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粽子 浓浓的乡愁
文章字数:793
端午节即将到来,很多人已经早早包起了粽子。6月12日一大早,洛南县石门镇的樊秋桂就从集市上买来槲叶、芦苇叶子和糯米等准备包粽子。槲叶是商洛本地特有的粽叶,在商洛地区附近的山中都有生长。槲叶在热水中一煮,能散发出类似粽子的清香,煮熟的槲叶变得很有韧性,在清澈的溪水里清洗之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把三四片槲叶拼在一起,放一勺前一天泡好的加了四季豆、红枣的糯米,四边对折包起来,用芦苇叶子沿长边裹一层,再用马莲的细长叶子绑起来,和南方人用芦苇叶裹成的多面三角形的粽子不同,一个长方形的粽子就包好了,从里到外都是纯天然。把包好的粽子整齐地摆放在大锅里倒上水,烧上一个半小时,粽子的香味慢慢溢出来,越来越浓,直到4个小时粽子煮熟,满室飘着浓浓的香味沁人心脾,让人垂涎欲滴。
今年樊秋桂共包了20斤米,包了170多个大粽子,比往年多了一些,她说要送给从外地回来的亲戚吃。“我妈妈早早已经准备好了白糖和蜂蜜,吃粽子时撒上一点,又甜又糯,十分美味,相比起南方的肉粽、咸粽子,我更喜欢吃家乡的甜粽子。”樊秋桂的女儿说。学中文的她还告诉记者,商洛和湖北接壤,受楚文化影响比较大,在她看来,相比关中人商洛人对端午节更加重视。在她的印象中,从小到大,每年端午节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煮一大锅粽子,一直要吃很久。并且端午节时候包的粽子不容易变质,吃着也更粘糯。
端午节是樊秋桂女儿很喜欢的一个节日,在她的记忆中,端午节的当天,她和弟弟会带上外婆给做的香包,胳膊和小腿也要绑上沾了雄黄酒的五彩绳,吃饭时还要在耳朵、鼻孔各处点一些雄黄酒,据说可以防止夏季蚊虫叮咬,更不让蛇近身。端午节时,家里的女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包粽子,孩子们在旁边嬉笑玩耍,嘴馋地等着吃粽子。这是樊秋桂女儿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之一。直到现在,已经在外地工作的她,每到端午节时都会回到家乡,看看家乡的亲人。她说:“一个小小的粽子当中,包含着我们浓浓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