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兴产业 扶创业 助就业
金花村脱贫有方
文章字数:4260




   文/图 倪方海 特约记者 陈风军
  近日,走进金花村,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通村路穿林越岭,一排排绿树环绕的民居雅致亮堂,一片片药材和板栗园绿意盎然,一座座扶贫工厂里贫困群众正在有条不紊的工作……昔日闭塞冷寂的山村因为摘掉贫困村的穷帽子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金花村位于镇安县永乐街办以东12公里,总面积19平方公里,是该街办立地条件较差的村子之一,有贫困户136户407人。“一河两沟四面坡,守着金花当穷窝”,这句挂在永乐街办金花村老百姓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对金花村缺水无路,落后闭塞的真实写照。
  后起而勃发,金花村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瞄准“一年脱贫,三年完善造血机制,五年实现小康”和“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标,紧紧围绕村级脱贫7个条件和农户脱贫“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条件,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在2017年底顺利完成了脱贫任务,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小山村华丽变身
  走进金花村,村里的主干道上太阳能路灯整齐地立在两旁,道路两边百姓的民居整齐划一,村里的休闲广场上各种体育运动器材一应俱全,村卫生室、饮水站都按标准建设,并正常运转。从2016年开始,金花村充分利用卡内贫困村建设资金,做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村上基础设施薄弱的面貌。
  说到修路,最高兴的莫过于陈正龙。他住在金花村四组,只有一条3米宽的土路通到家门前,每逢下雨,人车难行,陈正龙家里的烤烟只能眼看着烂在家里,却不能运到烟站出售。贫困户尹本新家种有核桃6亩、板栗7亩,路面没硬化以前,如果收购期间下雨,他的核桃板栗运不下山,等到雨停以后,客商都走了,价钱跌了,这一年要少收入好几千元钱。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金花村将通组路硬化排上日程表,对全村的道路进行规划,并投资780多万元,新修拓宽硬化三、四组道路11.3公里。公路通,产业兴。在金花村三、四组,我们看到成片的中药材、烤烟长势旺盛,核桃、板栗等传统产业已成规模,贫困户的养牛工厂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一座现代化的秦岭生态黑猪养殖项目正在规划之中。尹本新高兴地说,“现在好了,路通到家门前,核桃板栗随时都能运下山去,有了这条水泥路,大家脱了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小康生活不愁实现不了。”
  据了解,2017年金花村投资270万元,新建水源净化处理厂2个,上水坝2个,实施人饮工程,解决了459户1836人饮水问题;投资780多万元硬化、改造村组道路11.3公里;投资30万元建设村民文化休闲广场1个;投资2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卫生室等;实施“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全村强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围绕村庄整洁、厨房美观、环境美化等目标,实施民居改造32户,新建垃圾分类处理点1个,发放垃圾桶1000多个,聘用村级保洁员两名,村里的基础设施完成了华丽变身,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主任洪福炎告诉我们:“脱贫以后,村民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村子美了,群众的素质也提高了!”
  在村民尹丁坤家,我们看到青砖艺术围栏,房屋粉刷一新,院落干净整洁,花木栽植有序,一个温馨美丽的农家小院让人心情顿时清朗起来。“现在环境美了,国家为我们改造了院落,接通了自来水,让我们这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城里的感觉。”尹丁坤笑着说。
  一轴两翼产业兴
  田垄风来翠浪斜,花盛苗壮人倍忙。走在金花村四组的产业路上,一眼望去,公路两旁漫山遍野种植的都是中药材,在清凉的微风中,白芨盛开着紫色的花朵在随风轻舞,药材种植基地里,村上的十几名贫困群众正在锄草。“我们的中药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从山脚下到山坡上,这几道梁和几面坡的药材年产值都能达到1000多万,村里的贫困户有了务工收入,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村支书吴光甫边走边给我们介绍着,脸上洋溢着的笑容透露了整村脱贫后的喜悦。
  2017年以来,金花村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围绕“一轴两翼”发展思路,全面推动“三变”改革,大力发展种养业,打造中药材种植一个长期稳定产业,巩固板栗核桃两个中期传统产业,拓展养猪、养鸡、养羊、养牛、蚕桑五个短期产业。一轴,就是以工业园区为“轴”,依托工业园区的就业岗位资源,发动村民就近务工,助推劳动力转移就业。“两翼”是以抗洞沟和十家沟为“翼”,发展种植养殖业,实施产业帮扶,实现了“输血”向“造血”模式的转变,切实促进群众增收。
  在抗洞沟居住的陈正龙,在县公安局包扶干部的大力帮助下2017年脱了贫。依托产业脱贫的他,今年可谓双喜临门:养殖的7头牛为他添了5头小牛,按照今年的价格,5头小牛出售后,可收入近1.5万元,年底出栏肉牛3头,能收入3万多元;前面的妻子因为嫌弃家里穷一去不回,陈正龙脱贫后家里产业蓬勃发展,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今年重新找了一个媳妇,前几天才把婚事办了。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除了治病,还有很好的美容养颜功效。近年来,市场价格一直很好,金花村的贫困户郭松斌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种植了3亩白芨,按照当时的市场价,郭松斌的白芨销售收入可达到20万元左右,郭松斌只是将一部分成品出售,其余的全部投入种植,到2017年他的白芨种植面积达到了10亩,预计产值40万元。“我之前一直在外打工,一年挣的钱都花在路上了,还照顾不到家庭,现在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扶贫政策让我们发展白芨种植,在家门口就可以致富了。”村民郭松斌自信满满地说。采访中,村民郝家旺告诉我们,村上发展了白芨,我在药材基地锄草每天可收入80元,一年的工钱可收入3000多元,加上“三带四联”每年分红所得4000元,年收入就能达到7000元,不光脱贫了,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从郝家旺的话语里,我们能看到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县公安局驻金花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刘达厚告诉记者,村上依托“两翼”发展中药材1500亩、板栗500亩、核桃200亩、蚕桑500亩、烤烟300亩,养殖牛15头、猪550头、羊230只、鸡5600只,产业成规模,贫困户不是联带在产业中,就是自己主动创业,2017年金花村通过产业脱贫67户266人。
  同时,村上成立了村级平台公司1个,通过村级固定资产折价入股200万,年可分红4万元,加上村上引进的企业上交的管理费用1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4万元。依托“三带四联”模式,带动116户贫困户,每户每年有4000元的分红,实现了贫困群众户户有产业,贫困人口人人有事干,贫困家庭收入年年有保障。
  创业就业挖穷根
  在金花村二组,我们看到一片经过嫁接的核桃树林,新嫁接的核桃接穗已经全部成活,村民陈世华正在核桃林中去除杂木,查看接穗成活情况。去年,金花村请来农林专家为当地村民培训果木嫁接技术,村上在贫困户中选了8名贫困群众进行培训,这些贫困户掌握嫁接技术后,对全村的核桃、板栗进行嫁接,他们每天能获得100元的报酬。据了解,金花村在技术培训、品种引进、果木改良等方面投入10多万元,对全村的200多亩核桃、500多亩板栗进行了改良。“又能学技术,又能挣到钱,这样的培训最实惠。”村民陈世华高兴地说。2017年,金花村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06人,89户108人实现转移就业。“针对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我们在金花村确定了家政服务、果木嫁接等培训项目,让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一门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确保脱贫不返贫。”永乐街办主任余传东告诉我们。
  同时,村上还依托县工业园区的就业岗位资源,发动村民就近务工。在金花村景虹塑业企业车间,十几台编织袋缝包机整齐地排列着,村民游相林坐在缝包机前,双手有规律地拉动着编织袋,伴随着“咔嚓咔嚓”的机器声,一条条编织袋整齐地从流水线上走进了包装间。“活了半辈子,没想到像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上起了班,每天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周末还能休息,家里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游相林高兴地说。该村在园区引进企业时,就和企业协商签订用工协议,要求优先录用贫困户到企业上班。目前,园区在金花村有9家企业投入生产,有近40人在园区企业就业,其中贫困户占到一半以上。2017年,镇安板栗交易中心又开始建设,村上又有60多人参加园区建设,零散务工,其中贫困户20人,人均月收入可达到2000元以上,村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园区企业的劳动力问题。
  村上还积极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财政补助和扶持资金,实现贫困户与产业链的捆绑,鼓励群众创业。村上现在共有自主创业型98户316人,他们通过种植、养殖、加工等形式实现自主创业。另外,在实施生态补偿工程中,村上从贫困户中选聘护林员2人,落实补助每人每年5000元,设立的村级公益岗位也解决了4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精神脱贫树新风
  “脱贫摘帽,必须把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帽子也摘掉,才能真正斩断穷根。”永乐街办党工委书记王宁告诉我们,自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永乐街办和包扶单位县公安局坚持把扶贫和扶志有机结合起来,他们在金花村持续开展了新村风民风培育活动,推行“一约四会红十条”制度,办好爱心超市,树立脱贫典型,表彰奖励一批脱贫先进,充分激发了贫困户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在村民洪运琴家里,悬挂着的一块“脱贫光荣户”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洪运琴介绍说,这是她在2017年村里举行脱贫表彰大会上领到的。洪运琴原来居住在金花村四组的高山垴上,家里又有孩子读书,老伴身体不太好,缺少资金,交通不便让她成为贫困户。可是洪运琴却是一个要强的人,在包扶干部的指导下,她将家里的5亩多地发展中药材,自己和丈夫在农闲时间打零工,在刘家台子搬迁点,她的新房子装修得非常漂亮,于是洪运琴就向村上申请退出贫困户,这种做法让村里人刮目相看,说起她,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交流过程中,洪运琴的一番话道出了她的心声:当贫困户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咱得努力干,要给娃树个自立自强的榜样!
  金花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召开贫困户院落会、发放宣传单页、制作宣传标语,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激发自主脱贫主观意识;组建宣讲演出队伍,开展理论大宣讲、好人大访谈、道德大讲堂、文艺大展演等活动,以歌舞、小品、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扶精神、扬正气、正能量,引导群众不因贫困而气馁、退缩、自卑,消除等靠要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通过隆重表彰脱贫户,树立一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增强荣誉感,激发自信心,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倡导脱贫光荣、勤劳致富风尚,从而让贫困户自觉转变观念,激发了他们的脱贫内生动力!
  在提升村风民风方面,金花村大力推行“一约四会红十条”,用村规民约来凝聚人心,用“四会”来管理村民,用“红十条”来教育、约束村民不文明的行为,让群众正确对待人情往来,不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攀比、不浪费,村风民风得到切实提升。
  如今的金花村,基础设施好了,环境卫生好了,人们出行方便了,生活环境舒适了,人们文明素养提高了,金花村民正在奋力朝着幸福的小康生活迈进,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