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股可入 有事可做 有利可获
镇安建厂进村送岗到户
文章字数:1280
  本报讯(陈维智)去年以来,镇安县积极探索“孵化园式、居家式、合作式、休闲式、园区式”五种扶贫工厂模式,在每个村(社区)及移民搬迁点至少建1个扶贫工厂(车间),让贫困群众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获。
  政府搭台,打造孵化园式扶贫工厂(车间)。充分利用镇办、村集体的老厂房、学校旧址等闲置土地、房屋,按照贫困村、贫困户在哪里,扶贫工厂(车间)就建在哪里的原则,组织引导培训学校、县域企业资源下放,力量下沉,变“招你来企业”为“我来镇村办工厂”,积极引导周边村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来料加工制造等业务。镇安县投资5.5亿元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规划总占地面积80亩,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18栋,为移民小区移民户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配套建设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农业观光园1个,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70多个。
  企业主导,打造居家式扶贫工厂(车间)。组织县域企业与贫困村、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采取“企业+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打造分散加工的居家式“扶贫车间”,在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提供援助,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镇安县依托“美云秦绣”总公司,采取“公司+扶贫车间+刺绣户”的运作模式,免费培训贫困村妇女学习刺绣技术,分别在大坪、永乐、达仁、柴坪等镇办试点建立刺绣基地4个,在移民搬迁点和贫困村组建美云秦绣工作室10个,就业刺绣女400多名,平均每名绣工年收入万元左右。市场运作,打造合作式扶贫工厂(车间)。整合县域培训项目资金,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自发参与扶贫车间创建工作,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实现互利互赢。陕西镇安华兴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按照“龙头企业+扶贫工厂(车间)+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余师村建立4个生产线。在木王、柴坪等5个镇试建魔芋基地5000多亩,带动当地1000多名农民从事魔芋种植产业,其中带动贫困户424户。
  农旅融合,打造休闲式扶贫工厂(车间)。鼓励发展特色景区、休闲山庄、农家乐等休闲旅游扶贫车间,以入股分红、劳动力分红等模式,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管理,增加收入。开发建设木王山、塔云山、北阳山等5大旅游景区,以及磨石沟、冷水河等美丽乡村融合发展实验区建设,现已改造提升农家乐(农家客栈)150户、分布式农家酒店30家。青铜关镇庆丰旅游公司发挥毗邻西康高速和塔云山景区优势,吸纳24家农户的近200间房子作为乡村旅馆。与西安神州假日旅行社和塔云山旅游公司合作,由旅游企业负责推介和组织旅客,企业统一接待、利润按股分红。
  招商引资,打造园区式扶贫工厂(车间)。在集中移民安置点策划龙头企业项目,对全县100户以上的安置点配建产业园区8个,招商引资11.8亿元,引进企业20多家,带动搬迁群众就近就业1100多人。加快午峪工业集中区建设,扶持百盛3200绪缫丝厂、五味子醋、华美油脂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带动群众就业近1000人。通过招商引进翰鼎石材项目,建成文家庙花岗岩产业园和冷水河大理石工业园区,近千名搬迁群众脱离农业,成为石材产业工人。按照“楼上住房、楼下商铺”的思路,在云盖寺镇花园千户移民社区、回龙幸福里、铁厂镇和谐、永乐镇栗园等15个安置点,一楼建设商业街或商铺,扶持搬迁户发展农家超市、餐饮商贸等产业,实现离土离乡不离业的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