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产业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脱贫攻坚的丹凤实践系列报道之一
文章字数:3836
                                  樊利仁 冯永发
  “我们村里大多数家庭都有茶园,我家就发展了9亩多茶园,村集体合作社还有我的股份,加上务工的收入,现在光景是越来越好了……”6月17日笔者走访了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去年摘掉“穷帽”的屈广琳说。
  毛坪村引导156户群众种植茶叶面积4500亩,并创建“丹凤泉茗”“武关金茗”等品牌,仅茶叶一项全村群众人均就增收2500元。
  毛坪村只是丹凤县产业扶贫中的一个缩影。该县抓住产业扶贫“牛鼻子”,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将贫困群众嵌在产业链上,大力实施“镇有园区、村有基地、户有项目”的脱贫产业发展目标,让产业扶贫挺起了丹凤脱贫攻坚“铁脊梁”。
  合理布局谋划产业
  丹凤县在脱贫攻坚中,将发展产业作为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摆脱贫困最有效的途径,下定决心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在可持续增收上下功夫。
  在脱贫产业布局上,实施县城以商贸流通为中心,在北部区域着力打造工业密集区、南部区域发展特色农业区、川道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区,建设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东、西、南、北四条交通轴线为主干的沿线产业点,形成“一心三区四轴多点”板块式布局,点线面统筹推进,着力构建“一业一龙头、一镇一园区、一村一产业、一户一帮扶、一人一措施”的大产业扶贫格局。
  围绕“龙头企业带一批、新型主体帮一批、农村改革促一批、自主创业脱一批”的产业脱贫路子,扎实推进产业发展、主体培育、农村改革、技术服务等重点工作。按照“强龙头、扩基地,创品牌、拓市场,优服务、增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肉鸡、核桃、食用菌、中药材、乡村旅游“五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葡萄、茶叶、魔芋、光伏、电商“五大新兴业态”,不断筑牢产业脱贫支撑。精心布局“蟒岭山区菌业产业园、流岭山区药业产业园、国道沿线旅游产业园”三大园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大产业格局,努力构筑“政府主导、贫困户主体、新型主体带动”的大扶贫体系。
  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县肉鸡饲养量稳定在5000万只,标准化核桃建园达到40万亩,改造3万亩,袋料香菇突破3000万袋,双孢菇建棚500个,新种植茶叶园1000亩、魔芋1万亩,中药材达到19万亩。优势主导产业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带动达到100%,确保3461户12250人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龙头企业撬动产业
  丹凤县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能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集中连片推进产业发展,走产业集约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该县以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建设为承载,按照“建园区、引龙头、扶产业、扩基地、带农户”的思路,立足优势资源,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引领,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或其他组织的参与,带动群众融入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大环境。
  “我们公司是一家集种鸡繁育、仔鸡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冷链物流、产品研发、熟食加工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在肉鸡产业链上吸纳从业人员1.2万人,其中贫困户人口4570人,户均年收入2.1万元……”丹凤县龙头企业华茂集团董事长张丹英就公司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这样介绍。
  丹凤县围绕华茂、民乐、万湾、丹凤葡萄等省市级园区,按照种植、养殖、观光的要求,新建核桃、茶叶、天麻等特色园区,示范引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协会将农村单打独斗的种植养殖户联合起来,通过园区承载和协会组织联结,结成利益共同体,减轻贫苦群众的风险压力,让贫困群众在推进产业化中抱团闯市场。
  县上围绕“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市场导向、三产融合”的原则,全面推进段湾肉鸡养殖小区、夏雨食品加工厂、双孢菇生产大棚、黑毛驴养殖、峦庄天麻小镇、三大产业园等12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全面启动4个产业化扶贫示范项目和18个产业化项目建设。已建成一批多类型产业脱贫示范样板,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促进持续增收。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为26个深度贫困村和50个年度出列村分别落实1-2产业帮带主体,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带动方式和预期效益,将全县7678户产业脱贫户全部镶嵌在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增收。至今已探索出龙头企业引领型的“华茂模式”、现代产业园承载型的“棣花模式”、合作组织联盟型的“万湾模式”、集体经济带动型的“毛坪模式”等产业扶贫“四大模式”。同时,争取中省产业化扶贫项目1420万元,引导25个企业(合作社)通过发放实物、托管代养、入股分红等方式与1286户贫困户建立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通过龙头带动,丹凤全县新发展专业合作社20个、大场大户95家。武关段湾村肉鸡小区6栋土建主体已建成,实施3个万亩核桃基地综合科管,夏雨公司6000平方米双孢菇加工车间建成投产,全县累计建成双孢菇大棚300个,新建茶园1100亩、改造500亩,发展中药材4.2万亩。
  推进改革激活产业
  丹凤县抢抓被列入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县和整体推进县机遇,按照“全面部署、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稳妥推进”的思路,坚持党政主抓、部门主推、群众主体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55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清产核资任务。
  龙驹寨街道办马炉村盘活全国劳模刘西有故居、老村供销社、山茱萸研究所旧址、老村招待所、传统村落民居等资源和资产,引进公司化经营,着力打造集精神脱贫培训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特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溪谷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带动全村50户贫困群众增收。
  像马炉村一样,全县已有33个村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程序,7.26万名农民变成了股东,18个村农民股东嵌在村级合作社得到分红收益。全县有60个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后集体经济积累超过5万元。
  丹凤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注重严把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量化、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设立“四道关口”,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规范、阳光的环境下全程透明操作。县上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为去年18个、今年县级18个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试点村各安排50-100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为38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注入资金1140万元,鼓励各村吸引社会资本、群众闲置资金参股集体经济组织,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坚持把防风险贯穿改革始终,实行行政村与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分设,强化确权登记、股权配置、资金分配等环节监管,加大对村“三资”和各类扶持资金使用审计力度,有效规避了改革的社会风险和资金风险。
  寺坪镇寺坪村在“三变”改革中,探索“支部+‘三变’+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引进商洛海维公司,成立金豆豆杂粮、蜜罐罐中蜂养殖、巧手坊专业合作社8家,建成金豆豆石磨杂粮加工厂和棣花清风街杂粮体验店,辐射带动全村144户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
  丹凤县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变”改革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标,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充分挖掘农村潜能,借势发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3个、专业大户259户、家庭农场125个。
  为了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丹凤县在贫困村建设47个光伏扶贫电站,装机容量共计13.37兆瓦。扶贫电站建成后以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用以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将带动全县89个村862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01户6502人脱贫。
  倾心帮扶兴旺产业
  丹凤县按照“三联三带三创”产业脱贫模式,让每名县级领导联系包抓一个镇办产业脱贫工程或联系一个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名科级领导联系包抓一个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大场大户,每名干部至少联系帮扶3户以上贫困户依托产业增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能人大户带动、支部带动,让贫困户通过自主创业、联合创业、组织创业等形式实现增收脱贫。
  今年来,丹凤县在原来部门帮扶的基础上,新增派20个县级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充实加强25个村的帮扶力量。严格筛选村(社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对全县155个村(社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调整,常态开展集中帮扶日“八送”活动,持续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组织县内28家规上企业联村帮扶深度贫困村,大扶贫格局初步形成。对全县41个产业示范点、24个“三变”及集体经济示范点,逐一制定方案,落实了包抓领导和包扶干部。
  常态开展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大行动,组建畜牧、动监、农技等9个技术服务小分队,分片包抓全县12个镇办89个贫困村技术服务指导工作,与7678户产业脱贫户建立技术服务联动机制。同时,抢抓苏陕扶贫协作机遇,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新建农特产品展销大厅,长期展销丹凤核桃、茶叶、杂粮、葡萄酒、蜂蜜等农特产品,促进产业发展与外部市场的有效衔接。
  县上建立产业脱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审定产业脱贫领域的重大事项和问题,下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项目管理办法和财政资金报账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产业项目快速推进奠定了基础。建立产业脱贫融资平台,整合涉农资金2.67亿元,用于产业发展1.61亿元,占涉农资金的60.3%,先后为7个涉农企业落实资金1650万元,破解了产业发展融资难题。
  该县认真对标中省市各级考核巡查通报存在的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牵头领导和责任主体,逐一销号整改。在全县实行产业脱贫“季度督查、半年考核、年终考评”工作机制,形成整套考核督导办法。
  持续加大对华茂牧业、夏雨食品、葡萄酒庄、秦鼎茶叶、凯农魔芋等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引导通过基地务工、入股分红、托管代养、保底回收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及分配机制,让贫困户合理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同时,健全新型主体培育机制,支持返乡能人、种植养殖大户领头兴办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