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柞水“五个坚持”壮大脱贫产业
文章字数:1095
  本报讯(见习记者 刘媛 通讯员 刘康)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柞水县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确立“一主两优”的脱贫产业发展格局,探索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脱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因地制宜,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确定把木耳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把乡村旅游、林下经济作为优势产业,形成了“一主两优”脱贫产业构架。制定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同时,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立足村情实际培育了一批产业特色村,实现了主导产业村村全覆盖、特色产业村村各不同、农民致富村村有依托、脱贫产业全县齐推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企业带动,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实施木耳产业“1153”工程,成立旅投、扶投、科投、林投4家国有公司,建成年产2000万袋菌包生产线5条、建成木耳示范镇5个、木耳示范村19个,共栽植地栽木耳5580万袋。引导和扶持盘龙、野森林等3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林下经济20万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2万亩。同时,进一步完善延伸产业体系,成立了木耳研发中心、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平台,实施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配套项目建设。
  坚持农旅并重,拓展产业功能。依托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渔鼓文化之乡、中国最美休闲乡村3个“国字号”招牌,推行全域联动、产业联结、景区联动、入股联营旅游“四联”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全县已建成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形成农家乐集群8个,发展休闲农家364家,2017年共接待游客27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亿元,带动1600多户群众稳定增收。
  坚持品牌打造,拓展产业市场。大力扶持企业品牌建设,“老作坊”“泽龙”“新天地”等品牌省内知名,“柞水核桃”“柞水大红栗”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柞水木耳”成功入选“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登上了央视大舞台。借助宁商合作平台、国企合力攻坚团资源优势,通过丝博会、农高会等展会大力推介柞水地道农产品,与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网络营销平台积极合作,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站点68个,覆盖全县68%的贫困村,实现农业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农民群众增收农里农外并驾齐驱。
  坚持利益联结,创新产业模式。探索“六型联结、三七分配”的利益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全县各村(社区)实现了“三变”全覆盖,7959户贫困群众通过“三变”“三资入股”实现稳定增收;依托盘龙、南京本末等医药龙头企业,与群众签订长期购销合同,4280户贫困群众按照合同可获收益1500万元,实现订单利益联结;153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与1840名贫困人口签订了务工合同,人均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实现了劳务利益联结、贫困群众和经营主体联股联利联心。