊八粥,哑巴又开始吊酒了。今年看吊酒的人少多了,村里好多人家都搬迁到了城里,有的还搬进了省城,村子几乎空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特别穷的人家。场面虽不热闹,酒却出奇的好,远远闻着就醉了。吊完了酒,哑巴恭恭敬敬地敬了谭大爷,又给留下的人家送了酒。然后,他把酒全部装进塑料壶,准备送给搬进城里的村里人。
哑巴挑着美酒进城了。村里的人眼气得不得了,都说哑巴这回可以见见大世面了,那些搬到城里的人家说不定会怎么招待哑巴呢。
谁想到呢,哑巴第二天下午就回来了,挑出去的酒又挑了回来。是找不着路?还是进不了小区的门?亦或是……哑巴说不清,村里的老人猜不出。但见哑巴把酒摆在村口,每户一篓,还点燃一把子香,像敬谭大爷一般,呜呜啦啦叫喊一番。然后,哑巴抡起扁担,把一个个酒篓砸破,清凌凌的酒立马泼洒在地上,倏地就没了,而乡村的夜空中却弥漫着浓浓的酒香。
林叔的牛
林叔早该进城到儿子家享福了,可他的牛扯住了他的腿,揪着他的心,生生是把他从城里捞了回来,栽在了村里不得挪窝。村里人都替林叔叫屈,说,要是没有那牛就好了。
可是,谁懂得林叔的心事呢?
进城真是享福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说,大电视小电影白米细面好菜好酒也不说,就说上厕所拉屎吧,连屁股都不用自己擦,有热水有热风,真他妈舒服。不过这种舒服勤劳了一辈子的林叔不习惯,觉得这样活着就像个死人一样,心里憋屈得慌。
林叔喜欢乡下的日子,吃水看得见河,烧柴看得见山,做饭看得见烟火,炒猪肉能炒出半碗油,就连吐口痰也能引来一群鸡。城里能看见啥?水没得个来路,火没有个出处,白亮亮的米闻不到香味,炒盘五花肉还得用半碗油,真是活见鬼了。特别是城里那些人,脸吊得像是牌桌上四条腿的二条,眼睛长在头顶还望着天上,就像你借了他家的陈大麦还他的是老鼠屎,想起来人心里都不舒服。
所以,儿子早让他进城去住,他咋的都不去。为了不去儿子家,他给儿子出了好多的难题。他说他吃不惯煤气灶做的饭,儿子给他搭了一个柴火灶;他说城里的猪肉不好吃,儿子周末带他去村里买黑猪肉买土鸡蛋;他说超市的米没有米香,儿子回老家买了稻谷用碓窝舂米。儿子孝顺,他说要什么,儿子就满足什么,儿子总想把他留在城里,让吃了半辈子苦的他好好享几年清福。他也知道儿子的孝心,可他就是不愿意住在城里,他喜欢待在自己劳作了一辈子的乡村,种着几亩薄地,心里才踏实。
为这,他咬牙又给儿子出了一个难题:他说身体寒气重,他想回乡下睡大炕。儿子呢,立马请人在他的卧室里盘了一盘大炕。那是怎么的一盘大炕呀,里面用土坯垒就,外面贴上瓷砖,炕就像是外国电影里的壁炉,还能烧柴禾柈子。干干净净洋洋火火,却缺少那种烟熏火燎气味,林叔心里老大不满意。林叔看看儿子祈求的神态,叹息一声,真不忍心再为难儿子,打算用过几年苦日子的心在儿子家养老。
谁想到,那牛把又他捞出了苦海。
那牛在他进城前就安排好了。本来是两头,他把它们都送给他侄子,条件是要把牛养好,不准卖,不准杀,牛工所得的收入都归侄子。村里已经没有其他的牛了,牛工早就涨价了,一个牛工抵得住三个人工,那牛是很挣钱的呢。可惜的是侄子接手还没有两个月,村里有人买了两个小铁牛回来,铁牛犁地深不说,还犁得快,再没有人请牛工犁地了,那两头牛反而成了侄子的累赘。侄子找到城里,要把两头牛还给他,他立马有了回家的理由。这回,儿子没有反对。牛对他们家是有恩的。他们家的第一头牛是包产到户那年来的,第二年就得了第二头牛。林叔人勤快,牛也争气,老牛帮他挣工钱维持家用不说,三两年还下一头小牛犊;三五年,牛犊长大又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为牛,林叔才盖得起房子,供得起儿子上大学,就连儿子大学毕业创业的资本也是林叔卖牛所得。儿子虽然想尽办法把他留在城里,可遇上了牛,儿子一句话不多说,把他送回了乡下。
从此,林叔又专心照顾他的牛来。
林叔的牛膘肥体壮,每根毛发都光泽耀眼展示着牛的健壮,可还是没有人找林叔犁地。人家嫌颇烦,地没有铁牛犁得好不说,还难得招待——人要吃牛也要吃,吃不好都是问题。林叔提出给人家免费犁地,不管吃不管喝,还是没有人请,没人想欠他的那份人情。林叔气得只好朝自己的地出气,一遍遍一遍遍地犁,直把几亩薄地犁得松软如同沙滩,连根草都没有时间长,林叔还是套上牛去犁。林叔想,农村咋能没有牛犁地呢?
除了林叔,村里真的没有人用牛犁地了。林叔眼看着大片大片的土地变成水泥地,水泥地里又长出成群的楼房。河坝也变成了水泥路,还勾引来好多疯狂的汽车,林叔担心起自己牛来了。林叔的牛每天都要穿过公路去河边喝水。
林叔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一辆疯狂的汽车撞死了他一头牛。撞牛的车主是一个大老板,大老板掏出一大把票子,足够他买几头好牛的。而林叔一分钱都没有要,只是要求老板把死牛送到自己的地里,给牛堆了一座高高的墓冢。看着那墓冢,林叔泪眼婆娑,竟然比老伴死时都伤心。
只有一头牛,地是不能犁了,林叔也没了再买一头牛拼驻的心情,每天专心放牛。村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楼房越来越多,繁华得快赶上城里了。好在山上的撂荒地越来越多,林叔就把牛赶到山上的荒地里。苍茫的荒地里于是就有了一头牛,还有一个放牛人,书写着乡村的记忆。
老吴的心结
办好移民签证后,老吴的心结竟然越来越重,让他心绪不宁,让他六神无主。他想,那就回故乡去看看吧。
老吴为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怎么会呢?老吴穷其一生的目的就是远离那个叫故乡的地方。出国在即再也不打算回来了,怎么想到要回贫瘠落后的故乡呢?
故乡真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
童年时应该是有过快乐的,有雪,有雨,有阳光,有广袤的林子,林子里还有野果子,有野鸡,有小鹿,有狐媚子的传说。可惜那些快乐很快过去了,一俟上学,漫长崎岖的山路,让雪呀雨呀阳光呀,都变得那么的讨厌、那么的不堪忍受,野鸡呀小鹿呀狐媚子呀都成了恐惧、痛苦的源泉。山沟以外的川道成了他最为向往的地方。
他问母亲,我们怎么不住在川道里呢?
母亲说,我们的户口在这里,我们只能住在这里。
他又问,我们怎么才能搬到河川里呢?
母亲说,你要好好读书。书读好了,你想搬到哪里都可以。
自此,他有了一个心结,就是离开故乡。
他用心的读书,他想离开故乡。读书并不难,只要用心,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难的是生活。学校离家太远了,那份艰苦没有几个孩子能够忍受。还有穷,穷得连学费、课本费都没有,周末了他不得不去挖药材攒学费。他努力的坚持着,为的就是尽快离开那个地方。
五年过去,他成为村子里第一初中生。可上了中学日子更难了,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都要钱。老家那个地方,挣一分钱都难,父母一年的辛苦劳作维持一家温饱已经非常艰难了,真的没有多余的力量支持他了。他呢,决不放弃离开家乡的愿望,自己努力地解决学习中的一切困难。
三年过去,他考上了师范,脱离了农门吃上了皇粮。父母高兴得杀了一头猪,让满村子的人吃美喝美。只待他三年后毕业,好搬到川道里,享几年清福。父母也害怕了那大山深沟。
又是三年,他终于毕业了,他回到山下的镇中学当了一名教师,父母也告别老家的大山,搬到了梦寐以求的川道里安了家。回头看山,山是那么高,路是那么陡。现在呢,终于可以不爬那么高的山了,不走那么艰难的山路了。
新鲜的劲儿刚过去,他发现川道的不好了。心里的结似乎更大了。这哪是川道呀,这里比老家的山沟只是略宽一点,只是山沟边多了两道窄窄的台地,台地边的山还是那么的高,路还是那么陡。望望那咄咄逼人的山,他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了。
他想搬到一个离山更远的地方去。
后来,他把家搬进了县城,接着又搬进了州城。无论走到哪里,内心的结始终郁郁不散。因此,一有机会,他就搬家,他喜欢把家搬得离老家、离故乡更远更远的地方,以图彻底解开那个结。
如今呢,已是老吴的他是这个南方大都市一个举足轻重的企业家了。他不仅南方有家,北京有家,而且海南有家,哈尔滨有家。他不仅在国内置有房产,还在加拿大、在澳洲、在法国、在瑞士,都有自己叫家的房子,他常常领着家人在那些家休闲度假。随着季节的变换,或在生意闲暇时,他会携着家人到这些家中休闲度假。
可老吴唯独在自己走过的地方没有留下一个可以叫家的房子。原来的省城没有,州城没有,县城没有,老家的镇子和山沟里更没有。在那些地方,他留有很好的声誉,但他还是希望离开故乡越远越好。他甚至不曾想过回故乡去看看。
现在呢,终于办好签证,老吴计划把家搬到一个遥远的国度。
老吴最想做的,就是离故乡越远越好。
谁想真到了这一天,故乡却让他如此的思念。老吴的心结也越来越沉重,重的让他喘不出气来。他不得不抛开手里的工作,急切地回到那个一心想离开的故乡。
老吴终于回到阔别三十年的那片故土。站在那片贫穷而又熟悉的土地上,吮吸着故乡的气息,老吴虔诚地跪下去,热泪双流,心结豁然开朗。老吴忽然明白,自己穷其一生希望离开的故乡,才是自己孜孜追求的安妥灵魂的圣地。
作者简介:刘立勤,镇安人,供职于县政协,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百优作家计划”资助作家。在《青年文学》《萌芽》《南方周末》等报发表小说、散文作品400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亦有作品被译成英文和日文。出版有《永远的隔壁》《最美的教师》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