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谱写农业新篇章
文章字数:2425
  (上接第一版)
  技术领先,提质增效。市上组建技术专家团,指导农业园区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力度,推广应用良种良方、增产增效技术和模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全面提高农业园区科技含量、装备水平和作业效率。联系协调科研院所与现代农业园区组建科技示范基地和技术研发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步伐。洛南县东晋桃园产业大园区聘请知名樱桃专家赵晓军入园指导,每年邀请世界樱桃协会主席卡若利博士、植保专家约瑟夫博士、加工专家西拉德博士等入园技术指导,使园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引进太空果蔬、红菇等新品种467个,引进秸秆反应堆、食用菌自动化生产线、蛋鸡叠层式自动化养殖等新技术267项。
  产销一体,利益共享。省市县财政不断加大园区建设资金扶持,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和撬动作用,吸引工商、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注入32.6亿元参与园区建设,形成了多元投资的可喜局面。围绕特色产业开发,实施“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由企业重点抓科技引进示范、产品开发营销两端,将成熟的“产中”环节交给农户,引导和吸纳贫困户进入园区,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参股分红等各种形式参与经营。柞水县西川特色产业大园区通过打造木耳小镇,辐射带动了营盘、曹坪、红岩寺等7镇51个村51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提供长期就业岗位850个,临时就业岗位1300个,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40多名,培训职业农民120人次。
  源头监管,提升质量。市上推行省市级园区“五治一品”全覆盖,强化投入品源头管理,建立园区农产品身份识别、质量安全内控体系和追溯系统,向全市1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发放质量安全追溯监测设备62台套,使园区生产实现全程可控。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水平,实现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双提高。大力推广减量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环保生产技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循环农业,实现产品价值、产业效益同步提升。丹凤县民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已建成设施蔬菜生产区、休闲农业体验区、果蔬贮藏配送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五大板块,构建了两条生态循环资源再利用体系。用农林作物秸秆、修剪枝丫发展代料香菇,香菇废料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还田发展设施蔬菜;用核桃壳加工活性炭,产生的热能为蔬菜大棚加温,走出了一条“节本降耗、产业互动、循环利用、生态保护、效益提升”的发展之路。
  拓展功能,融合发展。培育现代营销业态,引导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冷链物流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积极推行直销直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会员制消费等新型营销模式,促进生产、流通与消费对接,确保优质农产品产得出、销得掉、卖好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避暑躲霾、休闲度假、民宿康养等新兴产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商州区佳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集种植、养殖、观光、休闲为一体,建成生态养殖园130亩、标准化设施果蔬园430亩、休闲观光园120亩、绿色采摘园1500亩。休闲观光园的休闲垂钓、竞技垂钓、莲池观赏、开心农场、跑马场等项目,吸引市民争相体验。
  精准发力破解瓶颈
  洛南县仓圣湖现代农业园区有110个大棚,种植有西红柿、草莓、辣椒、花卉等,今年园区以基础设施提升建设为主。老板姚振雷说:“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需要大量资金,周期长,见效慢,而银行贷款周期太短,资金周转是问题。前年我申请了国开行的500万元贷款,只是一年的使用周期,花卉的生长周期是3到5年,还没有见效呢,还款时间就到了。”
  我市部分园区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生产经营困难的问题。农业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除农业部门提供政策扶持资金外,园区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行投资,自行筹措,部分园区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制约了园区发展。一些市场看好的项目,因银行贷款难以落实,资金短缺,无法上马;许多园区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各园区虽然编制了建设规划,但部分园区依靠县内技术人员编制,没有邀请专家学者和有资质单位参与,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够合理,优势产业不明显,园区同业同质化严重;部分园区产业化程度不高,许多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园区产业单一,没有推行循环化发展,农产品加工比重小,产品附加值低,整体效益不高;大多数园区管理经验不足,部分园区管理行政化和家族化现象突出,现代管理运营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传统,不能按市场规律运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没有完全实施,没有达到园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的预期效果。
  我市农业基础扎实,资源丰富,如何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推动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是探索的主方向。当前,我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一批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在保证农产品品质、产量和供给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度假以及品牌影响等全新的功能,将农事活动与旅游有效结合,促进人们走进农村、了解农业、熟悉农村,从而达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需要进一步创新思维,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特色产业大园区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向田园综合体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引领和示范带动能力。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强化规划引领,建设特色园区。引导园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实施重点,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循环”型园区。积极招商引资,调动社会工商资本投身园区建设,加强项目争取,整合资源要素,实施部门合抓,协调涉农部门项目资源向农业园区倾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一批生产要素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的现代农业园区。同时,加强园区监管,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园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和现代化生产,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