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阳艾
文章字数:1595
余良虎
有一种蒿子叫艾蒿,家乡人称作端阳艾。
“端阳艾”,一个极富温度的字眼,让人听了倍感亲切,心里暖暖的。每当提及端阳艾,总会勾起我的思乡之情。
我的家乡在秦岭深山里,到处都生长着端阳艾。山坡上,小溪旁,地畔畔,一片片,一丛丛,郁郁葱葱,煞是可爱。它不择环境,无论是贫瘠的薄地,还是肥沃的土壤,只要有一撮泥土,就会茁壮生长。端阳艾,是为端阳而生,为端阳而长的。从来没有哪种植物能与一个节气结合的这么密切,这么息息相关。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每逢端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大清早,采撷好多端阳艾回来。先是给门楣上、窗户上插上,然后留下一些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贮存起来以后备用。
端阳节的早晨是忙碌的,也是喜庆的。男人们会带上镰刀,踏着露水,到提前采好点的艾蒿地去割艾。一个个都起得很早,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看好的那片艾蒿。倘若别人抢先一步割了也没什么,到处都是又肥又壮的端阳艾。割回来后,每个门窗都插上,顿时整个院落充满了生机。不管走到哪一家都能看到绿茵茵的艾蒿插满门窗,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就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艾蒿的清香。这一天,整个村庄让艾蒿抢占了风头。
妇女们也没闲着。清早起来,忙活着打扫庭院,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接下来就是收拾下厨准备这顿端阳酒席。我们这里没有包粽子的习俗,但酒席一定要丰丰盛盛,鸡鸭鱼肉一个也不能少。
雄黄酒是必备的。开席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先给酒盅里放上雄黄,倒入上好的包谷酒,用筷子头研一研,沉淀一下,每个人喝上一口,都知道喝多了有毒。家有小孩的,就给耳朵鼻子上涂抹上,说是避邪的,也免得蚊虫叮咬。最开心的是孩子们。他们身上挂着各种各样的香包,脸上涂得花里胡哨的,一个个欢跳乱蹦,喜气洋洋。
热闹的端阳节,插艾蒿是永远的主题。就像春节贴对联一样,没有插端阳艾就等于没有过端阳节。
家乡端阳艾,是风景。家乡的端阳艾,是治百病的良药。不管大人小孩儿有个大病小病的,都会用端阳艾来治疗。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烧艾火,也就是现在人所用的“艾灸”,还有蒸疗的,洋名字叫“桑拿”。无论哪一种疗法,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听母亲说,端阳艾只有在端阳节这天采的才有药性,剩余时间就是没用的野蒿子。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非得是这天的才有用,什么道理?她回答得很干脆,没啥道理!我不再追问。有些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没道理就是道理。
我小的时候灾星多,常犯一些小毛病。记得有一次,身上长满痱子,还有痂子,疼痛难忍。那时候,乡村医疗条件有限,没有什么见效的药好治疗的。父母亲听土医生说,这娃娃身上毒气大,要去毒气。父亲便从坡上采了一些爬山虎、千里光之类的草药,叫母亲用这些东西与艾蒿加上大蒜瓣子、金银花藤子一起熬水蒸澡“败毒”。
母亲把这些东西熬了一个大锅水,连汤带水一起倒在一个大脚盆里,上面放上小木板,让我全身蜷缩起来坐在上面,然后用一个床单把我严严实实地围起来。跟蒸桑拿一样。我想,西方的桑拿浴应该是从我们的老祖先那里学去的。圈坐在热热气腾腾的脚盆上,一股股热流从屁股底下朝上直窜,全身热乎乎的。直感觉浑身上下既舒服又发痒。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喘不过气来。我在里面喊叫受不了了。母亲却在旁边嚷道,这么“歇糟”(娇气)的,才蒸屁大一会儿,要忍住,多蒸一会儿病就好了。
就这样坚持蒸了三次就治好了。端阳艾就这么神奇。
乡亲们善用这种“土桑拿”治过好多疑难杂症。好多年前,还发生过一件好笑的事。我家上院子一个大嫂说是在月子里落下一些病根儿,便用端阳艾熬水蒸澡治一治。这人太胖,屁股又大。当她把烧好的滚水倒进脚盆里,屁股朝木板上一坐,扑通一下木板断了,一屁股栽在滚水盆里,烫得屁股全是大泡。这样的事羞于张扬,只好躲在家几天没出门,躺在床上用艾蒿水涂抹了好多天才下床。
多少年过去了,我进城以后,每逢端阳节的清早,我也会在街头买一把端阳艾拿回家。单元房没有地方插的,就立在墙角。内心总是充满一种温暖。
有一种蒿子叫艾蒿,家乡人称作端阳艾。
“端阳艾”,一个极富温度的字眼,让人听了倍感亲切,心里暖暖的。每当提及端阳艾,总会勾起我的思乡之情。
我的家乡在秦岭深山里,到处都生长着端阳艾。山坡上,小溪旁,地畔畔,一片片,一丛丛,郁郁葱葱,煞是可爱。它不择环境,无论是贫瘠的薄地,还是肥沃的土壤,只要有一撮泥土,就会茁壮生长。端阳艾,是为端阳而生,为端阳而长的。从来没有哪种植物能与一个节气结合的这么密切,这么息息相关。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每逢端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大清早,采撷好多端阳艾回来。先是给门楣上、窗户上插上,然后留下一些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贮存起来以后备用。
端阳节的早晨是忙碌的,也是喜庆的。男人们会带上镰刀,踏着露水,到提前采好点的艾蒿地去割艾。一个个都起得很早,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看好的那片艾蒿。倘若别人抢先一步割了也没什么,到处都是又肥又壮的端阳艾。割回来后,每个门窗都插上,顿时整个院落充满了生机。不管走到哪一家都能看到绿茵茵的艾蒿插满门窗,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就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艾蒿的清香。这一天,整个村庄让艾蒿抢占了风头。
妇女们也没闲着。清早起来,忙活着打扫庭院,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接下来就是收拾下厨准备这顿端阳酒席。我们这里没有包粽子的习俗,但酒席一定要丰丰盛盛,鸡鸭鱼肉一个也不能少。
雄黄酒是必备的。开席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先给酒盅里放上雄黄,倒入上好的包谷酒,用筷子头研一研,沉淀一下,每个人喝上一口,都知道喝多了有毒。家有小孩的,就给耳朵鼻子上涂抹上,说是避邪的,也免得蚊虫叮咬。最开心的是孩子们。他们身上挂着各种各样的香包,脸上涂得花里胡哨的,一个个欢跳乱蹦,喜气洋洋。
热闹的端阳节,插艾蒿是永远的主题。就像春节贴对联一样,没有插端阳艾就等于没有过端阳节。
家乡端阳艾,是风景。家乡的端阳艾,是治百病的良药。不管大人小孩儿有个大病小病的,都会用端阳艾来治疗。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烧艾火,也就是现在人所用的“艾灸”,还有蒸疗的,洋名字叫“桑拿”。无论哪一种疗法,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听母亲说,端阳艾只有在端阳节这天采的才有药性,剩余时间就是没用的野蒿子。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非得是这天的才有用,什么道理?她回答得很干脆,没啥道理!我不再追问。有些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没道理就是道理。
我小的时候灾星多,常犯一些小毛病。记得有一次,身上长满痱子,还有痂子,疼痛难忍。那时候,乡村医疗条件有限,没有什么见效的药好治疗的。父母亲听土医生说,这娃娃身上毒气大,要去毒气。父亲便从坡上采了一些爬山虎、千里光之类的草药,叫母亲用这些东西与艾蒿加上大蒜瓣子、金银花藤子一起熬水蒸澡“败毒”。
母亲把这些东西熬了一个大锅水,连汤带水一起倒在一个大脚盆里,上面放上小木板,让我全身蜷缩起来坐在上面,然后用一个床单把我严严实实地围起来。跟蒸桑拿一样。我想,西方的桑拿浴应该是从我们的老祖先那里学去的。圈坐在热热气腾腾的脚盆上,一股股热流从屁股底下朝上直窜,全身热乎乎的。直感觉浑身上下既舒服又发痒。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喘不过气来。我在里面喊叫受不了了。母亲却在旁边嚷道,这么“歇糟”(娇气)的,才蒸屁大一会儿,要忍住,多蒸一会儿病就好了。
就这样坚持蒸了三次就治好了。端阳艾就这么神奇。
乡亲们善用这种“土桑拿”治过好多疑难杂症。好多年前,还发生过一件好笑的事。我家上院子一个大嫂说是在月子里落下一些病根儿,便用端阳艾熬水蒸澡治一治。这人太胖,屁股又大。当她把烧好的滚水倒进脚盆里,屁股朝木板上一坐,扑通一下木板断了,一屁股栽在滚水盆里,烫得屁股全是大泡。这样的事羞于张扬,只好躲在家几天没出门,躺在床上用艾蒿水涂抹了好多天才下床。
多少年过去了,我进城以后,每逢端阳节的清早,我也会在街头买一把端阳艾拿回家。单元房没有地方插的,就立在墙角。内心总是充满一种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